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湖北省:发挥五大优势打造“国家种业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网
摘要:6月8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办、湖北省发改委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承办的湖北省人民政府智力成果采购重点项目“打造国家种业中心”成果研讨暨评审会在武汉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副秘书长孙国华,中国种业集团副总经理田冰川,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种......

点击显示 收起

    6月8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办、湖北省发改委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承办的湖北省人民政府智力成果采购重点项目“打造国家种业中心”成果研讨暨评审会在武汉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副秘书长孙国华,中国种业集团副总经理田冰川,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种业发展处处长马志强,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湖北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良谋,湖北省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美松,湖北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刘纯志,湖北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张启发院士认为,我国农业受到了日益突出的资源与环境瓶颈制约,如何既保持粮食安全,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那就要大力培育和推广绿色超级稻良种。

    傅廷栋院士认为,种业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湖北要大力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种业航母,增强产业竞争力。

    张燕生秘书长认为,种业发展的黄金三十年已经到来,湖北应集全省之力打造国家种业中心,重点应通过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创新型机构,促进产学研链接,实现协同创新,全面提升湖北农业价值链。

    孙国华副秘书长提出,要真正将湖北打造为国家种业中心,必须从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方面入手,提高种企占领市场的积极性,提升其竞争力。田冰川副经理提出,湖北研究机构众多、高端育种人才聚集、种业差异化优势明显,要将湖北国家种业中心打造成为绿色科技发展中心、种业技术集成辐射中心、育种技术应用中心、全国种业产业集聚中心和种业高端人才聚集中心。

    马志强处长认为,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使种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湖北要抢抓这一难得机遇,充分利用育种科技优势,将科技和产业充分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深入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推广。

    刘良谋副秘书长认为,历代荆楚儿女都有“楚国种、天下用”的梦想,打造国家种业中心是实现这个梦想的最佳途径。湖北要充分科研优势、种业行业优势以及监管优势,加强供种能力建设,推进种企科研单位合作,做强做大武汉种子交易会,走“种业总部”和“种业生产基地”相结合的总部农业发展模式。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湖北打造国家种业中心得天时、地利和人和优势。得天时,种业被提升到国家基础性与战略性产业,脉冲式出台了种业“8号文件”和“种业规划”等含金量高的“种业新政”,为种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得地利,湖北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九省通衢的发达物流、两江交汇的肥沃土地、南北交错的种质资源,适宜众多农作物科研育种;得人和,湖北素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古有“育种鼻祖”神农氏开创华夏农耕文明,今天湖北拥有育种两院院士6人,农业科技创新力和人才居全国领先地位。

    专家们建议,湖北要积极抢抓“种业新政”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力争国家在湖北设立“国家种业中心”,重点围绕水稻、油菜、玉米、马铃薯、棉花、柑橘等湖北优势农作物进行品种研发、创新和推广,努力把湖北打造成国家种业“四个中心”: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种业企业集聚中心、全国种业交易展示中心以及种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我国农作物种子常年用量约为125亿公斤,市场价值400多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2011、2012年国务院接连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首次把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要求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外资种业快速扩张的威胁。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全面加快种业大发展的有利政策。根据《规划》要求,预计到2015年,我国国内种业前50强市场份额可达40%,到2020年可到达60%。

    据介绍,湖北打造“国家种业中心”具有明显优势:

    具有生物育种领先优势。目前,世界种业研究已进入从常规技术育种向生物技术育种发展的新阶段。而在生物育种方面,湖北在绿色超级稻和转基因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已建成包括水稻大型突变体库、全长cDNA文库、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等大型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分离克隆了一大批控制高产、优质、抗逆和营养高效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获得了一批极具应用前景的技术、材料和抗病、抗除草剂、抗旱的转基因品系;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节水抗旱的新品系;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华恢1号”和“Bt汕优63”于2009年获得全国首个国家生物安全证书。这被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组织主席克莱夫·詹姆斯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决策”。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与中国种子集团在武汉合作建立了国内最大的生物种业研发中心,投资将达50多亿。资金优势、研发优势、人才优势将极大提高生物育种及其产业化的效率。

    具有科技人才优势。湖北是科教大省,有各类大专院校50多所,国家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20多个,具有“两院”院士张启发、朱英国、傅廷栋、邓秀新等领衔的育种研究团队,从事农业科研开发的高级人才达1600多人,农业综合科技实力名列前茅,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科研基地之一和两大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之一。长期以来,主要农业植物新品种选育是湖北科技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该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求,着力推进突破性新品种选育、良种良法配套和良种产业化,成效显著。

    具有种质资源优势。湖北素有九省通衢、鱼米之乡之称。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既有山区丘陵,又有平原湖区,适宜种养的植物品种繁多,适合于众多农作物科研育种。湖北种质资源丰富,共有植物资源9000多种,拥有一大批特有资源和国家保护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种质资源中心。在植物种质资源方面,现有主要植物种质资源保藏单位28家,收藏各类植物种质资源3万余品种、16万余份,居全国第4位。

    具有优质新品种优势。湖北在油菜、水稻、柑橘、棉花、马铃薯等育种方面科研优势十分突出:双低优质油菜育种全国领先。“十一五”期间国家审定的50多个双低油菜品种中,湖北选育的占了近1/2,优质油菜品种不仅完全占领了湖北种子市场,而且占有安徽、河南30%以上市场份额;杂交棉育种业绩骄人。“十一五”以来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43个,常规抗虫棉4个,国审品种3个。自主选育的“鄂杂棉系列”品种占全省棉花品种市场的80%,杂交棉种子畅销鄂、湘、豫、皖等省;常规、早晚杂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湖北选育的鄂早18、两优287、鄂中5号等品种不仅质优,而且丰产性好。我省在双低油菜、杂交棉花、绿色超级稻、优质柑橘、除毒马铃薯等多项品种研究均位于全国前列,为全省新品种培育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具有成长性好的企业优势。湖北注册500万元以上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的企业70多家,注册3000万元以上企业12家。从经营规模来看,2009年10家主要企业中经营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经营额在5000万~1亿元之间的企业有3家,经营额在3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有3家;从竞争力上看,2010年有4家企业晋升为全国种子骨干企业,其中有3家跨入全国种子企业50强的行列;至2011年湖北省有7家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湖北种子集团种子出口数量连续5年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涌现出湖北种子集团、荆楚种业、襄阳正大、惠民种业、华泰种业等一批成长性良好的企业,有力推进了湖北种业发展。

作者: 2013-6-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