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

余无言--医文丹青 怀古济民 全国名老中医余无言先生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摘要:【医家简介】余无言(1900-1963)原名愈,字择明,别署不平,江苏阜宁人。余无言初读经史,后随父学医,勤读医经,深研仲景学说,18岁应诊,擅伤寒、杂病及中医外科。民国9年(1920年),余无言来沪问学于西医俞凤宾,习外科于德医维都富尔。民国21年,余无言应聘任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兼编审委员,并先后在上海中国医学院、......

点击显示 收起

     【医家简介】余无言(1900-1963)原名愈,字择明,别署不平,江苏阜宁人。余无言初读经史,后随父学医,勤读医经,深研仲景学说,18岁应诊,擅伤寒、杂病及中医外科。民国9年(1920年),余无言来沪问学于西医俞凤宾,习外科于德医维都富尔。民国18年,他与张赞臣合设诊所,共编《世界医报》,以改进中医为夙志。民国21年,余无言应聘任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兼编审委员,并先后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国医学专修馆、苏州国医研究院、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任教。民国26年,他又与友人另立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任教务长,兼授《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外科学等课程。    
    1956年,余无言应聘赴京,先后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任职。他在中医研究院主持编审工作,参与9种教材的编写与审订。余无言在学术上十分推崇“南北二张”,对于中西医学,力求贯通融会。他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尝谓“医分中西,系以国界限之。其实医为仁术,不应有所谓中西医之分,宜取长补短,熔冶一炉,以为人民司命。”
    余无言长期在上海业医,曾受谢观。陈无咎、丁福保等前辈之教益,经治疑难 重病和伤寒、温病殊多。他临诊善用经 方、时方,辨证明确,辨病精审,力治颇有胆识。余无言崇尚经方,伤寒、温病用石膏、大黄量大而效验卓著,不少市民或称之为“石膏、大黄先生”。故在民国时期,  他是国内著名的“经方派”医家;学术经验俱富,对患者能不分贫富贵贱,向为同 道和患者所称道。          
  余无言著有《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实用混合外科学总论》《实用混合外科学各论》《湿温伤寒病篇》及《斑疹伤寒病篇》共6种,对医界颇具影响。
  克绍家业 学兼中西
  余无言先生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益林镇。祖讳子靓,精于医而通儒。咸丰、同治年间,苏北多次疫病流行,经子靓公施治获痊者甚多。父奉仙公,医术受教于子靓公,在益林镇悬壶十余年,壮年从戎,游幕大江南北,曾掌湘军董军门宝泉幕府者有年,佐治戎机,颇有声誉。40岁后,奉仙公复归乡里业医,求治者众,在周边地区有很高的名望。其遗著《医方经验汇编》,以内科医案为主,其中论治之疫病尤多,包括瘟疫、疫疟、疫疹、寒疫痧霍、疫疹、疫斑、疫黄、疫痢、虾蟆疫、鸬鹚疫、羊毛疫、蝥刺瘟、葡萄疫、瓜瓤疫、天泡疫、疙瘩瘟、鼠疫、燥疫等。每病均有精要之阐论,并附医案,堪称是近代的“治疫大家”。由于奉仙公学验俱富,邻县及外省求治者亦众。19世纪末,奉仙公与兴化赵海仙、淮安张子平,并称为“晚清苏北三大名医”。
  无言先生幼年以儒学:理学、史学诸典籍奠基(曾于1909—1911年在淮安高等小学插班学习毕业),少年时随其父奉仙公习医,悟性高而精勤不倦。他以医学经典名著《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奠定学术基础,并系统学习内、外、妇、儿各科名著,术业大进。他18周岁即应诊于乡里。鉴于当时欧西医学东渐,在沿海城市已逐步形成主流,先生又受当时“医学衷中参西”的影响,于1920年即南下上海学习西医,内科从师于俞凤宾博士,外科受教于德籍名医维都富尔。在此期间,他开始对中西医的融会贯通深感兴趣。1923年,他返回故里继续业医,并在益林镇主办益林小学,自任校长。1927年至1929年冬,他曾应聘担任旧国民政府顾祝同军部第二师任军医官,转战皖、豫、鄂、赣诸省,主治以外伤科病证居多。1929年冬,先生辞去军职,去上海业医定居。
  授业解惑 勤修博施
