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探秘帕金森病新机制

来源:解放日报
摘要: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又是国际公认的难治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率领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发现了若干帕金森病发病的新机制和早期预警诊断的新标志,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给患者肢体运动乃至说话带来许多障碍,严重者最终丧失......

点击显示 收起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又是国际公认的难治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率领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发现了若干帕金森病发病的新机制和早期预警诊断的新标志,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给患者肢体运动乃至说话带来许多障碍,严重者最终丧失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全国约有近200万帕金森病患者。然而,国际医学界对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一直未明,临床上也缺乏理想的预警、诊断及治疗手段。

陈生弟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基因DJ-1突变会引起动物模型的脑黑质异常高表达,继而引起信号通路异常,导致氧化应激反应、氧自由基增加,从而造成脑细胞死亡。这一新发现为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新药物靶点提供了可能。如使用中药红景天、姜黄素、雷公藤,动物实验表明可调节有关信号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一些新型化合物和合成性小肽等也有类似作用。

帕金森病的无法治愈,且会随年龄增长不断加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有效治疗的关键。陈生弟团队另辟蹊径,通过大规模的样本研究,发现嗅觉减退、长期便秘以及睡眠行为异常等非运动性症状,可成为早期诊断帕金森病重要辅助手段。此外,检测唾液中的DJ-1含量、头颅超声检查脑黑质部位是否有高回声期等,既简便又费用不高,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 2013-4-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