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沈阳师大发现“渤海鸟”鸟类研究上又一新发现

来源:光明日报
摘要:25亿年前后,曾有一支在树上生活、以昆虫为食的反鸟类繁盛于白垩纪,并辐射全球,但在白垩纪末期,与恐龙一起灭绝。刚刚出版的美国《古脊椎动物杂志》,发表了沈阳师范大学胡东宇教授等人关于“渤海鸟”(Bohaiornis)的最新发现,揭示了早期鸟类在白垩纪已经出现了高度分化。25亿年,是“热河生物群”反鸟类的一个新属种。......

点击显示 收起

        1.25亿年前后,曾有一支在树上生活、以昆虫为食的反鸟类繁盛于白垩纪,并辐射全球,但在白垩纪末期,与恐龙一起灭绝。刚刚出版的美国《古脊椎动物杂志》,发表了沈阳师范大学胡东宇教授等人关于“渤海鸟”(Bohaiornis)的最新发现,揭示了早期鸟类在白垩纪已经出现了高度分化。



  该化石产于辽宁建昌早白垩世义县组,距今约1.25亿年,是“热河生物群”反鸟类的一个新属种。据课题组负责人胡东宇介绍,这种鸟由于在肩胛骨与乌喙骨的关节方式上与现生鸟类完全相反,因此被英国学者C.A.Walker于1981年命名为反鸟亚纲;与包括所有现生鸟类在内的今鸟亚纲,构成了鸟类两大善于飞行的进步类群。



  记者发现,此次发现的“渤海鸟”化石全长约35.7厘米,其头吻部短,上下颌都长有多枚牙齿,前后肢接近等长,具有长而弯曲的趾爪。在手部的演化上,“渤海鸟”表现为原始反鸟类和进步反鸟类中间的过渡类型;同时,“渤海鸟”保存有多枚前肢飞羽印痕和两枚末端丢失的带状尾羽印痕,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反鸟类的形态多样性,而且也澄清了此前对该类群形态特征的模糊认识。



  据悉,美国《古脊椎动物杂志》是世界古脊椎动物研究最高级别的学术期刊,在国际古生物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次成果是沈师大继2009年发现“赫氏近鸟龙”后,在鸟类研究上的又一项新发现。


作者: 2011-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