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中国玉米、水稻、大豆发展的建议

来源:新华网
摘要:在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布局中,玉米、水稻、大豆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伴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这三大作物面临着总量增长的压力,合理谋划三大作物的发展,对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国玉米、水稻、大豆的生产现状1、玉米生产现状中国的玉米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在地理区位上,形成......

点击显示 收起

        在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布局中,玉米、水稻、大豆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伴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这三大作物面临着总量增长的压力,合理谋划三大作物的发展,对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玉米、水稻、大豆的生产现状



        1、玉米生产现状



        中国的玉米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在地理区位上,形成一条由东北向西南的一条对角线形状的玉米带。所涵盖的行政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云南、四川等11个省份。这些省份的玉米播种面积均在100万公顷以上。这11个玉米主产省份的播种面积为2172万公顷,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80.56%。其中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2006年的玉米播种面积为280万公顷,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10.4%。



        玉米作为高产作物,2004~2006三年我国玉米的单产水平为5267公斤/公顷。玉米是水稻单产水平的84%。在11个玉米主产省中,吉林省的玉米单产水平最高,为6599公斤/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5倍,高于全国水稻的单产水平。



        玉米三年的平均总产水平为13838万吨,占全国三年平均粮食总产量的28.6%。由于我国玉米主产区人口分布有较大差异,仅仅看玉米单产和总产水平,不足以看出玉米生产的贡献率,如果从人均玉米占有量来分析,可进一步看出不同省份的玉米生产地位。全国的人均玉米占有量为100公斤左右,11个玉米主产区的人均玉米占有量为200公斤,其中最高的省份为吉林省,人均玉米占量接近700公斤,是全国平均单产的7倍。



        2、水稻生产现状



        我国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以及东北三省,形成明显的南方稻区和北方稻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860~3000万公顷,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的省份有11个,包括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这11个水稻主产省的播种面积为2397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81.8%,其中湖南省的种植面积最大,2006年种植面积为377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12.9%。



        水稻作为种植面积最大和单产水平最高的作物,其总产水平为18057万吨(2004-2006年平均水平),占三年平均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7.3%。



        我国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大类,粳稻种植面积为730万公顷,约占总面积的25.5%。目前,我国有24个省区种植粳稻,但种植面积分布极不平衡。以2005年为例,种植面积最大的江苏省已达到189.6万公顷,最小的湖南省只有1066公顷。超过10万公顷  的省区有10个,但超过20万公顷  的省区仅有7个,包括东北三省、江苏、浙江、云南和安徽。7省区植面积总和为630万公顷,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86.3%:产量为4489.6万吨,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86.5%。在这7个粳稻主产省区中,东北三省和江苏的种植面积分别为314万公顷  和189.6万  公顷,分别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43.0%和25.9%。产量分别为2118.9万吨  和1567.5万吨,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40.1%和30.2%。东北三省和江苏的粳稻种植面积合计为503.6万公顷,约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69%;产量为3686.4万吨,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71.1%。由于近年国内粳米市场东北大米的价格持续走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不断增长,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据初步统计,2006年东北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335万公顷。



        3、大豆生产现状



        大豆原产中国,长时间内总产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激增,美国利用土地、气候资源的优势和科技优势,在政府和民间大豆协会的推动下,抓住了机遇,大豆生产直线上升,1954年总产超过中国。巴西等南美国家,利用美国技术,也很快发展起了大豆产业,1974年巴西大豆总产超过中国,不久阿根廷也超过中国。大豆生产中心从亚洲转移到了美洲。目前,全球大豆总产已达2.2亿吨,从1961年到2006年,45年间产量增长682%,是四大作物中产量增加最快的(玉米239%,水稻175%,  小麦165%)。上世纪70年代后,大豆生产加速发展,与60年代初相比,产量翻三番,连续跳过5000万吨,1亿吨和2亿吨大关,目前,增长势头仍未消减。



        与国际大豆生产迅猛发展的情况相反,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以后,由于粮食供求不足,大豆面积下降,总产减少,直到2000年以后,国家采取诸多鼓励大豆生产的措施,面积有所恢复,但每年播种面积也只有800-900万公顷,年产1500-1600万吨,不到全球总产的8%,单产约1.7吨/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单产(2.3吨/公顷)74%的。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核心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4.27%。历史上吉林省也是重要的大豆产区,在上世纪30年代,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的30%。大豆种植面积最高的年份,曾达到136.7万公顷。