  1930年,余无言先生应上海中国医学院院长包识生先生之请,担任该院外科学教授;嗣后,与张赞臣先生合办《世界医报》。1931年,先生又与张赞臣先生共组联合诊所。1932年,由旧中央国医馆焦易堂馆长聘请先生担任该馆名誉理事。1934年,中央国医馆复增聘先生为该馆编审委员会委员,负责起草“外科病名表式”以颁布供全国中医界采用,获得好评。是年,先生还编写、出版了他所撰著的《实用混合外科学总论》和《实用混合外科学各论》。他又以改进中医为素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当时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先生还针对旧国民政府和余云岫等“废止中医药”的举措和主张撰文予以批驳,与他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36年,余先生应章太炎先生之请,担任苏州国医学校外科主任。同时,先生应聘为上海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教授,主讲《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外科学》等课程。
    1937年,余先生与张赞臣先生共同主办“上海中医专科学校”,聘请谢观先生担任名誉校长,陈无咎先生任校长,丁福保、张伯熙先生先后任副校长,先生自任教务主任,张赞臣先生任总务主任。学制为三年制,共举办三届。先生除主管校务外,还主讲《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程。在五年办校过程中,他从未缺课,虽大雨滂沱,身衣淋湿,亦阔步上台讲课,受到同学们的爱戴和尊崇。1938年,先生受聘于中华职业学校之中国医学专修馆担任讲席。1939年,先生所撰著的《伤寒论新义》由中华书局出版。1942年,因不屈于日伪政府的登记、造册,他停办了学校1943—1946年,他先后编写、出版了《湿温伤寒病篇》和《斑疹伤寒病篇》。“湿温伤寒”指西医所说的肠伤寒,“斑疹伤寒”为西医病名,这两部著作可谓是温病学早期中西医学术汇通性的编著。1947年,先生创办上海大同疗养院,自任院长,请丁福保先生担任名誉院长,开办不足两年,因经费不足而停办。
  先生长期在上海业医,经治疑难重病和伤寒、温病殊多。由于崇尚经方,他治伤寒、温病用石膏、大黄者亦多不胜数,不少市民或称之为“石膏、大黄先生”。故在民国时期,他是国内著名的“经方派”医家,学术经验俱富。
  先生在上海业医,曾深受谢观、陈无咎、丁福保等前辈之教益,而在学术临床方面,又十分推崇“南北二张”(“南张”指嘉定张山雷,“北张”系天津张锡纯)。先生生平治医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对于中西医学,力求贯通融会,故亦有将之列为“汇通派”医家者。
  药用寒温 当察体质
  余无言先生认为,我们诊治多种疾病,经常须根据辨证中之四诊八纲和患者的体质情况,以确立药用之法则与规范。寒证用温剂,热证用寒凉之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几乎为临床医师所共识。但其中我们应十分重视患者的体质现状,如忽视于此,便难以在施治中获得满意的疗效,往往可能产生“施治不效”或“过犹不及”,甚至产生不良的副作用或加重病情之弊。
  清代名医赵濂从整体出发,阐明医者在辨证后如何掌握恰当施治时,曾分析患者的体质情况和药用之寒热、温凉、补泻之间的关系。他在《医门补要》中说:“人体质有虚实之分,禀性有寒热之异。属寒体者,病时宜用凉药中微加温和之品以监之,若太苦寒则败胃,有欲吐泻、胃寒腹痛之患。属热体者,病时宜用热药者,惟温平之品以缓治,若太燥烈,恐激起本源之火,致烦渴、狂暴、失血之患。属实体者,或因病变虚,宜用补剂,须少少与之,若太呆补,致不食、腹胀、中满、逆气之患。属虚体者,病时宜克伐,尤宜性缓之品,若太峻利,致虚脱多汗、肢冷懒言、烦躁欲入水之患。” 余无言先生认为这正体现了中医诊疗中因人制宜的圆机活法,也是衡量医者诊治水平高低的一杆标尺。
  经方大家 神州栋梁,
    建国后,余无言先生拥护党和政府的中医政策。1952年,他又编写出版了《金匮要略语译》,完成了他系统整理、研究仲景著作的夙愿,并被学界认为是上海市研究仲景学说的“三大家”之一(另两家是曹颖甫和陆渊雷)。1954年,先生应邀出席华东及上海市中医代表会议,他在会上即席发言,并向大会秘书处递交四项有关开展中医工作的提案。
    1956年春,余无言先生应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之请,由沪来京主持中医研究院编审室(其后数年改为文献研究室)工作,又为卫生部主办之全国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讲授部分课程如《金匮要略》等,还参与审订九种中医教材。1957年,无言先生将其父奉仙公遗著《医方经验汇编》(解放前由中华书局出版)与其个人医案著作《翼经经验录》刊印成合订本(未公开发行),分赠有关人员。1958年,他奉调至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并参加北京中医学院“十大经典医著”的编纂设计。此外,他还承担一些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和会诊工作。
    1963年9月7日,无言先生因高血压、脑溢血在京逝世。
    (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余无言》整理)

作者: 2013-8-1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