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

姜春华-撷采百家 汇通中西 全国名老中医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摘要:【医家简介】姜春华(1908一1992),字实秋,江苏南通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脏象及治则现代科学研究奠基人。姜春华先生自幼从父青云公习医,18岁到沪悬壶,复从陆渊雷先生游。30年代即蜚声医林,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等,还受聘为《华西医药》《北京中医杂志》《广东医药旬......

点击显示 收起

   【医家简介】姜春华(1908一1992),字实秋,江苏南通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脏象及治则现代科学研究奠基人。
   姜春华先生自幼从父青云公习医,18岁到沪悬壶,复从陆渊雷先生游。30年代即蜚声医林,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等,还受聘为《华西医药》《北京中医杂志》《广东医药旬刊》《国医砥柱》等杂 志的特约编辑。      
    1954年,姜春华先生进入上海第一_医学院任中医教研室主任、脏象研究室 主任,相继、兼任内科学院(现称华山医院)、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姜先生历任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委员会委员,全国血防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发明奖特邀评审员,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辞海•中医分册》主编;又被推选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分会名誉理事长,先后被聘为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顾问。他还曾当选为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七届 人大常委等。                   
    1955年,姜春华先生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58年荣获卫生部颁发的“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及奖状,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战线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代表大会,1985年又因对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有贡献,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记大功奖励。姜先生对活血化瘀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阴阳原始”一文获1980年上海科技最佳论文一等奖。
    1990年姜春华先生被中央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必须继承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1 年被国务院认定为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批准享受特殊津贴待遇,以表彰先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严父名师诚教导
  姜春华先生1908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其父姜青云儒而兼医,除诊病外终日手不释卷,甚望儿辈绍继其业。姜春华先生自幼喜爱书画,他虽在15岁考入南通职业学校,但在学习之余仍用心临摹碑帖画谱。他曾拜书法家李梅清(清道人)学生王圣华为师,专攻北魏体。而后,王圣华却劝他,为医能为人民解除病痛,并解决生计,还是继承家学,做一名医生为好。他听从了老师的规劝,决定割爱书画,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在严父的教导下,姜春华先生学习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以及诗词歌赋,以后又熟读了医家必读启蒙书和经典著作。在学习医书的同时,他常随父侍诊,耳濡目染,取得了不少治病经验。他在年轻时读书喜欢独立思考,不是“纯信”,而是“索疑”,身边备有_本簿子,题为《医林呓语》,专门摘录医书中不切实际的记载。
    姜春华先生18岁便随亲戚来到上海,开始了悬壶行医生涯。他阅读杂志,见陆渊雷先生文,心甚钦佩,及陆先生招收遥从弟子,即执贽请为弟子,正式拜陆渊雷为师。陆先生是中西医汇通倡导者,这对姜春华先生的学术思想影响很大。
    融贯古今传岐黄 
    姜先生学识渊博,敢于创新,诸凡经、史、子、集,无不披览;历代医学论著,更为悉心研究;还广泛涉猎哲学、心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等现代科学各个领域。先生的学术特点为“撷采百家,融贯古今,拓展新路,重在实效”。他主张“古为今用,西为中用”,“活用成规,创立新规”。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他提出“截断扭转学说”,在中医临床治疗学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认识疾病上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他提倡既要为病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先生擅长内科,对重症肝炎、肝硬化腹水、支气管扩张出血、支气管哮喘、慢性腹泻、慢性肾炎糖尿病、痹证、疑难杂病等,辨病独具慧眼,治疗效果卓著。
