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面对太湖蓝藻:我们需要何种理性?

来源:三秦都市报
摘要:针对近日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的报道“甚至引起了部分群众不必要的惊慌”。有专家呼吁,“对于太湖蓝藻应理性看待,不必反应过度,更不必炒作”。专家表示:“蓝藻是存活在地球上三十五亿年的生物,并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太湖蓝藻已是常态,而非异常状态。这一现象会延续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点击显示 收起



针对近日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的报道“甚至引起了部分群众不必要的惊慌”。有专家呼吁,“对于太湖蓝藻应理性看待,不必反应过度,更不必炒作”。专家表示:“蓝藻是存活在地球上三十五亿年的生物,并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太湖蓝藻已是常态,而非异常状态。这一现象会延续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国际上此类事件多有先例……”(4月20日《无锡日报》)

对于太湖蓝藻及其背后的水污染,惊慌失措、过分恐慌,当然不是理性做法,也无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因此,呼吁“理性对待”,不无合理性。但是,细品有关专家摆出的上述“太湖蓝藻已是常态,而非异常状态”、“国际上此类事件多有先例”、“蓝藻并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等等相关“理性”论据,以及“不必炒作”的批评,又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个显得不那么容易释然消受的疑惑——如此“理性”说辞、辩护,是不是“理性”得有些过头了?或者说,对于太湖蓝藻:我们究竟需要何种理性?

确实,必须承认,“太湖蓝藻已是常态”等等,均是事实,也是“理性看待”必须面对的客观前提。但如果我们承认,我们的理性应足够全面、深入的话,就不能不同样看到,这样一些更为理性所急需的客观事实——

其一,蓝藻固然“并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却是严重污染不争的生动表征、具体见证。其二,太湖蓝藻虽然“已是常态”,但只是近些年人为污染之下的“常态”,而非其历史上本来固有的“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的“常态”。最后,“短时间无法改变”、“国际上多有先例”等诚然是实情,但这显然又不能成为我们不紧迫解决蓝藻问题的借口、托辞。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更大的实情是:蓝藻所表征的水污染,已到了不彻底解决治理而不可的地步,作为前车之鉴的“先污染再治理”式非科学发展观,在严峻的环境形势面前,更是亟待根本扭转。

这些事实表明,对于太湖蓝藻,目前我们更应秉持、也更急需的其实是这样一些理性:全面直面客观现实的正视理性———既不惊慌失措、过度反应,更不心安理得、讳疾忌医。

哲人尝言:“最大的理性是能够反思反省的理性”。具体到环境保护,这种最大理性显然只能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形势稍有好转,犹须兢慎”(温总理语)的理性,而非那种避重就轻、自以为是乃至“麻木不仁”的貌似“理性”。



惊闻“专家称太湖蓝藻已是常态”

        近日,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此,专家呼吁,太湖蓝藻已是常态,这一现象会延续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短时间内无法改。公众要理性看待太湖蓝藻(4月20日新华网)。

        说“太湖蓝藻已是常态”实在难以被人们广泛接受。自来水是臭的,盛自来水的器皿是臭的,洗浴以后身上是臭的,洗了衣服以后衣服是臭的,飘到路上的空气味道是臭的,怎么能说这臭的是“常态”呢?至于这样的水吃了以后会不会导致癌症或者其他可怕的疾病还需要临床病例来证明,但是吃了这样的水对身体肯定没有好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健康肯定没有益处,这大概不需要临床证明。把不利于人们生存、有害于大众健康的生态环境说成常态,有谁愿意接受呢?

        如果说现在的“太湖蓝藻已是常态”,那么以前太湖没有蓝藻的时候难道就是非常状态吗?专家的思维难道和大众的思维总是恰恰相反吗?听听音犹在耳的优美歌曲《太湖美》,“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多么动人心绪、引人向往、撩人乡情!经过二十余年的传唱,影响远及海内外,曾入选江苏“二十世纪经典音乐”作品,2002年11月28日无锡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太湖美》定为无锡市歌。这才是人们曾经拥有的“常态”呀。

        经济要发展,这是硬道理,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高、生存质量更优,这也是硬道理。可是由于GDP的疯狂综合症,由于政绩的无序追逐,GDP淹没了生态、淹没了大自然的声音,环保部门早就建立却那么孱弱无力,大自然被过分攫取,环境被过分破坏,污水超标排放,污染日益严重,生态日益恶化,正常的状态日益被破坏,进入越来越不正常的状态。太湖蓝藻只是这“不正常的状态”中的冰山一角,全国有多少湖泊遭遇污染接踵“太湖蓝藻”还未知晓。

        现在提倡绿色GDP,提出国民幸福指数GNH,强化环境保护,重建人居家园,禁止污染环境,正是从不正常的状态逐渐转为“常态”。不知道专家以为然否?可能专家要大呼冤枉说他说的“常态”是指太湖蓝藻“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短时间内无法改”,“蓝藻是存活在地球上三十五亿年的生物,并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但是老百姓的思维就是认为常态的太湖不该爆发蓝藻危害,这“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短时间内无法改”的蓝藻危害就不是“常态”,而是非常态。

