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进出口进出口动态

我国出口的薯蓣皂素数量一直在逐年下降

来源:转载
摘要:我国出口薯蓣皂素数量一直在逐年下降,虽然2007年略有回升,但其价格仍在下滑。这将给薯蓣皂素原料——黄姜的生产者带来重大损失,专家预计,今明两年我国将出现黄姜严重积压现象。我国出口占市场主要份额薯蓣皂素是合成激素类药物的最基本原料,被誉为“激素之母”。西方研究人员发现:产自墨西哥的一种小花穗薯蓣含......

点击显示 收起

    我国出口薯蓣皂素数量一直在逐年下降,虽然2007年略有回升,但其价格仍在下滑。这将给薯蓣皂素原料——黄姜的生产者带来重大损失,专家预计,今明两年我国将出现黄姜严重积压现象。

 

    我国出口占市场主要份额

 

    薯蓣皂素是合成激素类药物的最基本原料,被誉为 “激素之母”。西方研究人员发现:产自墨西哥的一种小花穗薯蓣含有较高的薯蓣皂素,能作为合成可的松类甾体激素的起始原料。此后,以薯蓣皂素为基本原料人工合成各种激素类药物在西方国家形成热潮,并先后诞生了数十种激素类药物,其中包括人们熟知的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强的松龙等和己烯雌酚、炔雌醇、炔雌醚、尼尔雌醇等雌激素类药物。这些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成为国际医药市场上一大类重要药物品种,世界各国现生产的品种多达上百个,目前国际市场的销售额约达60亿~80亿美元。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与墨西哥一直是世界两大薯蓣皂素出口国,其出口量合计约占国际药用皂素市场的90%。而近几年来,包括印度、俄罗斯和新加坡等国亦已成为薯蓣皂素的新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薯蓣皂素产业增长较快,已压倒墨西哥成为全球最大的薯蓣皂素生产国和出口国。2006年,我国出口薯蓣皂素约占当年国际药用皂素市场份额的60%。据统计,目前全球作为药用原料的薯蓣皂素需求量大致在3000~3500吨之间,而我国在2002年时全国薯蓣皂素年产量已达2200吨,除去国内制药厂合成激素类药物所需的薯蓣皂素,实际出口皂素仅有数百吨,显然市场缺口较大。

 

    黄姜登上历史舞台

 

    我国药用皂素生产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当时国际市场急需薯蓣皂素的形势下,国内药用植物研究人员从我国拥有丰富野生植物资源的湖北大巴山区的野生植物黄姜里提取出了薯蓣皂素,从而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激素原料的垄断。

 

    黄姜又名“盾叶薯蓣”,系薯蓣科2年生攀援植物的块根。经我国学者分析,黄姜所含薯蓣皂素含量比墨西哥小花薯蓣更高,黄姜含薯蓣皂素为16.5%,而墨西哥小花薯蓣则含15%。我国各地皂素生产厂曾长期依赖野生黄姜为原料提取薯蓣皂素,这对野生黄姜资源造成毁灭性打击。此后,在政府引导下,湖南、湖北等省逐渐开始推广人工种植黄姜的新措施,从而摆脱了完全依赖野生黄姜提取薯蓣皂素的局面。

 

    经40多年的长足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激素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大中型激素生产企业达100多家。全国以薯蓣皂素为初级原料生产的各种激素类药物达30多个品种,2006年的总产值达到了70亿元人民币。

 

    在生产激素的企业里,天津药业集团成为国内的“龙头老大”,天药生产和出口的激素类药物分别占国内的50%和80%。据了解,天药集团生产的激素类药物已超过20种,其中常年生产的品种约17~18种。天药集团生产的地塞米松约占世界市场的40%,在亚洲稳居第一,其消耗的药用薯蓣皂素数量约占国内薯蓣皂素总消耗量的一半左右。

 

    市场随意性较大

 

    我国薯蓣皂素过去10年来一直从黄姜中提取,而黄姜的供应总是有市场波动。黄姜的药用价值被发现后,市场价格很快高涨,导致薯蓣皂素价格飞升。姜农看到黄姜市场看涨,立即扩大黄姜种植面积,导致次年黄姜产量猛增,而市场价格随之回落,姜农无利可图。就这样,薯蓣皂素市场供应一直处于忽多忽少的不稳定局面。

 

    作为全国激素类药物最大专业生产厂家,天津药业集团早在10年前另辟蹊径——与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合作,利用西北地区的干旱性气候在当地大量种植葫芦巴,并从葫芦巴籽里成功提取出了薯蓣皂素。据悉,2001年,天药集团已用此法生产出25吨药用级薯蓣皂素。但好景不长,虽然从葫芦巴里提取薯蓣皂素在技术上可行,但其成本太高。后来,由于全国不少地区从2002年以来均将种植黄姜作为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按当时牌价算,种一亩黄姜的经济收益相当于种10亩粮食的经济收益),这一股“黄姜热”最终导致黄姜来源大增,黄姜市场价格大跌,以致天药集团开发的葫芦巴籽提取薯蓣皂素在成本上已不具任何优势,最终天药集团放弃了这项新工艺。而此时,国内薯蓣皂素已有充足供应,天药集团仍一如既往从国内采购黄姜提取薯蓣皂素。

