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进出口进出口动态

我国中药进出口贸易突破15亿美元

来源:中国药材市场
摘要: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消息,2007年,我国中药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额达到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出口额为11。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商会的消息,2007年,我国中药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额达到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出口额为11.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进口额达到3.6亿美元,同比增长19.2 %。

  中药材及饮片:单价上涨拉动出口金额上升

  2007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累计出口4.8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总值的40.7%,同比增长17.1%。出口单价同比上涨16.3%,单价上涨是出口金额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冬虫夏草、人参、枸杞、菊花等大宗药材出口价格的涨幅均在20%以上。冬虫夏草是国内外市场上的稀缺品种,近年来价格节节攀升,2007年平均出口单价高达871 5.2美元/公斤,创历史最高价位,虽然出口数量下跌20.1%,但在平均单价上涨的拉动下,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9. 1%,达到4290万美元,出口金额和出口单价均创历史新高。人参出口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出口总量达到2661 吨,出口总值达43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27.1%,出口单价达到16.2美元/公斤。

  200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药材进口的政策,降低了部分中药材的进口关税,同时,国内市场中药材的高价位以及某些品种货源短缺,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药材的进口。所以,2007年中药材进口摆脱了近几年的下降趋势,呈现强势反弹,共进口6766万美元,同比增长43.9%,大大高于出口增幅。去年,除受资源制约的'乳香、没药及血竭'和阿拉伯胶等品种外,甘草、西洋参、槟榔、鹿茸等大宗药材的进口额均大幅上扬。

  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微降进口快速增长

  2007年,我国植物提取物累计出口4.8亿美元,是中药项下的第二大类出口产品。'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衍生物'依然是植物提取物中出口量最大的产品类型,全年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但受去年7月出口退税调整的影响,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6.8%。'其他植物液汁和浸膏'出口额达1.1亿美元,同比增长68.9%。前者大幅下跌而后者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为了规避出口退税率大幅下调的风险,采取了变更报关税则号的办法,使部分出口产品没有纳入植物提取物的出口统计。

  2007年,植物提取物的进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共进口6418万美元,同比增长14.9%,但进口金额仍然偏小。其他薄荷油、甘草提取物和胡椒薄荷油位列植物提取物进口额的前三位,分别达到1710万美元、1077 万美元和388万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4%、13.9%和31.3%。美国、印度、土库曼斯坦、新加坡和日本是我国植物提取物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家。

  保健品:进口额首超出口额

  2007年,我国保健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5亿美元,同比增长9.0%。其中,出口额为6977万美元,同比增长0.5%;进口额为7756万美元,同比增长17.8%,进口额首次超过出口额,贸易逆差为779万美元。

  出口金额最大的保健品是蜂王浆产品,占保健品出口总值的50.8%,为3543万美元。日本是我国蜂王浆最大的出口国,2007年对日出口蜂王浆产品1912万美元。藻类产品是保健品出口的第二大类产品,2007年出口额达到1684万美元,占保健品出口总值的24.1%,日本、美国和我国香港是该类产品的三大出口市场。鱼油类产品出口增长最快,2007年出口额达到1208万美元,同比增长47.6%,占保健品出口总额的17.3%。中药保健酒和蜂花粉的出口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出口额分别为303万美元和240万美元。

  智利、印度尼西亚、秘鲁、菲律宾和瑞士是我国保健品的五大进口国,2007年进口额依次为2731万美元、2082万美元、835万美元、512万美元和304万美元。海藻类、鱼油和燕窝位列保健品进口额的前三位,进口额分别为4535万美元、3048万美元、137万美元。

  中成药:出口快速增长

  2007年中成药进出口贸易达到3.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7%;进口额为 1.5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亚洲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的传统市场,共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占中成药出口总值的70.9%。

  我国的香港地区、德国和日本是我国中成药产品的主要进口地,进口额分别为11614万美元、1448万美元和974万美元。

  编后:2008年是奥运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国内医药产业也将稳步发展。但对于中药国际贸易来说,国内市场的人民币升值、上游原辅材料成本上涨、运费投入增加、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以及国际市场一些政策的变化都值得关注。

  在国内市场方面,国家为保证医药产品的出口质量,将陆续出台一系列医药出口管理政策,以规范医药产品进出口经营秩序,如加强对中药材的出口管理,对外贸公司出口中药材实施属地检测等。这对外贸经营企业和规模较小的生产型企业将是严峻考验。2007年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会在2008年进一步显现,同时,人民币升值、能源涨价、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以及出口退税调低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我国中药企业的外贸利润。

  从国际市场来看,2007年 ,美国FDA出台了膳食补充剂GMP法令,对膳食补充剂的生产、包装、标签等进行规范,以确保市场上所售产品的质量。这将对我国中成药、保健品以及膳食补充剂的原料植物提取物等出口美国带来一定的影响。去年,日本和韩国还分别就中药材中农药的残留、重金属含量、二氧化硫残留等进行了WTO-TBT评议,即将实施新的检测标准,这些对于国内相关企业将是不小的考验。

  2008年将是我国中药国际贸易的调整规范之年,出口企业集中度将不断加强。那些创新能力差、产品质量不稳定、出口标准较低的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而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中药出口企业来说,将迎来非常好的战略发展机遇。(张中朋 刘张林)

作者: 2008-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