        要说“常态”,老百姓倒是这样认为,既然人们用自己汗水缴纳税赋供养了这些专家,包括“长期研究太湖的中国环科院湖泊基地”的专家,为什么不早早提醒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为什么不通过媒体向社会呼吁,总氮超标、重度富营养状态的水体水质属于“藻型生境条件”状况,将会导致湖泊蓝藻暴发,将会影响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既然现在蓝藻已经成为环境大害,那么专家们应有的“常态”,应当是客观地报告太湖蓝藻的实际发生情况,实事求是告诉人们蓝藻对身体的危害性,告诉人们怎样在蓝藻暴发的环境中努力保护自己,以便把蓝藻对身体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并且作为专家克尽职守努力探索科学治理蓝藻的方法,及时向政府和人们通报科学研究治理蓝藻的方案及其进展。



治理太湖蓝藻须加强科技攻关

  2008年4月16日,太湖南部水域已经开始生长蓝藻。据当地居民介绍,蓝藻是从10天前开始生长的,呈越来越多的长势。预计今年蓝藻肯定将再次袭击太湖。  

        2007年5月份,太湖蓝藻大暴发,水质变化已使太湖美景难以再现。为了全力阻止蓝藻的疯长,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科技厅先后在太湖召开现场会,各方科技力量正向太湖区域集结,一场科技“蓝藻阻击战”拉开大幕。  

     “蓝藻暴发的原因,是因为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这是参与太湖蓝藻攻关项目专家的一致看法。大量含有氮和磷的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污染物不断排入太湖,造成湖水中的氮和磷含量急剧上升,导致湖水“营养过剩”,蓝藻等水生生物在“吃”了这些营养物质之后,在阳光的作用下就会疯长暴发。因此,给水体“瘦身减肥”,降低水里的氮、磷含量,成了科技治理蓝藻项目的主要攻关内容之一。  

  利用生物办法“吃”掉污水中的氮和磷,让蓝藻“营养不良”,不能疯长。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师何若平想出了一条“以毒攻毒”的方法———在蓝藻暴发的太湖里种植水葫芦。利用生物种群逐渐减少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从而抑制蓝藻的生长,恢复清澈的湖水。  

  在南京工业大学的校园里,好多池子里都能看到一些水葫芦长得郁郁葱葱。对这个学校来说,水葫芦可不是“世界十大害草”之一,而是一个可供治理富营养水体、可以发电的宝贝。何若平说,水葫芦暴发时,可以大量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并能释放出一种克生物质,它能抑制藻类、菌类的生长,当然也包括蓝藻。“以亩产3万公斤计算,每年能除去太湖水里60多万公斤的磷、600多万公斤的氮。”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从理论上来说1年以后就能清除太湖中的氮和磷。由于富营养化的水体环境的消失,蓝藻自然无法成活。收上岸的水葫芦又该如何处理呢?何若平表示,利用水葫芦做原料产生的沼气,甲烷的含量可以达到65%以上,1立方米的沼气大约可生产2度电。目前这项课题也正进入中试后期阶段,并准备向省科技厅申请立项。  

  为了探寻出一条技术攻克蓝藻之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也积极调集优势科研力量,投入阻击蓝藻的战役,并且专门成立太湖蓝藻治理攻关协作组,院长严少华任组长。记者几番联系严院长,都被告之正在无锡太湖边。该院太湖蓝藻治理攻关协作组首席技术负责人、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常志州告诉记者,他们由院长带队平均每星期两次跑一趟太湖,现在攻关协作组7、8个成员已经将自己研究室直接设到太湖边上,在那里长期连续工作。常志州说,“对于科技人员,攻克蓝藻是机遇更是使命。”  

  蓝藻利用最大的“瓶颈”在于打捞困难。蓝藻是单细胞生物,一般由100多个藻体聚合成气泡,打捞时很容易造成气泡破裂而无法收集。为此,省农科院专家专门研发了一套高效的打捞工具,将收获蓝藻干物质的比例(指水中含藻量)从过去的1%提高到5%,效率大为提高。目前该套装置已经通过中试,明年有望大规模应用。  

  不仅如此,常志州告诉记者,对捞上来的蓝藻他们也有一套处理技术,现在农科院在太湖边建了不少蓝藻沼气发酵罐和沼气池,每天处理蓝藻10余吨,所产沼气供应附近居民使用,所产沼液用管道送往蔬菜花卉生产基地,成为当地的有机肥源,效果很好。“更好消息是,我们利用蓝藻生产氨基酸肥料的实验已经成功。”  