 

    据了解,我国黄姜以产于湖北省武当山的品种质量为最佳(薯蓣皂素含量最高),由于薯蓣皂素出口及内销市场俱佳,国内薯蓣皂素生产厂家急剧膨胀,至2006年全国已有薯蓣皂素生产厂160家,国内薯蓣皂素总生产能力高达5000吨以上,其中仅湖北薯蓣皂素年产能力即有2200吨,约占全国的一半。由于黄姜种植相对容易且经济效益高,故包括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等省均将种黄姜作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推广。去年,全国各地黄姜产区已出现“卖姜难”现象。黄姜的唯一用途是作为提取薯蓣皂素的原料而基本上不入中药方剂,这也使得黄姜的下游消费受到限制。

 

    新资源开发风起云涌

 

    黄姜提取的薯蓣皂素还面临一大新挑战,即来自其他植物资源的薯蓣皂素的强力挑战。国外在过去几年里已开发出三大薯蓣皂素新来源——除了老产品墨西哥小花穗薯蓣和中国黄姜来源的薯蓣皂素外,另外又开发出来自剑麻的剑麻皂素、蕃麻皂素和来自穿龙薯蓣的穿龙皂素。国内外研究人员还在一些水果加工副产品里(如石榴皮)中提取出薯蓣皂素原料。

 

    上述几种薯蓣皂素在我国的资源均十分丰富。如云南景洪州利用当地红壤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大量栽培剑麻并从中提取出蕃麻皂素,年加工能力已达500吨。近悉,云南丽江市已建成年产薯蓣皂素250吨、皂素衍生物近300吨的生产基地,这些产品全部出口至欧美市场。陕西西安市果品加工厂在当地科技人员指导下已利用秦岭地区丰富石榴树资源和石榴汁加工厂的副产品——石榴皮从中提取出含量高达20%的石榴皮薯蓣皂素,可供作为保健食品用途,从而变废为宝,为当地果农增收。据专家估计,如若我国西北地区所有石榴皮资源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全国将增加上千吨的薯蓣皂素新来源。

 

    产于我国湖北、湖南山区和吉林山区的穿山龙也是提取薯蓣皂素的一大植物原料,其薯蓣皂素含量平均为1.8%。专家估计,我国穿龙薯蓣蕴藏量高达40万吨以上。且穿山龙非常容易栽培,种下种苗后可以连续收获好多年。

 

    前景茫然

 

    我国薯蓣皂素的出口市场前景如何?这是国内众多皂素生产厂非常关心的问题。目前,国外激素生产厂家早已不把薯蓣皂素作为唯一的生产原料。很多西方激素生产商主要以蕃麻皂素或剑麻皂素来生产激素类产品,主要以南美洲产量极大的剑麻类植物为原料。其次为中东/阿拉伯国家产量极大的葫芦巴在提取了石油工业用“葫芦巴胶”之后还能提取出少量薯蓣皂素。

 

    由于西方各大激素生产商对薯蓣皂素的依赖性已大大降低,因此,对进口中国薯蓣皂素的数量早已大不如10年前。事实上,我国出口薯蓣皂素数量一直在逐年下降,从1997年的出口薯蓣皂素500~600吨下降至2004年的250吨,2007年略有回升,达300多吨。

 

    更不利的消息是,国外在几年前已开发出一种合成激素的新工艺即以来源易得、价格低廉的甾醇为起始原料,从而可进一步降低激素类药物的生产成本。可以肯定,今后几年西方国家对我国薯蓣皂素需求量将继续下降。

 

    由于过去几年里国内很多省黄姜栽培面积急剧扩大,黄姜产量亦随之大增,加上国际市场薯蓣皂素市场销路不畅,我国将面临新一轮黄姜积压和薯蓣皂素价格大战。据报道,从2007年黄姜产新以来,薯蓣皂素价格已开始下跌,四川省薯蓣皂素售价首先从每吨24万元下降至22万元。有人预计,除非出口情况有好转,否则今后几个月国内薯蓣皂素将跌至每吨20万元以内。前几年薯蓣皂素价格一度高达每吨28万元,而现价只有原来的75%,基本接近“保本线”,如若薯蓣皂素价格再进一步下滑,这将给各地黄姜生产者带来重大损失。专家预计,今明两年我国将出现黄姜严重积压现象。

 

    据统计,全国黄姜种植总面积已从10年前的1000万亩猛增至目前的4000万亩,扩大了4倍,因为国内激素类药物市场不可能有跳跃式增长,从而限制了薯蓣皂素需求也不可能有大幅增长,因此,所有国产黄姜来源薯蓣皂素或穿山龙来源薯蓣皂素只可能在国内市场消化。至少在目前看来,我国出口薯蓣皂素尚无回暖迹象。

 

    综上所述,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出口薯蓣皂素至多保持在500吨的数量,而国内激素生产商暂时也不可能大幅扩大薯蓣皂素消费量,再加上印度、俄罗斯等国的薯蓣皂素产量也在不断上升,今后我国薯蓣皂素的积压现象将在所难免。

作者: 2008-3-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