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揭秘美国反生化恐怖 911后白宫安检如虚设

来源:新华网
摘要:“9·11”恐怖袭击10年之后,曾经令人色变的美国“炭疽信”事件也逐渐被人淡忘。但对美国政府来说,生化恐怖袭击这一幽灵并未远离。与核武器相比,生化武器似乎更隐蔽、更恐怖,抓握一下门把、呼吸一口空气都可能致人于死地。十几年来,美国一直试图“反制”生化恐怖袭击,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点击显示 收起

        “9·11”恐怖袭击10年之后,曾经令人色变的美国“炭疽信”事件也逐渐被人淡忘。但对美国政府来说,生化恐怖袭击这一幽灵并未远离。与核武器相比,生化武器似乎更隐蔽、更恐怖,抓握一下门把、呼吸一口空气都可能致人于死地。十几年来,美国一直试图“反制”生化恐怖袭击,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如今,美国在应对生化恐怖袭击方面究竟准备得怎么样?奥巴马政府是否早已“胸有成竹”?《纽约时报》日前刊发希尔顿(Wil  S.  Hylton)的长篇调查报道,披露了美国生化恐怖“反制计划”幕后的大量细节。为保持该报道的“原汁原味”,本文仍沿用第一人称。译文从今日起开始连载,敬请关注。



  【一】“9·11”后白宫安检形同虚设



  “9·11”事件之后没几天,美国空军退休上校兰德尔·拉森(Randall  Larsen)前往白宫。他从白宫的西北门进入,穿过庭院,到达艾森豪威尔办公楼。在办公楼的大门前,他猛地停住了脚步。



  艾森豪威尔办公楼门口的安检系统显然已全面升级,不仅安装有金属探测器,还有专门针对辐射和爆炸物的探测仪器。同时,安保人员还对所有来访者进行搜身,强制性检查个人携带物品。其中,检查个人物品这项内容最令拉森感到担忧。



  在经过全身扫描之后,拉森(Larsen)静静地站在那里。白宫警卫开始仔细检查他的公文包。公文包里大部分是书和纸张,但不一会,一个防毒面具被抽了出来。警卫怀疑地盯了他一眼。拉森(Larsen)赶紧解释说,“这是做模拟演练的时候用的,你也肯定看过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在零地带戴着这玩意儿吧?”警卫将防毒面具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未发现可疑之处,就重新放回公文包。



  这样,拉森(Larsen)成功通过了戒备森严的艾森豪威尔办公楼大门安检。



  到了办公楼里面,拉森顺着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了副总统切尼的办公室,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很快也抵达。参加会议有反恐专家塔拉·奥图尔(Tara  O’Toole)(她现在是奥巴马政府国土安全部专门负责研究生化防御的最高级别官员),与生化安全中心的负责人托马斯·恩格利斯拜(Thomas  Inglesby)。三个月前,拉森(Larsen)、奥图尔(O’Toole)和恩格利斯拜(Inglesby)曾经合作进行“天花攻击”的国安演练。现在,在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楼成为废墟之后,三个人又重新聚在一起,向副总统切尼汇报他们的成果。



  当奥图尔做陈述的时候,拉森开始研究切尼的表情。奥图尔罗列出参加上次模拟演练的官员名单,介绍他们在应急反应中遇到的种种复杂情况,以及当疾病大规模蔓延失控时,并由此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切尼静静听着,毫无反应。最后,奥图尔得出结论说,美国对生化恐怖袭击尚未做好充分准备。



  切尼点了点头,说:“那好,你告诉我,我们到底要找什么东西?生化武器究竟长什么样子?“



  这时,拉森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小试管。他举起这个试管,对切尼说:“副总统先生,生化武器就像我手里的这个小东西。”试管里是枯草芽孢杆菌化学武器,在基因上与令人色变的炭疽菌基本相同。



  “顺便提一下,”拉森补充说,“就在刚才,我还通过了安检,把它偷偷带进了您的办公室。”



  白宫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办公场所之一。这里安检设备先进,戒备空前森严。警卫还里里外外地仔细检查了拉森的公务包,却居然没有发现试管里的粉末。



  “他们的安全检查有问题。他们一直在搜寻一些错误的东西,”拉森说,“到现在还这样。”



  【二】生化恐怖令核威胁黯然失色



  生化恐怖袭击的幽灵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难想象。它会使一些最平淡无奇的物体变成“杀人利器”。



  开门时摸一下门把、跟别人的一次握手,甚至呼吸一下都会让你中毒。就像核弹,生化武器威胁让人联想到一些恐怖的场景——全身皮肤布满天花脓包,炭疽攻击导致眼睛变黑,黑死病造成身体腐烂——这些本来似乎只在虚构小说、恶梦,或甚至在政治操控的情况下才发生。



  然而,生化武器与战争一样古老。古代赫梯人曾踩着患瘟疫的受害者,攻进敌人的城市;希腊历史学家也描述过弓箭手的箭上沾满污粪。



  到了20世纪,几乎每个大国研发、生产、在某些时候甚至用过一系列生化武器,包括炭疽、瘟疫、伤寒和鼻疽等。



  “9·11”恐怖袭击十年之后,人们很容易忘记“炭疽信”事件。“9·11”后几个星期,炭疽信恐慌弥漫全国。但现在,这一曾让人们感觉极度脆弱的时刻已经走入历史。不过,在那些事件之后,许多美国国安专家开始重新考虑生化袭击的风险,并产生了一些悬而未决的结论。



  自苏联解体以来,许多科学家认为制造生化武器的难度远远超出恐怖分子的能力,但到了21世纪,很多专家相信实验室技术的发达已让相关技术变得唾手可得。



  国防高级研究项目机构的前负责人布雷特·吉鲁瓦尔(Brett  Giroir)表示,“20年前,在顶尖医学院的专业实验室里,我使用数百万美元的设备,花了三个星期才做成的事。现在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就能完成。研究生院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拥有足够的工具和技术,去实施一个精细复杂的项目,并最终制造出生化武器。”



  一些核专家也开始研究,生化袭击的风险是否已令核威胁变得黯然失色。



  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治学院创始院长与核扩散问题顶级专家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最近对我说,“核恐怖主义是一场可以预防的灾难。因为核弹所需的物质,恐怖分子根本无法制造。但是,说到生化武器。我的天!我能防止他们得到天花和其他病菌吗?不!即使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也做不到。令人惊讶的是,在制造生化武器相对容易而防御相对困难的情况下,生化恐怖袭击居然没怎么发生。”



  生化袭击的杀伤力取决于诸多要素,包括生化战剂的种类,武器化的程度,使用量与投放方式。有些生化战剂,比如天花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只需释放很小的剂量就能迅速地蔓延。其他的像鼠疫和野兔热杆菌,并不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能相对容易地制成并传播。
作者: 2012-1-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