  除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也积极参与“灭藻”行动。针对沉下水的蓝藻,江苏华虹新能源有限公司联手日本NS30研究所正在太湖实验一种快速除藻和长期预防控制的方法,利用自然物质提炼出凝集剂,直接把蓝藻从湖(库)水中分离并沉淀下来,然后利用微生物再加以彻底去除,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为确保饮用水安全,由南京水杯子公司研究开发、省科技立项的“防蓝藻饮用水净化器”日前也在无锡太湖现场试验成功,已送14套供无锡市中小学生使用。据悉该产品两种类型,中型、大型分别可供1000人、10000人使用。  

  记者采访获悉,省科技厅已经成立太湖水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工作小组,朱克江厅长任组长。今年下半年,我省科技部门在蓝藻科技攻关上展开“组合拳”。眼下,省科技厅正积极推广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成功经验。2002年8月6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太湖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选择五里湖等典型区域,开展工程规模的综合技术示范。该项目投入2.1亿元(科技部0.7亿元、江苏省1.4亿元),是迄今国家投入最大的环境科技专项。近日,由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一份正式的书面报告,2006年,该项目验收时38平方公里示范区水质的监测显示:西五里湖水生高等植物整体覆盖率达到30%,示范区除个别水域外水生植物覆盖度均达到80%以上。虽然今年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但五里湖示范区只有轻微表现,更没有恶臭现象。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样本的意义在于推广应用,省科技厅将就此投入1500万元专项资金。  

  下一步,科技主管部门拟立项支持“蓝藻大规模暴发后的应急方案”的软课题研究,并争取把太湖蓝藻治理和生态修复列入国家重点科技计划,积极支持无锡市申报太湖水污染治理科技专项。(中国农产品加工网综合)



中科院院士称4月广东爆发大规模蓝藻  专家否认

  4月广东爆发大规模蓝藻?



  广东专家认为不可能



  “广东20多个大型水库可能蓝藻大规模爆发,严重性超过太湖。”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在广东科技论坛上言惊四座。据悉,广东水库爆发蓝藻的危险期是每年的2月到4月,但对此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韩博平教授却表示否认:“我们调查了广东境内占水库资源80%的50多座主要水库,虽然存在富营养化的情况,但不会有蓝藻爆发的问题。中央的专家组也专门就这一问题下来调研过,也查明广东主要大型水库不可能蓝藻爆发。”



  广东重演太湖蓝藻灾?



  记者了解到,土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来到广州,在广东科技论坛上作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专题报告。在提出广东面临的环境危机时,他一言惊四座:“广东20多个大型水库可能蓝藻大规模爆发,严重性超过太湖!”记者追问详情时,赵其国院士却不愿多谈,表示相关团队正在研究。



  记者就此采访了负责广东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水库蓝藻调查的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韩博平教授,韩博平主持了“广东水库蓝藻分布现状研究和对水安全的影响”项目,从1999年开始就对广东水库蓝藻问题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调研。根据韩博平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广东的饮用水源40%来自水库,总体上看,广东省所调查的水库多为中营养型水体,“多数水库已达到中营养水平,并有向富营养水平过渡的趋势”。



  广东专家否认蓝藻危机



  韩博平介绍,广东气候条件很适合微囊藻等蓝藻生长,部分供水水库近年来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蓝藻水华,如饶平县汤溪水库自1997年以来,蓝藻水华频繁发生,在1998年10月发生的大规模水华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对当地居民饮用水供给困难。但总的来说,“只有管理不到位的小水库可能爆发蓝藻。广东水库爆发蓝藻的危险期是每年的2月到4月。”韩博平介绍。



  韩博平告诉记者,“广东20多座水库可能爆发”的说法可能来自于去年该所完成“广东水库蓝藻分布现状研究和对水安全的影响”这一研究时,领导在介绍该研究成果时说“广东温度适合蓝藻生长,广东蓝藻爆发的危险性增加。”结果就被一些媒体误解,报成了“广东20多个水库可能蓝藻爆发”,立即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派了调查组下来查,结论也是不可能。



  三成需二级警报管理



  韩博平介绍,目前研究的20个典型水库主要以大中型水库为主。全省5个大型供水水源地水库中,东江东深供水水源地(包括东深供水渠以及深圳水库)和鹤地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蓝藻风险处于一级警报水平;高州水库曾于1996年发生水华,但目前水质得到较大的改善;新丰江水库和流溪河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低。目前多数供水水库需要进行一级警报的水质管理措施,大约有30%的水库需要进入二级警报管理。



  目前,我省水库供水的70%是由中小型水库完成,而小型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在总体要比大中型水库高一个等级。



  新快词典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一般来说,凡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量较大的,细胞大多呈蓝绿色。同样,也有少数种类含有较多的藻红素,藻体多呈红色。有不少蓝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成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等。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甚至有些种类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加剧了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很大危害。



  据悉,广东存在的蓝藻有200多种,但其中有危害的只有14种。
作者: 2008-4-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