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进出口进出口动态

2010年中药进出口双双增长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阴霾的逐渐消退,全球市场对中国医药产品的需求回暖,我国医药外贸加快了增长步伐,国际日趋盛行的绿色理念也为我国中药出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26。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出口额19。...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金融危机阴霾的逐渐消退,全球市场对中国医药产品的需求回暖,我国医药外贸加快了增长步伐,国际日趋盛行的绿色理念也为我国中药出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26.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74%。其中,出口额19.44亿美元,同比增长22.78%;进口额6.8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1%。

中药进出口基本概况

各商品进出口普遍增长

中成药保健品逆差加大

2010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2%,占中药商品出口总额的41.92%,提取物依然是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力;提取物进口额为1.3亿美元,同比增加7.16%,占中药商品进口总额的18.95%。中药材饮片出口额为7.76亿美元,同比增长28.07%,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39.89%。中成药出口额为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05%;进口额为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3.71%,中成药贸易自2008年开始呈现逆差,延续至2010年,逆差额有所加大。保健品贸易除2006年外,2003~2010年一直呈逆差。2010年出口额为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27%;进口额2.03亿美元,同比增长30.33%。虽然在中药商品贸易中保健品进出口同比增幅最大,但是逆差额达到42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出口仍以传统市场为主

东盟成为新亮点

日本、中国香港、美国以及韩国依然是我传统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2010年出口增幅均超过10%。对这四个市场的出口额占我国中药整体出口额的48.71%。

欧盟是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之一,也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2004年3月31日欧盟颁布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植物药都必须在2011年4月30前按照新法规完成注册,并得到上市许可。否则,目前以食品、保健品等方式在欧盟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将被禁止销售。 2010年我国对欧盟中成药出口金额为1252.38万美元,同比增长仅15%,远低于前几年中成药对欧盟出口额年均25%的增长幅度。虽然面对注册费用高、市场规模小、出口欧盟增势放缓等问题,但部分中药企业并未对欧盟市场失去信心,已经开始进行相关注册工作,中国医保商会也在力促“外贸发展促进资金”对该项目进行支持。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正式实施,我国与东盟各国间中药类商品贸易关税大幅降低,通关更加便利。受此影响,2010年我国对东盟中药进出口额同比增加了28.05%,为4.22亿美元,高于我国中药进出口年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7亿美元,同比增长26.97%;进口0.85亿美元,同比增长32.55%,进出口均呈迅猛增长之势。马来西亚、越南和新加坡是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马来西亚以进口我国植物提取物为主,越南以进口中药材饮片为主。新加坡由于有比较完善的中成药注册管理规定,中成药市场相对成熟,已成为我国中成药出口东盟的主要目的国之一。

出口企业结构多元化

民营企业成主力

2010年,中药类产品出口企业共计3263家,比2009年增加332家,民营企业成为出口主力军,出口金额占比高达48.02%;“三资”企业出口金额占比为29.12%;国有企业出口金额占比仅为22.7%。值得关注的是,在民营企业中,私人企业的出口量占九成以上。

2010年从事中药类产品进口的企业有1591家,其中“三资”企业进口3.02亿美元,占比为43.84%;民营企业进口金额为3亿美元,占比43.64%;国有企业进口仅有8558万美元,占比12.44%。

中药各商品出口特点

中药材饮片:

涨价贯穿全年

自2010年年初开始,中药材价格就开始大幅增长。市场上537种常用中药材中84%的品种价格上涨,涨幅一般在5%~180%之间。其中,太子参涨价幅度最为明显,全年上涨353%;党参价格涨幅也高达162%;三七涨幅达68%;其他中药品种如虫草、当归等,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国内中药材价格上涨,带动中药材饮片出口金额的增长,2010年出口金额为5.0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出口平均价同比增长13.4%,部分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如贝母,价格同比增长454%;田七,价格同比增长245%;冬虫夏草,价格同比增长142%;黄连,价格同比增长61%;白术,价格同比增长51%。但这些价格暴涨的中药材成交量普遍出现了30%~40%的萎缩。

中药材大幅涨价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一是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先后经历了干旱、洪水、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导致该地区中药材减产甚至绝收,而西南地区的中药材产量和种类占据全国中药材市场50%以上的份额,所以直接导致中药材供应减少;二是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保健品的原料多为中药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中药保健品以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使得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价格上涨,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三是游资炒作促使中药材价格非理性增长,在国家对楼市的宏观调控下,从楼市撤出的游资不少于3000亿元,其中一部分资金流入了中药材市场,囤积居奇,直接导致了中药材价格的上涨。

植物提取物:

