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鸟类可依据气候调节产卵期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研究表明,鸟类可以根据气候的变化调整产卵期等自身行为。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对英国南部牛津郡Wytham森林里的大山雀种群进行了60多年悉心观察研究,发现大山雀现在的产卵期比半个多世纪前提早了两周。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来春天的气候逐渐变暖,作为大山雀主要食物的毛毛虫也会由于气候的变......

点击显示 收起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研究表明,鸟类可以根据气候的变化调整产卵期等自身行为。该项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对英国南部牛津郡Wytham森林里的大山雀种群进行了60多年悉心观察研究,发现大山雀现在的产卵期比半个多世纪前提早了两周。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来春天的气候逐渐变暖,作为大山雀主要食物的毛毛虫也会由于气候的变化提早两个星期出现,产卵期的提前意味着大山雀能够获得最多的季节性食物。  

  牛津大学动物学院本•谢尔登教授说,在大山雀种群内部,雌性山雀能够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年复一年地逐渐调整自身行为,这表明,这种调整持续了近几十年,它们一直紧跟环境变化的脉搏,因此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由个体的适应性产生而并不是由于基因的变化。  

  通过对收集到的1万余份大山雀哺育报告进行分析,科学家们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大山雀为了适应暖春而较早产卵的现象,虽然是种群中单个雌性个体的行为,但雌性个体间的产卵期差异却很小,它们的行为不约而同地一致提前。然而,这一一致性并不适应于所有的鸟类,对荷兰大山雀进行的类似研究表明,该类大山雀对环境的适应在个体间并不一致,而是存在较大差异。  

  谢尔登教授说,这项研究表明对于野外生存的动物来说每年逐步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气候的变化是很重要的,然而多个个体不约而同地进行同样幅度的调整却令人感到惊奇。这一行为适应性的基础是什么现在还知之甚少,适应行为在种属间为什么存在差异也很难解释。下一步的研究将解释这种种群内个体一致调整自身行为的现象是不是一个特例。
作者: 2008-5-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