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考古引入生命科学

来源:北京晚报
摘要:安阳确认曹魏大墓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在洛阳病逝,终年66岁。曹操去世前遗令曰:“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即主张薄葬。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

点击显示 收起

安阳确认曹魏大墓

  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在洛阳病逝,终年66岁。曹操去世前遗令曰:“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即主张薄葬。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由于曹操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曹操逝后的数百年间,历代诗人对曹操陵墓多有吟咏。自宋代起,关于曹操墓所在地,有许昌城外说,有漳河水底说,有铜雀台下说等。在元、明、清三朝,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说又广为流传。千百年来,关于曹操墓,一直扑朔迷离,莫衷一是,也由此产生了对曹操其人的曲解。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一座东汉大墓获得重大考古发现,经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记载中的曹操高陵。这座大墓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盗,为了及时有效地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这个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离地表大概是15米,墓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18米,大墓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该是曹操的遗骨。另两具为女性,分别为20多岁和40多岁。大墓出土了器物200多件,包括金,银,铜,铁,玉,石,古,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物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龟,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其中8件圭形石牌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主持发掘的相关专家称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父系Y染色体成依据

  当时由于没有可以作为标准的曹操家族DNA特征来作为骨骸验证的对照,遗传学无法就骨骸的身份作出判断。我们为曹操发了张“寻人帖”:寻找曹操的现代后裔,进而追溯曹操的DNA特征类型。

  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一个人的姓氏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宗族背景。以血缘为脉络的姓氏记录着各家族甚至于各民族的源流,常被用于寻根溯源、族群识别、婚姻关系等相关研究。数千年来大部分姓氏都从父传递,而人类基因组中的Y染色体更严格地遵循父系遗传,因此姓氏与Y染色体有很好的平行对应关系。随着Y染色体上众多遗传标记的发现,用Y染色体结合姓氏分析人类学问题的方法,在分子人类学领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曹姓作为一个重要的姓氏,同时又具有不大不小的适当规模,被选择为第一个深入研究的姓氏。也开始了人类基因调查从民族分析向家族分析的转变,从史前时期向历史时期的迈进。

  与姓氏不同,人类的Y染色体直接代表着父系遗传,永远是父子相传的,不会受到任何社会文化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体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有一条来自父系,一条来自母系,两条染色体在传代过程中对应的部分会发生交换,从而造成“混血”的效应,就是遗传学上说的重组。另一对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女性体内,X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分别来自父母双方,所以也不能避免“混血”的影响。而在男性体内,却只有一条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和一条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也就是说男性的Y染色体只能来源于父亲,所以人体性染色体的遗传方式决定了Y染色体遵从严格的父系遗传。所以,以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研究Y染色体主干的类型分布,是直接追溯群体或者家族的父系起源的最佳方法,是验证祖先与后代的父系关联的关键手段。例如,在曹操的后人中分析Y染色体特征,我们就可以了解曹操本人的Y染色体特征。实际上,在一段有较可信历史记录的时期内,整个家族的姓氏与父系遗传的关联是可以保证的,所以家族的姓氏往往与固定的Y染色体类型共同传递,紧密关联。 王传超

  规格低器物不符疑点多

  然而安阳曹操墓仍有疑点,社科院考古所原所长、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徐萍芳指出,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石牌恰恰说明墓主人不是曹操,而是曹氏集团内部的某位重要人物。文献中的“常所用”,是指最高统治者赏赐给臣子或者亲属的珍贵纪念品,如果墓主人是曹操,反而不大可能随葬这样的石牌。洛阳发现的曹休墓使徐老更加坚信西高穴大墓绝不可能是曹操墓,因为二者形制、规格基本一样,说明是同一个级别的,也就是侯这一级的,而不是王或帝王级的。他强调“大墓几乎被盗空,真实性到底如何?这事儿根本没弄清楚!” “学术面前应该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容不得半点马虎。”

  社科院考古所常务副所长徐光冀也认为与曹休墓比较,安阳曹操墓显得形制规格低;另一疑点是《三国志·明帝纪》记载卞太后70岁去世后与曹操合葬高陵,而该墓中却出现了两具年轻女性尸骨;再有就是西门豹祠与鲁潜墓志的疑问,发掘简报认为曹操生前提到的西门豹祠,就是位于今安阳县丰乐镇的西门豹祠遗址,但这处遗址至今没有做过科学发掘。鲁潜墓志内容的确与我们常见的墓志内容不同。常见的墓志记载墓主人姓名、家世、生平事迹,随着时代发展,志文逐步规范化,志文之后附有韵语所作之铭,所以又称为墓志铭。

  鲁潜墓志则很有意思,将近一半的内容记载墓葬位置、与曹操高陵的距离等。一方埋于墓中的墓志为什么要讲这些?鲁潜墓志大约是1998年初,西高穴村的农民徐玉超为砖窑厂烧砖取土时,在该村西北五百米处发现的,当年4月由安阳文物考古工作队征集。这说明鲁潜墓志不是出自鲁潜墓中,而是志与墓分离。据徐光冀分析,如果鲁潜墓志是真的,与墓分离也应该有相当的时间了,因为鲁潜墓志与鲁潜墓分离,所以我们不知道鲁潜墓在何处,这就使鲁潜墓志的科学价值大打折扣,所提供的具体位置也不可靠,以它作为标尺自然更不可靠,这是考古学的常识。

  首次尝试基因考证

  安阳曹操墓由此掀起轩然大波,学术问题更演变为社会问题,成为公众话题。能否正确认定曹操墓对能否解决很多历史悬案,对曹操及汉魏历史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现有情况下,除了考古,我们还有其他的科学手段吗?2010 年1 月26 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宣布,将利用复旦大学人类基因调查的先进科学手段,调查分析曹氏基因,进而给曹操墓真伪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证据。同时,复旦大学正在积极推进历史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期望使用遗传学工具来准确定位历史上的民族和家族,解决单纯的历史学方法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因为这项研究给曹操墓真伪迷津指出了科学的方法和途径,而且也将为解决许多重大历史争论提供先例。例如,陈寿的《三国志》记载曹操是西汉第二任相国曹参的后代,而曹操更自称其祖源可远溯至古曹国(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487)的曹叔振铎,即曹操宣称自己是皇室贵族后裔。是否具有显赫的士族出身对于曹操争夺政治利益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曹操的祖父曹腾在东汉为宦官之首,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操的政敌袁绍在攻曹的檄文中提到“父嵩乞丐携养”,说他是路边捡来的乞丐。后来,东吴人就写了一本《曹瞒传》,称曹操之父曹嵩为“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与惇为从兄弟”。

  关于曹操身世的各种说法由此流传,且纷纷扰扰争论了近2000年。能否找到明确的曹操DNA特征,从而分析曹操的身世,对曹操及汉魏历史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把历史学和生命科学深度结合起来,共同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中国尚属第一次尝试。

作者: 2013-4-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