    姜先生用药严谨,自成一格。经验名方有三合一方、软肝汤、巴漆丸、扶正化瘀利水汤、地乌蠲痹汤、黑大豆丸、百合片、截喘汤等,屡起危殆痼疾:先生早年著有《中医基础学》《中医病理学总论》《中医诊断学》;建国后,著有《中医治疗法则概论》《伤寒论识义》《姜春华论医集》《历代中医学家评介》等10余部著作,其中《肾的研究》一书,被日本二度翻译,流传国外;《活血化瘀》一书,被日本学者公认为“为现代医学开辟了新的视野”。他先后发表论文200多篇,部分论文被国外医学杂志所转载。1965年,先生还应巴基斯坦传统医学会邀请,赴巴访问并作了学术交流,1987年在上海召开的国际中医药会议上,他作了题为《道家与医家》的学术报告。    -
    先生诲人不倦,奖掖后进,桃李满天下。晚年他虽身体欠佳,仍抱病在上海中医文献馆开设教学门诊,他常对学生说:“只要天假以年,我还要多做工作,完成几部著作以传后人,生命在于运动,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工作。”“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几十年来,先生看病、读书、思考、总结,一步一个脚印,这就是这位当代名医走过的道路。
    活血化瘀辟新路
    姜春华先生认为,瘀血虽是一个独立的病理概念,所产生的病证却各有其特征。且其病程有久暂之殊,人体有虚实寒热之分,气血又相互关联,因此在治疗上,既要以瘀血病理及其特征为主要对象,又须分别病情久暂轻重,联系到人体各方面情况而予以考虑。如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可以看出病位上下,病种久暂,寒热虚实之不同,随之治法各异。
  先生经常提醒后学必须学会应用辩证法来分析问题,才能比较全面,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上行之有效是客观事实。但如果不管什么病,一味机械地滥用活血化瘀法,其疗效是可以想见的。对于一个病证,即使需用活血化瘀治疗,也不一定一成不变,因为病有初、中、末期的发展过程,人体可用各种因素改变其体质、体征、症状,因此不可能只用一方,需要随时按辨证施治原则加以调整。
    先生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总结拟定了活血化瘀十八法,即活血清热法、活血解毒法、活血益气法、活血补血法、活血养阴法、活血助阳法、活血理气法、活血攻下法、。凉血活血法、活血止血法、活血开窍法、活血利水法、活血化痰法、活血通络法、活血祛风法、活血软坚法’、活血攻坚法及活血通阳法。这些配伍既富有开拓精神,又完整地反映活血化瘀的辨证应用对血瘀证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攻补寒热可同用
    姜春华先生曾撰文讨论,虚证应补,实证就泻,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另有人虚而证实的,好比体弱的人偶尔感冒伤食而现实证;或人强而证虚的,好比强壮的人突然由于疲劳过度亡阳而现虚证。亦有人本不虚,由于邪深难出,或人已极虚,而外邪尚伏等,种种情况不同。如纯用补,则邪气更加牢固;如纯用攻,则正气随之亡脱。或有上热下寒,或里寒外热等种种情况,用寒药除其热,则寒者益寒,用热药除其寒,则热者更热,顾此失彼,此证未愈,彼证更甚,必须寒热兼顾,方能两受其益。古方所以有攻补同用、寒热并施法。
    或者有人会怀疑两种作用相反的药在同一罐内煎煮,如果互相克制,则攻者不攻,补者不补,寒者不寒,热者不热,岂非等于不服。又或怀疑两种相反的药如不相克制,却是分道而往,成了补药益于邪处,攻药击于虚处,热药达于热所,寒药走于寒所,则攻其不应攻,补其不应补,寒其不应寒,热其不应热,不惟无益而反有害吗?妻先生认为,这主要是单纯的药物观点,没有从药物所作用的人体病症来考虑。药物的性格是各
尽其能,攻者必攻强,补者必补弱。人的病症各有脏腑经络之不同,而药物亦各有所擅长,各有所归宿,脏虚的则有补脏的药,腑实的则有泻腑的药,例如脏虚腑实以人参、大黄同用,则人参补脏之虚,不会补腑之实,大黄去腑之实,不会泻脏之虚,所谓“有病病当之”。又如桂枝汤中的桂枝性辛散,走卫以祛风,白芍性酸敛,入营以止汗,两药的性格不同,各有所主,但白芍的收敛不妨桂枝的发散,桂枝的发散又不碍白芍的收敛,而其主治则为营弱卫强、营卫不和而致发热汗出的病症。所以论药物作用的时候,必须与病症相结合。清•张隐庵于《倡山堂类辨》中说:“寒热补泻兼用,在邪正虚实中求之。”这提示了寒热补泻之所以兼用,是以病症为主体。从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也可看到有专用热的,寒的,补的,泻的,有寒热同用,攻补并施的,更有寒热补泻并施的,其例亦不少见。
    此外,姜春华先生指出,又有病情为单纯寒或单纯热,而用药则寒热并施,如大青龙汤中麻黄、桂枝和石膏同用,以及桂枝加大黄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大黄),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之类,这种处方是一取其性,一取其用。例如大黄附子汤之附子是用其温性,而大黄即单取其下泻之用,性用相济,自成一种方剂,与寒热同用之意有所不同。又如白虎汤的粳米,十枣汤的大枣之类,是取其回护胃气,与攻补同用之意也不同。这些都是应注意的。
    (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姜春华》整理)
作者: 2013-8-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