        二、玉米、水稻与大豆的消费现状



        1、  玉米消费现状



        在1980年以前,玉米在中国是典型的粮食作物,不仅是玉米主产区农民的口粮,也是城镇居民的口粮,特别是在玉米主产区,玉米占城镇居民口粮的70%以上。在现代消费结构中,玉米的第一用途是饲料,即人们对玉米的消费开始了转化形态的消费。1984年,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人均400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加之统购统销制度的废除,农产品市场的放开,玉米的消费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在玉米主产区不仅玉米开始基本退出城镇居民的餐桌,农村居民也开始大量地用细粮替代玉米作主食。在粮食占有量较高的玉米主产区,则受到了玉米过剩的困扰,例如吉林省连续多年出现卖粮难问题,为解决卖粮难问题提出了玉米过腹转化(发展畜牧业)和过机转化(发展玉米加工业)的规划,并开始付诸实施。到上世纪90年代,玉米用于主食下降到总量的15%。



        当玉米的主食功能弱化之后,玉米的最大用途变为饲料。以吉林省为例,在整个80年代,从关内调入的生猪数量每年在30万头左右。在农业部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通过"四良四改"(良种、良料、良方、良繁)1989年实现了肉食自给。这之后,逐年加快发展。到1998年吉林省已经成为人均肉类产量名列全国第一的肉类生产大省(至今已连续十年名列前茅)。北方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玉米主产区畜牧业的发展为玉米消费市场的扩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玉米的工业转化是继玉米过腹转化之后,发展起来的另一大消费市场。从玉米加工业的发展轨迹看,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提升于新世纪以来。传统型的玉米加工,主要限于以玉米为原料造酒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玉米加工业,以玉米淀粉加工为其主导产品,并持续了十余年的时间。山东省和吉林省是中国两个玉米生产大省,也是两个玉米淀粉加工大省。在上世纪的整个90年代,玉米加工业所表现的是单一性和初级性的特征,并未成为有明显价值增值的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历了90年代的竞争阵痛之后,有的重点加工企业开始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吉林省的长春大成公司。开发出了赖氨酸、化工醇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价值增值。使玉米加工业成为最富有资本吸引力的新产业之一,玉米加工品的投资主要活动于两类产品领域,一是生产乙醇酒精的生物能源领域;二是玉米深加工领域,其中尤以生物材料的开发更有吸引力。前者的发展加进了石油能源危机的背景和以处理陈化玉米为目标的政策扶持的背景,使玉米加工成为投资的热点。



        在目前阶段,玉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元作物,即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并成为开发用途最广、附加值最高的作物。而其需求的热点排序,恰恰与过去相反,变成了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顺序。玉米消费结构的变化,既带来了玉米种植业本身的挑战,也带来了对国家玉米消费政策的挑战,面对挑战进行玉米种植业发展的评估及发展政策的选择已迫在眉睫。



        2、水稻消费现状



        与玉米不同,水稻的消费主要表现为主食的消费。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的主食消费表现为"五谷杂粮"的特征,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主食类型主要由本区域的作物类型所决定的,即在水稻主产区,居民以大米消费为主,在小麦产区,居民以面粉消费为主,而在玉米产区以消费玉米面、碴为主,在杂粮产区则以消费杂粮为主。这种消费格局首先是由我国粮食供给水平低的国情决定的。其次也是由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决定的。



        同水稻产区分布较广的特征一致,水稻的消费也非常广泛,即便在我国的麦区,水稻也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主食之一。这与水稻口感较好,易于家庭加工制作直接相关。



        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大米的消费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据有关调查显示,最近5年,我国人均大米年消费量从107.5公斤左右减少到了97.5公斤左右,平均每年减少2公斤,年降幅达2.15%。与人均大米消费量下降的趋势相反,居民对大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优质大米消费呈增长趋势。粳米的消费量逐年增长,在我国南方原来消费籼米的地区,也开始增加了粳米的消费量,故尔出现了北米南调的趋势。东北的优质粳米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销售半径逐年扩大,大量进入南方的消费市场。在普通大米大量积压的同时,每年却大量进口优质米,2004年中国进口大米76万吨,2006年我国又进口了近72万吨优质米。



