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农业生物制造与食品精细加工技术及产品”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来源:科技部
摘要: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农业生物制造与食品精细加工技术及产品”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农业生物制造技术和食品精细加工技术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的核心技术,对建立“绿色、高效、健康、安全”的食品制造体系,转变食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食品工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一五”......

点击显示 收起

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

“农业生物制造与食品精细加工技术及产品”

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农业生物制造技术和食品精细加工技术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的核心技术,对建立“绿色、高效、健康、安全”的食品制造体系,转变食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食品工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本项目以全面提升我国在农业生物制造和食品精细加工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目标,重点突破生物酶催化技术,微生物细胞转化技术等农业生物制造技术,以及食品及营养素纳米化加工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高效分离提取技术、低能耗组合干燥技术等食品精细加工技术领域核心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设备,创制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物质、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配料以及新型食品,引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此次发布的是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农业生物制造与食品精细加工技术及产品”重点项目的申请指南,拟支持8个研究课题,包括:(1)食品添加剂和配料高效安全制造;(2)微生物细胞转化技术与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3)食品原料和食品包装材料纳米化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4)食品高效分离提取技术与设备;(5)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设备;(6)食品低能耗联合干燥技术与设备;(7)可食性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工业化制造;(8)食品活性包装和智能化包装技术。

本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2800万元。



二、指南内容

课题1.食品添加剂和配料高效安全制造

研究目标:建立生物酶催化制造绿色食品添加剂技术体系,研制高效安全的新型食品配料和添加剂。

主要研究内容:(1)以农副产品原料或天然食物成分为底物,以可控水解和定向合成的酶分子微环境修饰技术、定向合成控制技术及生物酶反应器等为重点,研究非水相酶反应技术、酶法拆分技术、化学-酶联合催化技术及外加物理场的酶反应技术等;(2)研究并建立酶催化合成高效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技术路线、工艺参数和产品标准,开发新型生物香精香料、抗氧化剂、防腐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3)研发适合不同产品的生物酶催化加工的连续化反应和产物分离设备。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生物酶催化制造绿色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技术体系;(2)研发新型生物香精香料、抗氧化剂、防腐剂5-6种,高效安全的乳化剂、增稠剂和稳定剂5-6种;(3)原料转化率、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达到或超过化学合成产品,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建立2-3条中试生产线,生产成本可与化学合成法相当;(5)制定产品标准5-7项;(6)申请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5-6项,发表SCI论文8-10篇。

支持年限:2007年-2010年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350万元,地方配套或单位自筹850万元。



课题2.  微生物细胞转化技术与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

研究目标:建立微生物细胞转化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技术体系,开发高附加值的营养保健因子和重要生理活性物质。

主要研究内容:(1)以公认安全的细菌、酵母和霉菌为生产菌株,研究微生物细胞转化合成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高产菌株筛选、驯化、高密度培养和高强度发酵的生产技术,建立从菌种到发酵过程及下游分离提取的全套技术路线和工艺标准;(2)重点开发可取代化学合成或天然产物提取的高附加值营养保健因子,如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辅酶、发酵法丙酮酸、共轭亚油酸等重要生理活性产品;(3)在中试规模以上水平开展发酵优化技术和休止细胞培养转化技术的整套生产工艺、设备和参数研究。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微生物细胞转化合成食品生物活性物质的技术方法和体系,获得3-5种具有自主产权的重要产品和核心技术;(2)菌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产辅酶Q10菌种实验室水平产率达到3000  mg/L,发酵法丙酮酸产酸率达到70  g/L;(3)生物合成的原料转化率和技术参数与化学法相当或略高;(4)建立2-3条中试规模以上生产线,丙酮酸5m3发酵罐规模产酸量≥50  g/L,糖酸转化率≥60%,辅酶Q10在10  m3发酵罐的发酵产量≥2500  mg/L;(5)制定产品标准4-5项;(6)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6项,发表SCI论文8-10篇。

支持年限:2007年-2010年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500万元,地方配套或单位自筹1300万元。



课题3.  食品原料和食品包装材料纳米化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

课题4.  食品高效分离制备技术与设备

研究目标:研究和发展天然产物中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成分及营养素的高效提取、工业化连续分离和高纯度制备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新型膜分离技术(纳滤、超滤)、现代高效辅助萃取技术(超声波、微波和强电场)等,实现天然药食资源中特殊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高效价、高产率和低成本的分离和提取;(2)以黄酮类、甾醇类、不饱和脂肪酸类、活性肽类等功能因子的精制和高纯度制备为目标,研究连续工业色谱分离、工业化模拟移动床技术和关键问题,建立分离度与产能最大化要求这一目标函数条件下各种分离参数的优化,获取具有普适性的优化分离制备工艺;(3)以功能肽、活性多糖、低聚糖等常量营养物质的高纯度制备为目标,研究和建立生产条件下的多手段集成性高纯度制备技术和方案。

主要考核指标:(1)  建立天然药食资源中生物活性物质的高效分离集成技术2-3种,完成6-8个产品的优化分离工艺;(2)  建立适应工业化规模的连续分离和制备技术,完善工业化色谱分离的材料、组件和大尺寸高压设备的设计与加工,色谱柱直径20cm以上,耐压8MPa以上,分离能力达到2kg/d;(3)甾醇类纯度≥92%、黄酮类纯度≥95%、不饱和脂肪酸类纯度≥97%、低聚糖纯度≥90%;  (5)制定产品标准3-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发表SCI、EI论文6-8篇。

支持年限:2007年-2010年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350万元,地方配套或单位自筹900万元。



课题5.  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设备

课题6.  食品低能耗联合干燥技术与设备

课题7.可食性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工业化制造

课题8.  食品活性包装和智能化包装技术



三、注意事项

课题承担单位应在农业生物制造与食品精细加工技术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有能力组织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并能落实相应的匹配资金;对于涉及设备开发或有产业化示范任务的课题强调企业参与,鼓励产学研结合。
作者: 2007-6-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