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今年诺贝尔奖得主Jack Szostak回忆导师吴瑞的文章

来源:科学网
摘要:JackSzostak从1974年到1979年,随吴瑞做的研究生,并留在吴瑞实验室做了博士后。1979年,27岁的Szostak到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癌症研究所任助理教授、独立领导实验室。这篇1982发表于Cell杂志的文章,为2009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引述。另外,对于Szostak的研究初衷来说,是可以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这个发现成为制造酵母人工染色......

点击显示 收起

  Jack  Szostak从1974年到1979年,随吴瑞做的研究生,并留在吴瑞实验室做了博士后。  

  1979年,27岁的Szostak到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癌症研究所任助理教授、独立领导实验室。1980年,他在会上听过Elizabeth  Blackburn报告后,与她合作。他当时正在奇怪为什么不能在酵母细胞稳定地转染和维持线性DNA。当他将Blackburn在四膜虫中发现的CCCCAA序列接到DNA末端后,成功地稳定转染了酵母。这篇1982发表于Cell杂志的文章,为2009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引述。  

  这篇文章一个意义是说明末端序列的重要性,而且在不同生物有保守性。另外,对于Szostak  的研究初衷来说,是可以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这个发现成为制造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不仅对于研究酵母的科学家有用,其后还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基因组研究起了作用。Szostak的科学贡献不仅限于此,有些科学家可以认为他的其他研究贡献大于此。  

  Szostak在癌症研究所任职几年后,他长期在麻省总医院(MGH)的分子生物学系工作。这个因为  公开推广乙醚做麻醉剂而开创现代外科新时代的医院不仅支持应用研究,也长期支持对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  

  Szostak的科学训练,主要在吴瑞实验室进行。2008年吴瑞教授去世后,他曾撰文悼念。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