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院士荐鱼种 可是不一样

来源:湖北日报
摘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徐洼队,中科院曹文煊院士工作站千亩水产实验基地,一派鱼跃年丰画面:十几名农工正拉网收鱼,肥硕的鱼儿扑腾腾跃出水面,阳光映出点点金黄……“养20多年鱼,今年‘中科3号’收益最好。去年曹院士推荐异育银鲫‘中科3号’,可发了财。”曹文煊是中国农谷计划引进的50名涉农院士之一,他的团队去年进驻......

点击显示 收起

19日,酷暑难当。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徐洼队,中科院曹文煊院士工作站千亩水产实验基地,一派鱼跃年丰画面:十几名农工正拉网收鱼,肥硕的鱼儿扑腾腾跃出水面,阳光映出点点金黄……“养20多年鱼,今年‘中科3号’收益最好。”养殖户刘学峰快人快语,“以前主要养传统银鲫和彭泽鲫,这几年退化严重,效益不高。去年曹院士推荐异育银鲫‘中科3号’,可发了财。”

曹文煊是中国农谷计划引进的50名涉农院士之一,他的团队去年进驻中国农谷核心区。今年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中科3号”,池塘传统混养与单体高密度精养养殖模式,在屈家岭均获成功。“这块区域,东边500多亩是单养,西边300多亩是混养”。刘学峰说,混养除‘中科3号’外,还能养草鱼、鳊鱼,整个水域都可利用。单养优势是鱼到成熟期后,捕捞后直接上车,死亡率小。”“中科3号比传统银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发病率极低,亩产达一吨。同比养殖情况下,‘中科3号’平均亩产增收在1000元以上。”曹院士团队一技术员说。

刘学峰说:“我的30亩塘一天要喂一吨料,相当于每天投5000元,一直投到7月底。今年保守估计是平均每亩1吨鱼,按去年7块钱一斤的价格,毛利润210万元,今年赚几十万没问题。”

作者: 2013-7-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