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

颜德馨--“国医大师” 矢志中医 自强不息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摘要:1920年11月出生,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教授,颜氏内科第二代传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历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长春中医学院、成都中罩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

点击显示 收起

    【人物简介】颜德馨,男,汉族。1920年11月出生,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教授,颜氏内科第二代传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历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长春中医学院、成都中罩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及上海市中医药工作咨询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等职,现任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所长。历午来获得“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第三届“上海市医学荣誉奖”、首届“中国医师奖”等多项荣誉称号,2009年s月当选国家首届“国医大师” 。    
    颜德馨是海派中医内科主要学派之一颜氏内科的第二代传人。颜氏内科起源于江苏孟河医派,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出于江苏常州孟河以费、马、巢、丁四大家族为代表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渐影响全国,其学术思想相传至今已有400余年。颜氏内科创派人颜亦鲁先生师从孟河马氏学生贺季衡,是近代著名中医学家。
    颜德馨1920年出生于江苏丹阳,幼年启蒙于宿儒林墨舫、周鲤庭、杨锡甫三老,后随父颜亦鲁侍诊,耳濡目染,12岁起即学习中医经典医籍,数年间已打下了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为突破家学传承的局限性,增长阅历,提升水平,年方十六的他到上海中国医学院接受系统的中医药教育。在校期间,他学习勤奋,利用去市内名医诊所实习之机,求教于秦伯未、徐小圃、祝味菊等名家;博采众家之长。1939年毕业后,他屡起沉疴,医名渐著。1956年调入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艰苦创业,勇于探索,树中医楼,立岐黄业,至此展开了他写满荣誉和成就的临床与科研之路。
  “衡法"理论独树一帜
  20世纪50年代末,颜德馨开始涉足血液病的中医药治疗,深入研究气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他认为,白血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的温病、虚劳,首创白血病的中医分型治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雄黄可有效抑制白血病。他提出的白血病的中医诊疗思路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注意到各种疾病,特别是久病、怪病、疑难杂症均与人体的气血状态密切相关,正所谓“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这也与中医经典理论所认为的“气血不和,百病由生”是一致的。他认为,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肢节等的生理活动基础,生老病死都与气血变化关系密切,气血流畅和平衡是维持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基础。对于疾病治疗,他认为疏其血气方能令其条达而和平,将具有调理气机、活血化瘀功效的治疗方法称之为“衡法”。与中医学传统的八法相比;八法是对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给予不同的方药,从而间接达到平衡阴阳气血的治法;衡法则是以气血为纲,直接作用于气血,调气活血,使人体重新达至IJ平衡的一种祛病养生之法。衡法不是活血化瘀药的简单拼凑,而是根据气血运行特点而创立的具备各种调理气血平衡功能的一种法则,是一种以活血化瘀为中心,配合疏、理、温、洁、补、攻等各法于一体的新治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对八法的概括和总结。因此,衡法是中医学治则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他将衡法理论运用于老年病领域,主持的“瘀血与衰老”的研究项目影响甚大。他认为,气虚血瘀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打破了脾肾虚损致衰的传统观点,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延缓衰老;治疗老年病。他首创以泻代补,从排除致衰老因子人手,用黄芪、苍术、当归、赤芍、红花等药为主消除体内积瘀,纠正脏腑虚衰,使气血恢复平衡,从而延缓衰老。衡法理论这一成果(瘀血与衰老的关系——衡法Ⅱ号抗衰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89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据衡法理论拍摄的科教片《抗衰老》,参加国际生命科学电影展览获奖,《气血与长寿》等著作多次获上海市卫生系统科技讲步奖.
    其后,颜德馨又将衡法理论运用于老年心脑血管病的治疗,颇有成效,例子不胜枚举。如应用温阳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使不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减少硝酸类药物剂量,有些患者甚至停用西药。通补阳气治疗心功能不全(慢性心衰)可使阳气旺盛,运行通畅,不仅能激发脏腑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阳气一旦振奋。即可迅速动员全身的抗病能力与病邪相争,促使病邪消散,疾病得以改善。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介入疗法后再狭窄,则为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2001年在上海市卫生局领导下,颜德馨作为学术带头入组建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中心标志性学术专著《颜德馨中医心脑病诊治精粹》120万字,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弘扬中医诲人不倦
    颜德馨在中医界德高望重,十分关心中医人才的培养问题。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对学生倾囊相授,为中医学术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他与邓铁涛、裘沛然等七位名老中医联名上书中央领导同志,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管理奔走呼号,史称“八老上书”,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1999年,为进一步推动优秀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他慷慨解囊,捐资20万元,设立“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奖励那些在中医药事业中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2005年,经民政局批准,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成立,他亲任理事长之职。基金会以“发现培养中医药人才,奖励中医药战线上为中医药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中医”为目标,积极筹措资金,将资金真正用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基金会每二年举办“优秀中医药学术论文评比”,已连续举办六届,奖励了在中医教研和继承老中医经验、中药传统工艺和研制方面的成绩突出者,包括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有突出贡献者。基金会同时还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常年坚持在南京路蔡同德堂药号每周六义诊赠药,定期健康讲座,为世所许。在颜德馨高尚人格医德、高超医技医术的感召下,基金由原来的50万元扩充到700余万元,支撑范围扩大到中医科研、临床和中药产品的开发、学术专著的出版、中药加工制造、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等方面。与此同时,由颜德馨担任所长的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获得国家科技部973重大科研课题“气血学说继承与研究中心”一项、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各一项,市级科研项目五项。“颜氏感冒灵”抗病毒药效研究评价取得了良好结果,部分实验指标不亚于达菲,获得一致好评。
    2008年,在以他为首的一批著名中医专家的呼吁倡导下,以继承并弘扬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诊疗技术为主导思想的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训计划正式由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承办并举办两届,培养多名中医后起之秀。这种高级中医传承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国内外深受好评,嘉惠后学良多,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和对中医的赤诚之心。
  颜德馨与其长子颜乾麟均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班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父子同心,矢志中医,积极为之工作,默默为之奉献笔耕不辍,共出版《餐芝轩医集》《衰老和瘀血》《颜德馨医艺荟萃》《颜德馨诊治疑难病秘笈》《颜德馨临床经验集》《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等著作,发表论文200余篇。
    2012年6月,在颜氏内科创派百年之际;“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项目”在上海启动,颜德馨领衔的颜氏内科流派成为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主要基地之一。在颜老带领下,颜氏内科以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商临床疗效、提升疑难、复杂和危重疾病的救治能力,发扬推广颜氏内科特色诊疗技术为建设核心目标,通过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建立颜氏内科流派特色技术门诊示范基地、优势病种临床优化研究和推广等工作,力争系统传承本流派学术思想,形成一支优秀的传承队伍。日前,颜德馨领衔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医心病学成功入选“十二五”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标志着颜老及其团队引领中医学科发展到新的高度。  、
    悠悠九十年,人生有涯而医无涯。如今,颜老虽已耄耋之年,但他犹心系岐黄,为中医事业奔走呼号。现在他依然担任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卫生局突发事件应急专家组成员等职务,他仍然经常参加门诊、讲课、带教指导,关注并参加中医界各项社会活动,乐此不疲!他以君子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向世人彰显了“医德广披是所愿”的崇高理想!他的学识与医德值得后学继承发扬。   
作者: 韩天雄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