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留洋博士盯上青岛盛产的海藻

来源:青岛晚报
摘要:刚刚落幕的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高端人才项目洽谈会(以下简称蓝洽会)上,一位28岁的留学博士与驻青的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达成签约意向,准备研究开发“高分子生物材料制造人体器官”,而主要原材料是海藻。留学博士来青“找婆家”28岁的吉承栋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生物化工和组织工程专业的博士生,本科在华东理工......

点击显示 收起

  刚刚落幕的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高端人才项目洽谈会(以下简称蓝洽会)上,一位28岁的留学博士与驻青的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达成签约意向,准备研究开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制造人体器官”,而主要原材料是海藻。



  留学博士来青“找婆家”



  28岁的吉承栋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生物化工和组织工程专业的博士生,本科在华东理工大学,那时的他就对生物工程产生了兴趣,本科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组织工程,简单说来就是人造组织和人造器官。在上海读完本科后,父母将他送入悉尼大学继续深造。他们本来希望儿子能够留在上海,呆在他们身边,但吉承栋却有自己的想法。



  前几天,我市举办了蓝洽会,旨在吸引海外人才和项目进入青岛。吉承栋看到会议通知后,不顾父母的反对,带着自己的  “高分子生物材料制造人体器官”的项目只身来到青岛,并最终同青岛的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达成了签约意向。“青岛和中科院是个很好的平台,这样的平台有助于我项目的成功”,吉承栋告诉记者。据了解,吉承栋的父母在他来青岛之前很反对,希望儿子能够在上海发展,但他觉得这次的机会很难得,应该抓住,于是不顾父母反对力求留在青岛。



  细胞可生长成人造器官



  吉承栋本科至博士期间主要学习组织工程,说白了就是人体基本构造,在学习过程中他对利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制造人体器官产生了浓厚兴趣。据介绍,他的项目主要是研究高分子生物材料,这是一种高端材料,是人造器官的支架,从健康的人体内提取细胞后在实验室进行培养使细胞扩增达到需求数量,然后把细胞放在支架上进行均匀生长,细胞就会形成想要器官的基本形状,移植到人体内后,细胞还会进一步生长成符合移植患者的形状和大小。



  吉承栋称,“在人造器官的研究中支架研究是重点,我就是要通过研究高分子材料制造出性能良好的支架,在移植入人体后,支架上的细胞生长完成,支架就没用了,它会由人体自由降解,多余材料自己消化,通过人体出汗、排便就降解出来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



  青岛海藻可能有大用途



  据了解,人造器官目前仍面临不少问题,尚没有形成产业链。人造器官现在处于一个瓶颈,有两个主要问题阻碍了它的发展,一是成本贵,价格高;二是技术存在缺陷。现在大多数人造器官的支架材料用的是胶原蛋白,价格较贵,形成产业的话成本会更大,所以目前的人造器官很昂贵。



  吉承栋说:“青岛藻类资源很丰富,同胶原蛋白做支架材料的高成本相比,开发青岛的海藻用来做支架,会更加廉价,降低成本,可能会很大程度上解决人造器官成本高的难题,并且利于保存。利用海洋资源,善用海洋资源,对于项目很有帮助。  ”吉承栋表示他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利用青岛丰富的海藻来充当人在器官支架材料,达到合理利用资源,他说,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实验室在利用海藻研发人造器官。



  见习记者  刘泽源  记者  巩合生



  国内约有八成患者在等待移植中死亡



  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已有器官远远难以满足手术需要,约八成患者在等待器官过程中死亡。目前,利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制成人造器官近年来发展较快,它采用人造器官进行移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的生命。



  目前通过捐献进行器官移植的体系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多种原因,器官需求始终远远大于供给,在国内,由于人们思想保守和捐献程序等问题,缺口更大。



  利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制造人体器官进行移植手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通过人造器官代替捐赠器官,可以满足手术需求。在国内,对于人造器官的研究同美国等发达国家至少还有十年的差距,能够从事人造器官移植手术的也仅限于部分科研机构同一线城市的少数大医院。人造器官的成熟或许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但它对于人类医学有重大贡献,一旦能够推广普及,将挽救世界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患者。
作者: 2011-8-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