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我国医用高分子产品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医用高分子产品进出口总值为1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4.54%,其中出口额为1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7.31%;进口额为3.79亿美元,同比增长17.10%,贸易顺差7.26亿美元。
大宗产品保持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和装备升级,我国医用高分子产品仍能在保持质量、价格优势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欧美市场为主要出口目的国。
2007年我国医用高分子产品出口仍以普通低值耗材为主,导管、插管类产品出口额为4.10亿美元,同比增长22.93%,平均价为0.06美元/个;手术手套产品出口额为3.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6%,平均单价0.09美元/双;注射器出口额为1.67亿美元,同比增长37.64%,与去年47.33%的增幅相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平均单价0.03美元/个;呼吸麻醉类产品出口额为4078.9万美元,同比增长165.95%。
出口企业集中度下降
全国经营高分子耗材出口业务的企业有4530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00多家,年度出口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25家,这25家企业的出口额占该类出口总额的39.70%,与去年22家企业占出口总额的40.11%相比,市场集中度略有下降。
产业集中于长三角区域
2007年,江苏省出口医用高分子产品2.75亿美元,同比增长33.17%,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占全国的19.33%;上海市出口2.33亿美元,同比增长26.53%,占比16.34%;浙江省出口2.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24%,占比14.99%。三省市所占比重达到50.66%,表明我国高分子产品产业继续向该区域集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7年,我国高分子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为6.24亿美元,同比增长21.90%,占比43.82%,表明我国医用高分子耗材类产品出口份额中加工贸易占四成多。主要出口地区为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及浙江省。主要出口国为美国、日本和德国,占对全球出口额的50%以上。
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增长
2007年,我国医用高分子耗材类产品出口到19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香港和荷兰。其中对美国出口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41%,占比18.36%;对日本出口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72%,占比12.51%;对德国出口6971万美元,同比增长31.82%,占比4.89%;对中国香港出口6162万美元,同比增长29.19%,占比4.33%;对荷兰出口4255.7万美元,同比增长9.05%,占比2.99%。五大市场占比达到43.08%。
全年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的国家或地区有32个,比重为16.25%;出口额超过百万美元的国家或地区有67个,比重为34.01%。对保加利亚、安哥拉、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吉尔吉斯坦等国的出口增长明显,对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喀麦隆等非洲地区国家的出口有所下降。
进口增幅回升
2007年,我国医用高分子耗材进口额为3.79亿美元,同比增长17.10%。美国、日本和德国是我国医用耗材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从各国进口额呈平稳增长之势。
今年(2008年)出口增幅或回落
我国面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增长和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扩大等利好因素,国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局部风险水平反向抬升,市场需求将随之增长,短期内我国仍能以成本优势继续扩大出口总量,但出口增幅将有所回落,预计今年出口增幅在20%上下波动。
近两年,国家调整出口退税率,人民币汇率升值,新劳动法促使劳动力成本提升,以及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上调增加利息支出等不利因素整体上对我国医用耗材的出口影响并不突出,但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使我国经贸发展面临挑战。
我国部分产品在国外偶发的质量事故,引发了国外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医药产品也受到影响,有企业反映产品出口欧洲受到抵制。而政府旨在优化进出口结构的努力,将会体现在退税率的进一步下调、人民币升值等方面。这些将会对我国医用耗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带来影响。
国际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次债危机导致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将抑制加工贸易的出口,对加工贸易出口占到近一半比重的医用耗材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促使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韩国、印度等国际竞争对手带来的外部压力和挑战也不容忽视。这些因素提醒国内企业不能仅把眼光局限于国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