        3、大豆消费现状



        80年代初,全球人均大豆消费量为19.26公斤,发达国家49.06公斤,发展中国家9.81公斤,美国134.  08  公斤。中国为10.05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05年,全球人均大豆消费量达到31.52公斤,发达国家63.85公斤,发展中国家24.34公斤,美国173.93公斤。中国增加最多,已达31.28公斤,赶上了世界平均水平。实际上,这一期间全球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大豆消费数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中国消费的增长带动的。大豆消费量的增长和人均GDP的增长同步。这一期间全球人均GDP增长143.3%,中国增长最快,达到413.3%。



        中国大豆消费量的迅速增长,导致国产大豆供不应求,大量进口。1996年开始,我国成为大豆纯进口国,2007年进口3082万吨,国产1440万吨,总消费量约4500万吨。12年间平均每年增加进口250万吨,每4年增加1000万吨,这在世界大豆贸易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进口大豆缓解了供需矛盾,解决了加工业的原料问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对蛋白饲料和植物油的需求。同时,也缓解了土地和水资源的不足。初步估算,进口大豆和豆油相当于节省耕地3.5亿亩。



        然而,过快开放大豆和豆油市场,大量进口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十分突出。



        首先是压制了国内大豆生产。大豆供不应求理应刺激大豆生产的发展,但由于进口大豆质量好,开始时价格又较低,市场竞争力强,来源充足,很快占领了榨油大豆市场,严重冲击了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目前,国产大豆只占30%,比例还在下降,如不采取强有力措施,有可能造成我国大豆生产全面崩溃。将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其次是威胁了大豆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国际上四大粮商(ADM,BUNGE,CARGIL,DREYFUL)抢先在港口城市建大型独资或合资榨油厂,专门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现有90家大型企业中,有64家为外资独资或参股,占71%,加工能力超过5000万吨,还在兼并国有或私营企业。他们不仅控制和操纵原料市场和价格,还可通过操作油、粕供应,制约我国食品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同时,进口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产品,不论消费者是否认同,也不得不被动接受,没有选择余地。



        三、玉米、水稻、大豆的生产潜力



        1、玉米生产潜力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现在,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是中国玉米种植业以较快速度发展时期,无论是玉米单产还是玉米的种植面积都体现了这一特征。1976年中国玉米单产为2505公斤/公顷,到2006年已经增长到5394公斤/公顷,30年里单产增加了1.15倍。从玉米种植面积看,1976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1903万公顷,占当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5.76%。到2006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897万公顷,占当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7.46%。



        从未来发展看,继续增加玉米总产水平主要依赖于三条路径,第一,继续增加玉米种植面积;第二,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继续提高玉米单产;第三,改造玉米中低产田,增加高产田比例。在这三条路径中,第一条路径的增产潜力最小。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就冲击、减少水稻和小麦两个主要粮食作物产生替代效应,影响细粮供给。第二条路,靠科技进步增产潜力是大的。在育种、农技、农艺等多科技领域都有大的潜力。改造中低产田是短期内增产潜力最大的选择。目前我国中低产田大约占农田总量的70%,在中国的玉米带上有相当一部分低产田属于受制于干旱的因素,即只要解决玉米生育期水的需要即可实现高产。以吉林省西部为例,在保证灌溉的条件下,玉米单产可增加40%,相对而言,这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增产措施。因此可以说,改造中低产田将成为增加玉米单产最为直接的措施。



        若以目前的产量水平来分析,如果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进行较大的投入,那么占三分之二的中低产区的产量平均提高30%的幅度是可以实现的。



        2、水稻生产潜力



        水稻作为居民的主食,虽然人均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未来我国人口仍然是增长趋势,为保证居民的主食消费,必然要增加水稻的供给。



        从我国整体看,增产潜力较大的稻区在东北,特别是符合居民需求增长方向的粳稻,更要注重东北稻区潜力的开发。增加东北水稻总产量有两条途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产水平。前者靠的是挖掘资源潜力,后者则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从目前现状看,东北稻区现有水稻5000万亩左右,由于水资源的限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再扩大种植面积潜力有限。



