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王平教授治疗健忘学术经验

来源:中医药信息
摘要:王平,男,1962年生,湖北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醒脑益智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王平教授先后师承陈如泉、张六通、邱幸凡等著名中医专家,2007年被评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优秀继承人,从事中医脑病和老年病的科研、临床与教学工作30年,临床上对......

点击显示 收起

   王平,男,1962年生,湖北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醒脑益智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王平教授先后师承陈如泉、张六通、邱幸凡等著名中医专家,2007年被评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优秀继承人,从事中医脑病和老年病的科研、临床与教学工作30年,临床上对健忘治疗颇有效验。
    健忘是指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的一种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但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健忘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常常伴有睡眠障碍和精神情绪改变,在老年人群中,健忘多为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病症,在中青年人群中,健忘往往与睡眠障碍和慢陛疲劳综合征等病症相联。《黄帝内经》中称健忘为“善忘”或“喜忘”,并有许多深刻的论述,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理论基础。王平教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屡有新的发挥,现结合临床案例将其治疗健忘的经验分析总结如下。
1药食同用。平补五脏
    健忘在中医学中属于神的病变,病位在脑,发于心,与五脏俱有关联。《黄帝内经》将人之神分成“神、魂、魄、意、志”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中医学的健忘与西医的遗忘型认知功能障碍非常相近,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遗忘型认知功能障碍每年转化为老年性痴呆的比例高达10%~15%。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王平教授认为,与老年痴呆比较,健忘发病较早,进展相对较慢,需要尽早治疗,防止传变。《太平圣惠方》中指出:“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以食平疴,适情遣疾者,可谓上工矣”,对于中老年人健忘的治疗,王平教授主张药食同用,平补五脏,根据中医五神脏理论,于上世纪90年代创制了固本健脑液,用于治疗健忘,预防痴呆。该方是根据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所载名方“五补丸”(人参、茯苓、五加皮、枸杞子、桑椹子等)化裁而成,由党参、枸杞、茯苓、山楂、酸枣仁组成。其优势在于药食同源,便于长期服用。临床研究发现,固本健脑液可以有效延缓衰老,改善健忘。“药食同用,平补五脏”是王平教授治疗健忘的基本治疗思想,是中医“上工治未病”的良好体现。
2调和肝脾。解郁安神
    《灵枢•本神》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分别指出心、肺、肝、肾因情志病变可致健忘。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在其著作《辨证录》中说:“人有气郁不舒,忽忽如有所失,目前之事竞不记忆,一如老人之善忘,此乃肝气之滞,非心肾之虚耗也。”这表明,肝气郁滞,气血运行失常,精神活动失去功能物质依附,则出现健忘。因情绪刺激而健忘在中青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对此王平教授在辨证的基础上,多采用疏肝理脾,解郁安神之法,常用逍遥散、越鞠丸、柴芩温胆汤合酸枣仁汤等方治疗,使气血和调,健忘自愈。
    验案:王某某,女,3l岁,2012年10月14日首诊。自述:健忘,烦躁易怒,失眠,手心发热有汗,四肢乏力,便秘。平时郁郁寡欢,月经量少夹有血块,痛经。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辨证属肝郁脾虚,气血不调。治以疏肝解郁,调补气血,处方以逍遥散合越鞠丸加减。方药:柴胡lOg,白术15g,当归lOg,赤芍lOg,白芍lOg,枳壳lOg,苍术15g,炒栀子lOg,焦楂曲各lOg,红花lOg,枣仁30g,龙眼肉15g,浮小麦30g,合欢皮15g,生晒参lOg,黄芪30g,煅龙牡各lOg,玄参15g,黄芩lOg,灯心草2g,炙甘草6g,紫苏lOg,7剂。
    二诊,患者健忘、失眠明显好转,情绪已基本平复,症见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偶有头晕,腰背疼痛,久坐尤甚,月经有血块,经行腰痛,口气重,治以疏肝解郁,和胃化痰,处方以柴芩温胆汤合酸枣仁加减。方药:柴胡15g,黄芩lOg,法半夏lOg,厚朴15g,枳实lOg,生地黄15g,合欢皮15g,郁金lOg,炒枣仁30g,五味子15g,黄芪20g,夜交藤20g,桃仁15g,红花lOg,川芎lOg,大黄lOg,炙甘草6g,炒栀子lOg,黄连6g,14剂。随访半年,患者基本痊愈。
3补益心脾。化痰益智
    《灵枢•本藏》日:“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血是神的物质基础,血液充盈,运行正常,才能神志清晰、精力充沛,即《灵枢•平人绝谷》所谓“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反之,思虑伤脾,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气血不足,就可能引起精神恍惚,出现健忘。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心、肝、脾在保证血液的正常运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元代朱丹溪曾指出:“健忘者,乃思虚过度,病在心脾,治之以归脾汤。”王平教授在辨治健忘时注重调补心脾,滋养肝血,常用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等方化裁。
