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研究发现使细菌实现彼此交流的多肽因子

来源: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摘要:来自耶路撒冷Hebrew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帮助细菌“彼此交谈”并造成细菌死亡的因子,这能帮助发明新型抗生素药物。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细菌很少表现为分离个体。它们是群体的成员,彼此间互相交流,从而表现出某些多细胞行为。在10月26日的《科学》(Science)上,科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耶路撒冷Hebrew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帮助细菌“彼此交谈”并造成细菌死亡的因子,这能帮助发明新型抗生素药物。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细菌很少表现为分离个体。它们是群体的成员,彼此间互相交流,从而表现出某些多细胞行为。

  在10月26日的《科学》(Science)上,科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大肠杆菌产生的新交流因子,它由细菌分泌,并作为细菌单细胞间的交流信号。进行研究的是分子生物学系Hanna  Engelberg-Kulka教授领导的小组,成员包括Ilana  Kolodkin-Gal和Ronen  Hazan等。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医学院的Ariel  Gaathon博士。

  大肠杆菌形成的这种因子能激发细菌染色体上的自杀模块,它在压力环境下使细菌死亡。因此因子被用于产生EDF(胞外死亡因子)。尽管细胞死亡对单个细菌是不利的,但通过EDF作用于一个群体能使细菌成为一个整体。当压力环境下EDF被激活时,细菌中一个主要群落死亡,剩下的细菌群落就成为整体。

  了解EDF如何工作能帮助设计新的有效抗生素,它能触发大肠杆菌或其它细菌的死亡,其中包括同样携带了“自杀模块”的病原。Engelberg-Kulka注意到新发现的因子是一种全新的生物分子,它是细菌产生的多肽。对于科学家而言确定该因子的化学特征非常困难,原因有两个:它在细菌群落中微量存在,并且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中会分解。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新的特殊方法。科学家同时还发现了参与产生交流因子的数个基因。

  

原文链接:http://www.physorg.com/news112885276.html
作者: 2007-11-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