        从长远看,水稻增产潜力在于提高单产。2001~2005年东北稻区平均亩产只有441.5公斤,而大面积生产中平均亩产在500~600公斤的高产地区随处可见,超高产品种的生产潜力更是可以达到700~800公斤。高产田和中低产田单产水平相差达40%~50%。可见提高单产的良好前景。



        3、大豆生产潜力



        1995年以前,我国为大豆净出口国,国产大豆可满足国内需求。随着进口大豆激增,国产大豆所占市场份额直线下降,到2007年,只占33%。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还会继续下降。日本和韩国曾经是主要大豆生产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率低的作物如大豆逐渐被挤掉,目前只占消费量的5-10%,几乎全靠进口,连食用的非转基因大豆都要高价从国外进口。他们已经感到问题很大,但为时已晚。



        用战略考虑,我国大豆面积和单产都必须大幅提高,这就需要从政策激励和技术改进两个方面入手。就全国而言,5年内大豆面积应恢复到1000万公顷(目前为900万公顷),单产达到2.0吨/公顷(目前为1.7吨/公顷),总产2000万吨,这样,在进口增加到4000万吨时,国产大豆仍为三分之一。这是一个必保的"底线"。



        在探讨粮食安全时,既要考虑粮食总量,也要考虑品种的结构。首先要确保水稻和小麦的长期、稳定供应,面积相对固定,以提高单产为主,重视质量提高。今后粮食数量增长的重点应是玉米、大豆。



        四、关于玉米、水稻、大豆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议之一:统筹安排玉米、水稻、大豆的种植规划和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实际上是以牺牲大豆的种植面积换取了玉米和水稻的增长,因此这三大作物在种植面积上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关系。从未来发展看,水稻作为主食其需求量增长的拉力主要来自于人口的增长,其需求增长的拉力远不如玉米和大豆那样强烈。水稻生产应重视内部结构调整,增加优质品种增加粳稻种植面积。玉米作为三元作物,其增长的部分,主要是增加专用优质品种,适应"过腹转化"和"过机转化"的需求。我国作为粮食短缺国家,不仅要重视提高粮食的供给总量,还要重视粮食的消费效率。在工业用转化玉米方面,要重视发展工业用转基因玉米的研究和生产,主要是指非食品类的品种开发和推广应用。以消费结构确定玉米的生产结构是提高玉米消费效率,进而增加玉米生产经济效益和转化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就大豆而言,属于高能量作物(40%蛋白。20%脂肪),单产永远达不到谷类作物的水平,增加大豆的自给水平,需要投入很多的耕地,对于我国这样土地资源高度稀缺的国家很难做到,从大豆的供给结构看,应以1/3的自给率作为实现的目标。这也是一条不能再退后的"底线"。



        我国对大豆和玉米的需求主要来自饲料工业,两者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同步增长,不久的将来,玉米也可能出现短缺。同时,玉米又是大豆的主要竞争作物,大豆减少的面积主要被玉米占用。东北地区实际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饲料基地,是玉米、大豆两个作物的第一大主产区,促进玉米大豆协调发展尤为重要,主要有两个措施。



        (1)实行轮作。



        轮作可明显减少病虫危害,提高肥料利用率。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轮作比连作可增产10%。大豆可固氮,一般情况下,每公顷可固氮60-80公斤。后作种玉米,可大大减少施肥量。实行玉米-玉米-大豆,或玉米-大豆的轮作方式时,前作玉米足量施肥,大豆可不施肥,大豆能很好的利用深层的剩余肥料。美国玉米带数十年来全部采用玉米大豆轮作,大豆从来不施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我国农户规模小,实行轮作较为困难。扩大农户经营规模,采用大中型机械,可推动轮作的实施。经营规模扩大后,农户会主动实行轮作,以调节劳动力的合理分配,应对市场风险。建议国家继续对轮作给予补贴。



        (2)保持玉米、大豆的合理比价。



        根据目前两作物的单产情况,玉米和大豆价格比以1:3为宜。政府制定保护价(最低收购价)应以此为参考。两个作物统筹考虑的关键是效益要平衡。实行轮作后,效益以整个轮作周期来计算。相对玉米而言,大豆稳产性差,为了提高农民种豆积极性,国家应给予豆农更多的补贴。