    验案:张某某,女,44岁,2012年7月15日首诊。患者主诉健忘半年,伴见夜寐易醒,心悸,舌尖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细。辨证属心脾两虚兼有痰湿,治以补益心脾,化痰益智,用归脾汤和温胆汤加减。方药:黄芪30g,当归lOg,茯神15g,枣仁30g,龙齿20g,夜交藤30g,石菖蒲lOg,合欢皮lOg,夏枯草15g,枳壳lOg,赤白芍各15g,法半夏lOg,竹茹lOg,浙贝母15g,益智仁lOg,灯心草2g,7剂。
    二诊,健忘失眠好转,仍有心悸,胸闷,舌红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痰湿已化,阴血亏虚仍存,治疗当以滋养阴血,安神益智为主,处以天王补心丹加减。方药:柏子仁15g,天门冬15g,麦门冬15g,远志15g,朱茯神15g,五味子15g,百合15g,桂枝lOg,川芎lOg,枣仁30g,知母lOg,夜交藤30g,白芍15g,炙甘草lOg,黄连lOg,龙齿20g,珍珠母20g,合欢花15g。依法调理月余得愈。
4健脾补肾,调理元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就男女分而论之,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清代医家汪昂说:“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喜忘前言。”中年以后,人体肾气渐虚,记忆力会有所下降,加之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中年人群面对的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因而容易羁患健忘,王平教授的门诊中就不乏中年健忘患者。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兴论》中指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然再振根基,尚余强半”。王平教授非常推崇张氏中年振基之说,对中年健忘患者多用补益脾肾之法,调理元气,常以补中益气汤补脾、六味地黄汤类方益肾。
    验案:王某某,男,48岁,2012年1月15日初诊。患者自述健忘近10年,发现高血压5年,刻症见:头晕眼花,健忘,视物模糊,尿频尿急,舌质暗,苔黄并见少许花剥,脉弦。辨证属肝肾不足,元气亏虚。治以滋补肝肾,处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方药: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15g,泽泻10g,茯苓15g,牡丹皮10g,川芎15g,茺蔚子15g,杜仲15g,苍术15g,黄柏15g,焦楂曲各10g,天麻15g,郁金15g,白芷10g,夏枯草10g,生草6g,钩藤15g,14剂。
    二诊,患者自觉诸症大为好转,近期工作较忙,常自觉疲劳,下肢乏力,舌质暗苔薄,脉沉弦。显然,患者阴虚已济,但脾肾亏虚非数日可愈,当前患者以脾气亏虚为主,故治以补中益气。处方:黄芪30g,党参15g,陈皮15g,白术15g,柴胡15g,葛根30g,合欢皮15g,苍术15g,杜仲15g,白芍15g,浮小麦30g,炙甘草6g,焦楂曲各10g,枣仁20g,升麻15g,天麻15g,10剂。
    以上法前后调理3个月,终获痊愈。
5滋阴潜阳。化痰活血
    《素问•调经论》指出:“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精血亏耗,以致阴不制阳,阴虚于下,阳亢于上,风痰上扰,因而出现眩晕、健忘等病症。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健忘眩晕。”同时,他还指出“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老年人体质多虚多瘀多痰,健忘与这些因素有关。同时,老年人出现健忘要高度警惕,很有可能转化为痴呆。对于老年期的健忘患者,王平教授多以滋阴潜阳,补肾化痰活血为法。
    验案:张某某,女,75岁,2010年10月9日人初诊。主诉为健忘5年,加重3年。症见:健忘,神志清楚,对答基本自如,眩晕,耳聋,左耳尤甚,舌红绛苔白腻,脉弦细,患者有家族痴呆病史,辨证属肝肾阴虚,风痰上扰,遂治以滋阴潜阳,化痰活血。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药:天麻15g,钩藤15g,石菖蒲15g,珍珠母20g,黄连10g,龙胆草10g,茯苓10g,夏枯草10g,灯芯草2g,川芎10g,枳实10g,合欢皮15g,黄芪30g,白术15g,熟地黄15g,焦楂曲各10g,14剂。
    二诊,患者症状大为缓解,眩晕消失,耳聋有所好转,舌苔转薄,记忆力较前略有改善。由于患者年事已高,病程较久,结合其家族病史来看,病情极有可能恶化,转化为痴呆。因此在前方基础上,早晚加用益智温胆颗粒。益智温胆颗粒由王平教授所创,在古方温胆汤基础上加用制首乌、人参、熟地黄、石菖蒲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肾化痰益智之功,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在后续的复诊中,王平教授继续以补肾化痰益智为基本治法,患者坚持治疗至今,病情控制满意。
6结语
    《黄帝内经》中指出健忘有肾精不足、气血逆乱、情志失调等病机。临床上,健忘常常与失眠、痴呆、眩晕等病症相联系,发病以年长者居多,但不限年龄大小,中老年健忘患者很有可能转化为痴呆,需要及早阻断,防止传变。汉以后医家多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痰、瘀、内火以及肝郁论治健忘,南宋医家陈无择、元代朱丹溪、清代陈士铎等医家对健忘的论治最为丰富。王平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充分吸纳了前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辨治特色:从病机而言健忘主要责之于一“虚”、一“实”,“虚”者主要为心脾、肝血亏虚和脾肾元气不足,“实”者主要责之于肝气郁滞和痰浊阻滞,一般规律是青年患者多为肝气郁滞兼有心脾不足,中年患者多见脾肾亏虚、元气不足,老年患者多虚实错杂,其中肾虚痰阻是关键;治疗上,前文所提及五大治法最为常用,而补肾化痰益智作为基本治法贯穿始终.,另外对于中老年健忘患者,注重治未病,着重培补元气防止变证、坏证的出现。
作者: 章程鹏 石和元 张书 杨希茜 徐鹏翔 2014-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