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科学家用“性别开关”让雌虫患上不育症

来源:解放牛网
摘要:如何通过高新技术,更有效地杀灭害虫,同时不对食品、环境产生污染呢。日前,以“害虫防治新方法”为主题的第199期东方科技论坛在沪举行。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转基因性别调控技术,试图控制害虫体内的“性别开关”,来让雌虫患上不育症,从而达到减少害虫的目的。东方论坛上的专家表示,所谓“性别......

点击显示 收起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每年发生的面积达2.7~3.3亿亩,粮食损失高达4000万吨,约占粮食总产量的8.8%。如何通过高新技术,更有效地杀灭害虫,同时不对食品、环境产生污染呢?日前,以“害虫防治新方法”为主题的第199期东方科技论坛在沪举行。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转基因性别调控技术,试图控制害虫体内的“性别开关”,来让雌虫患上不育症,从而达到减少害虫的目的。目前,这一技术已在鳞翅目昆虫研究中取得了成功。

东方论坛上的专家表示,所谓“性别开关”,是指害虫体内的关键性别调控基因。通过遗传改造,科研人员可以控制性别开关,让雄虫携带上一种复合体,使其生育的后代雌虫患上“不育症”或是发育异常。“就像电灯开关一样,我们打开了雌性的性别基因开关,不育症等病症就会在雌虫身上发生,而不会影响到雄虫。”科研人员培育出雌性致死的转基因害虫后,将它们释放到田间。经过世代繁殖,带有“雌性死亡基因”的雄虫数量会大幅增加,雌虫在自然种群中的比例则会越来越小,这样一来,害虫种群的密度就降低了。

据了解,遗传调控方法通过自然繁殖代代遗传,不需多加人为操作,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不会形成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这种技术针对特定的害虫种群进行控制,不会对其他物种造成负面影响。而且,雌虫数量的减少只降低种群密度,而不会造成物种灭绝,因而能保持生态平衡。

目前,相关研究组对占农林害虫80%以上的鳞翅目害虫开展了研究。在鳞翅目害虫的代表性模式昆虫——家蚕中,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遗传改造,培育出了雌性致死的转基因家蚕品系。在这种家蚕品系中,只有雄性能正常存活。这项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家蚕本身来说,雄蚕强健易饲养,而且叶丝转化率高,通过转基因操作实现专养雄蚕,能提高蚕业生产的经济价值。对害虫防治而言,家蚕中的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鳞翅目害虫的防治中,也为其它害虫的“性别开关”调控奠定了基础。

这种前沿技术成熟后,有望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当然,在技术投入应用前会进行环境评估,以确保它的安全性。

作者: 2012-5-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