        建议之二:合理规划玉米加工业的发展规模、区域布局及产品开发方向。



        在我国未来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的情况下,合理规划玉米加工业十分重要,主要考虑到产品发展规模、开发方向、加工业区域布局三个问题。



        必须严格控制玉米加工业盲目发展的现象,我国作为粮食短缺国家,目前尚不存在大规模发展玉米加工业的可能,应把加工规模控制在玉米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之内。



        在控制玉米加工业规模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玉米加工品的开发方向。工业转化玉米要就其产品用途进行区别对待。一些产品虽然经过工业转化,但仍属于食品,不应严格限制。而另一些完全脱离食品领域的产品,则应进行必要限制。伴随着玉米转化产业的发展,加工型玉米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主要受两个条件限制,第一,国家粮食安全的保证程度,在玉米的三重功能中,无论如何其经济作物的功能都要放在第三位。第二,玉米加工品的特殊性及原料的可替代性。如果玉米加工品重要性较高且生产原料替代性很小或根本无替代性,那么就要对该种加工品生产给予重视,并保证一定规模的生产。如果玉米加工品重要程度高,但生产原料替代性较强,那么就没有必要使用稀缺程度较高的玉米做原料,或者可在玉米资源相对丰裕的主产区发展一定规模的加工业。在玉米深加工产品开发中,重点发展高技术深加工高收益的产品。



        在玉米加工业布局上,要实现加工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所谓向优势区域集中,即在具有丰裕的玉米资源的地区发展玉米加工业。这一方面是由于玉米是稀缺资源,不宜规模太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作为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模大,涉及到较大的原料运输,在布局上需要与原料产地结合。在控制总体加工规模和非原料产区或商品量不高的产区的加工业的前提下,积极支持玉米核心产区玉米加工业的发展。



        建议之三:实施大豆科技攻关,开发国外种植资源,努力提高我国大豆的供给水平



        由于大豆本身的生物学特征,使其增产速度很慢,在我国耕地资源高度紧张的国情之下,提高大豆自给率的根本出路必然是推进大豆种植业的科技进步水平。与从事水稻、小麦和玉米研究的人员相比,全国大豆科技人员少得多,各层次人员加到一起,也不到500人。科研经费长期向上述三个作物倾斜,致使大豆的科技进步相对落后,没有出现突破性的成果,单产提高缓慢。在国内大豆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家应拨出必要专项经费,支持大豆科技发展,稳定研究队伍。应重点加强以下研究:



        1、  在选育适合榨油的高油大豆的同时,重点加强适合传统豆制品加工的专用大豆品种的选育。专用品种与先进的加工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牌豆制品。把育种方向调整到以食用大豆为主要目标。



        2、  加强杂交大豆育种攻关。我国大豆总产的提高,主要以提高单产为途径。杂交大豆的特点是产量高。我省在该领域研究领先,但目前已经审定的品种熟期较晚,母本自交系异交率不高,制种产量较低,种子成本高。杂交大豆对制种田的条件有特殊要求,制种基地需要建设。建议国家拨必要专款,加强早熟高产杂交种选育和高异交率不育系选育,加快产业化进程。



        3、  强化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不像玉米、水稻等同类研究受到重视。认真推广现有技术,把地种好,就能增产。在此基础上,围绕玉米大豆轮作开展相应的耕种技术研究。



        在提高我国大豆单产的同时,还要积极利用国外的资源,开发大豆种植市场。具体可考虑的途径是争取在巴西阿根廷等国种植大豆玉米。



        巴西土地资源丰富。目前尚有2.2亿公顷草地用于放牧,这些土地都可种植作物。巴西仍采用原始的放牧方法,稍加改良即可余出1.4亿公顷以上用于种植业。巴西土地价格低廉,每公顷只有几百美元。在巴西种植大豆技术不成问题,但规模要大,完全靠机械化,初始投资大,需要政府扶持。主要障碍是政治问题和运作方式问题,不能引起对方反感。



        建议之四:在确定粮食核心产区的基础上,实施以工程技术措施为主体的粮食安全生产基地建设



        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主要在主产区,而主产区中又集中体现在核心产区。我国农业发展到目前阶段,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说主要取决于工业对农业的装备能力。因此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粮食生产要取决于工业的支持。目前的13个粮食主产区多数为以工补农能力不强的地区。因此需要从国家宏观的角度,落实对玉米主产区支持的措施,进行为期10~20年基本建设的战略安排,切实把粮食主产区建成具有较强商品粮供给能力的稳产高产区。



