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台研究者参与生命条形码国际研究 替物种发身份证

来源:中新网
摘要:台湾“中研院”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生命条形码联盟,18日合作举办“第二届生命条形码国际会议及东亚区域合作会议”,期待未来能够替所有的物种建立身份证。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中研院”生物多样性中心主任邵广昭表示,东南亚地区生物种类极为庞杂,是一座遗传资源的大宝库。陈昭伦说,目前生命条形码还是用基因里四......

点击显示 收起

        台湾“中研院”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生命条形码联盟,18日合作举办“第二届生命条形码国际会议及东亚区域合作会议”,期待未来能够替所有的物种建立身份证。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中研院”生物多样性中心主任邵广昭表示,东南亚地区生物种类极为庞杂,是一座遗传资源的大宝库;因此这次会议特别选在台湾举行。他介绍,台湾学者近年来在鱼类、两栖爬虫、鸟类、昆虫、植物、真菌及海洋生物等系统分类、演化之研究,及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建置都有杰出表现。  

  陈昭伦说,目前生命条形码还是用基因里四个碱基ACGT表示,长期的目标是希望发展出计算机条形码。

  据悉,加拿大学者艾伯(Paul  D.  N.  Hebert)在2003年曾提出全新概念“生命条形码”(Barcode  of  Life,简称BOL),利用粒线体基因片段标示物种,有如国际图书全球用码一般,可以让每个物种都有专属身份证。目前全球已建置相关数据库中有29万条DNA条形码,涵盖超过4万种生物。台湾的学者也主动加入了这项计划。
作者: 2007-9-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