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一株小草解决世界难题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9月12日,有“美国诺贝尔奖”美誉的世界科学顶级大奖之一、拉斯克奖宣布,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据悉,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

点击显示 收起

        9月12日,有“美国诺贝尔奖”美誉的世界科学顶级大奖之一、拉斯克奖宣布,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屠呦呦,一个因特别而好记的名字,属于一位年过80的中国女药学家。这位发现了治疗抗疟病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如今出现在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她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据悉,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直至今日,疟疾已经肆虐人类上千年。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疾病发病率,预防死亡和阻断传染。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了一项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旨在抗击耐受氯喹的疟疾,其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由于该项目的保密性质,这项工作的内容当时并不为外人所知。



        作为我国著名药学家,1969年1月,屠呦呦教授被任命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课题组的组长,参加“523”项目,并领导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在调查和收集过程中,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最终发现了青蒿素,为战胜疟疾带来希望,青蒿素的发现成为现代医学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



        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成果先后斩获诸多大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1982年屠呦呦出席全国技术奖励大会,领取发明奖章和证书。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从1977年开始,中国陆续通过论文向世界公布了青蒿素的整个发明过程和化学结构。那个时候,大家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因此失去了青蒿素的知识产权。此后,这项由中国人发明的重要医药成果传遍世界各地,被西方各国竞相仿制,并被抢先占领市场。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广为人知。但关于屠呦呦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却争议不断。这么多年,她曾几次被提名院士,但始终没有当选。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项伟大的发明仍然造福着全球几亿人,并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和尊重,这也许是最让屠呦呦感到欣慰的。成立于1942年的阿尔伯特和玛丽拉斯克基金会通过表彰基础和临床科学卓越成就、教育公众以及倡导对医学研究的支持而促进疾病的防治。2011拉斯克奖颁奖礼将于9月23日在美国纽约举办。
作者: 2011-9-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