出口延续涨势

2010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2%,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并已连续多年占据中药出口商品的首位。植物提取物各月度出口基本平稳,出口额保持在6500万美元上下,说明国际市场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依然旺盛。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出口金额增幅最大的是天然色素类产品。单一品种方面,甜菊提取物的出口金额增势明显,出口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以甜菊提取物出口为主。另外,辣椒红色素以及叶黄素等食品用色素也是近年来出口增长的热点品种。

植物提取物产业具有一定的集群效应,各个省市的植物提取物产业各具特色。山东以生产食品添加剂用途的植物提取物为主,浙江、上海则以生产药用及保健品用途的植物提取物为主。从统计数据看,2010年以出口食品添加剂和香精香料植物提取物为主的省份,出口额都有大幅度增加,例如山东和江西,甜菊提取物出口增幅较大,云南香精香料的出口增幅也比较明显。以出口药用及保健品用植物提取物的省市,出口则有小幅下降,例如浙江和北京。

2010年,我国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依然是日本和美国,出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但出口增幅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均低于10%。最引人注目的是欧盟市场,以德国、法国、英国为主的欧盟国家,2010年进口我国植物提取物增幅超过60%,产品大多用于生产植物药以及食品补充剂。欧盟各国生产保健品、食品、饮料以及天然健康产品都需要天然植物的提取物,而且用量很大,这为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空间。尤其面对限期即到的欧盟草药注册指令,国内多数中药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以药品形式的注册,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欧盟出口中药提取物也是一条出路。2010年我国对欧盟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49.15%,远高于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平均增幅。但还应注意到,近年来国际上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要求愈加严格,我国中药提取物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中成药:

贸易逆差增加

2010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达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93亿美元,进口2.18亿美元,逆差额增势加大。

2010年,我国中成药出口到14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额增幅较大的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香港地区;出口下降幅度较大的为贝宁、俄罗斯和韩国。2010年中成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是德国、我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中自德国和日本进口增幅分别达到52.44%和52.86%。

我国香港地区、日本和美国仍是我中成药主要出口市场,总共占我国中成药出口的57%左右。我国香港地区是中成药出口最集中的地区,出口比例高达41.7%,金额为8049万美元,同比增长19.53%左右。一方面是因为香港本地对中成药的消费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香港客商在美欧等国设有分公司,香港已成为中成药对全球出口的中转站。   

保健品:

进出口增幅明显,逆差依旧

2010年我国保健品出口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27%;进口2.03亿美元,同比增长30.33%。出口国家和地区有98个,其中出口额增幅较大的是美国、越南和印尼;出口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沙特和我国香港地区。

美国和日本是我国保健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占保健品出口的六成以上。2010年,我国保健品对北美和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出口继续保持增势。但是近年来,我国保健品对日本出口增势放缓,主要由于日本对特定保健用食品的要求较严,使企业在研制生产方面投入资金较多,但收益并不大。有资料显示,日本整个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不容乐观。据统计,2005年以来,日本健康食品的市场总量呈现逐步递减态势,预计在2012年之前,该市场都将呈现缓慢发展态势,整个市场的恢复要到2013年。2010年,我国对日本保健品的出口额为3050万美元,同比增长仅为2.59%。受日本保健品市场消费不振、订单减少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我国对日本鲜蜂王浆和鲜蜂王浆粉的出口同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2010年,我国保健品出口以鱼油、肌醇、海藻和蜂王浆类产品为主,主要出口省市为浙江、广东、山东和江苏等,其中山东、上海和广东等地出口增幅较大,安徽和青海保健品出口下降较多。“三资”和民营企业仍是保健品出口的主力,两者共占保健品出口的89.56%。

2011年进出口形势展望

我国政府一直倡导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行业中也涌现出了同仁堂、天士力等一大批优秀企业,他们在海外设立连锁店、形象店,用一种崭新的营销模式把中药保健品带到了世界各地。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各国对进口中药类产品的标准在逐步提高,部分国家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因此,要想让中药真正走向世界,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效益、严格控制质量是必然之举。随着我国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和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强势品牌将是未来中药行业发展的主题。 

随着国际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2011年中药产品出口将继续保持增势,优势产品将主要集中于植物提取物、中药材饮片、保健品类商品。国外进口商直接到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采购的贸易方式也将日趋规范和盛行,这种减少中间环节的购销模式,有助于对抗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提升利润空间。在国际市场对中药类产品继续保持旺盛需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cGMP法令的出台、韩国中药材进口实施电子数据库核查管理、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的施行,都是摆在我国中药企业面前的“考卷”,如何练好内功、应对挑战,是我国中药行业2011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作者单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作者: 2011-3-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