        作物增产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机械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主要依赖于生物技术措施,即良种加化肥。从目前看,工程技术成为增产潜力最大的措施,因此应当以工程技术措施的安排落实玉米增产计划,并建立玉米、水稻、大豆生产的核心区域,从我国粮食生产的整体布局看,这三大作物的核心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就玉米而论,吉林省的中西部由于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大约还有258万公顷中低产田,如果实施以水利工程措施为主体的农田整治工程,将使产量增加在40%。东北稻区是我国优质粳米的重要供给基地,进一步扩大东北的粳稻种植面积,主要也是解决水利工程措施。大豆作为喜水作物,长期以来也受制于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将是我国未来增产粮食的首要措施之一。要重点进行农田整治,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特别是要在形成农田灌溉网上进行重点投资,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突破粮食生产中的干旱瓶颈。



        建议之五:努力构建粮食主产区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



        中国作为耕地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未来实现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仍然要依靠科技进步。就玉米、水稻、大豆生产而言,要长远解决问题,需要建立一个为期10~20年的玉米、水稻、大豆科技创新实施计划,有计划地实施玉米、水稻、大豆良种培育、栽培技术、耕作制度多个方面的技术创新方案,有目标地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切实将可推广的玉米、水稻、大豆增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应用。



        今后应在三大作物主产区内分区域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并做好区域分工。积极推进超级稻和超级玉米增产品种和技术的培育,加快品种和技术的成熟度,尽快进入推广应用,国家从宏观科技政策上给予积极的支持,实施为期十年的良种培育开发计划。要重视先进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挖掘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立一个"一主多辅"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一主"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即农业技术推广站,按照"既养人又养事,养能人干实事"的原则,建设公共技术服务网络平台,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实践证明,农业技术推广属于公共产品,以商业化的方式运作不能充分提供有效的服务,长此下去会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进程。"多辅"是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院校及农业科研院所形成的技术推广平台,它们处于辅助地位。建设一个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保证玉米持续增产的必备途径。



        建议之六:制定并实施粮食主产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在支持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方面,我国出台了若干具有不同支持重点和内容的政策,对促进粮食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影响力较大、持续性较强的政策是商品粮基地建设政策。但以往的政策在实施目标上大都具有较强的单向性,即以直接获取商品粮为目的,例如商品粮基地建设政策的基本内容就是实行"钱粮挂钩"的政策,投多少钱,生产多少粮,而且实行地方配套投资政策。这种政策在一定时期之内是合理的、有效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工业化中期阶段,应当对这种支持政策进行进一步完善,将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由支持粮食生产发展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具体实施内容包括,在原有支持粮食生产政策的基础上,增加另外三个支持政策内容:第一,支持玉米主产区发展玉米转化产业,包括畜牧业和畜禽产品加工业。在我国玉米加工业发展过热的情况下,要严格限制玉米非主产区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玉米加工业主要应向玉米商品量高的核心产区集中,通过发展玉米加工为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地方经济的财政状况。第二,在农用工业的布局上,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实行农用工业与农产品主产区在空间上的合理结合,为主产区提供充足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同时对农用工业的发展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第三,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宏观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要把增加粮食主产区商品粮的生产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责任,减少粮食主产区因粮食生产而产生的经济压力,不仅要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要调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宏观财政转移支付除直接支持粮食主产区改善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外,还要在粮食主产区的公共产品建设上提供更多支持,以缓解粮食主产区财政能力脆弱的压力。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大局出发,应把持质粮食区发展粮食生产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给以必要扶持。



        特此建议,供决策参考。



        建议研究人员名单:  



        岳德荣:吉林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吉林省政府科学技术与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科协副主席。

        郭庆海:吉林省农科院副院长,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

        孙立成:原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吉林省政府专家组顾问。

        孙  寰:原吉林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著名大豆专家,大豆杂交种研培首席专家。

        任克军: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杨庆才:原吉林省分管农业副省长,农艺师,博士后导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政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开放试验室"专家组成员。
作者: 2008-9-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