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中国研发的“土豪金”在哪?

来源:慧聪制药工业网
摘要:“我认为通过国际合作,把新药研发项目从欧美引进中国,对目前的中国药企来说是非常切合实际的,也是非常好的战略。”亚宝药业研究院院长王鹏在谈到中国新药研发出路时,依然把其在先声药业创造的合作模式作为本土企业的最佳选择。近日,在第十七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期间召开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我认为通过国际合作,把新药研发项目从欧美引进中国,对目前的中国药企来说是非常切合实际的,也是非常好的战略。”亚宝药业研究院院长王鹏在谈到中国新药研发出路时,依然把其在先声药业创造的合作模式作为本土企业的最佳选择。近日,在第十七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期间召开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高峰论坛上,与会的众多国内药企代表就如何进军新药研发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鹏参与、于2009年初步尝试的“先声模式”,被看成是本土企业开展全新化合物研发的不二选择。目前,国内有国际影响的新药问世,大多与“先声模式”有类似之处。

 

    而来自跨国企业的代表对中国新药研发的前景并不看好。SAPA董事会主席、美国罗氏制药临床药理部高级总监徐志新表示:“虽然这些年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新的靶点、新的方法,但从靶点选定到新产品完成,乐观地看,成功率是万分之一,而这也需要15年左右。所以大家要认真思考,是不是真的要走这条路。”

 

    “先声模式”也能复制

    常常被本土企业谈到的新药研发跨国合作模式并不一定就是“先声模式”。显然,在国内,除了在新药开发领域已经取得成绩的先声之外,王鹏供职的亚宝药业,要算第二家采用这一模式的企业。

 

    谈起这一模式的好处,王鹏指出:“大家最近看到的媒体报道中,交易越来越多,大部分交易还是属于许可引进。所以,我特别强调一下共同开发的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不需要支付资金,或者只需要支付少量资金作为首付的里程碑。”

 

    据王鹏介绍:“我们在中国主要是聚焦在早期临床开发到临床Ⅱ期,临床Ⅱ期有一个关键节点叫临床验证,临床验证的结果一旦是好的,由跨国公司或者国外合作伙伴负责启动全球开发,我们会得到它付给我们的里程碑费用和销售提成,我们将拥有中国市场,继续在中国市场开发上市。”

 

    在加盟亚宝之后,王鹏已经开始了与跨国企业的合作谈判。据他透露,亚宝与全球十大跨国制药企业都分别在进行共同开发的探讨,目前进展非常顺利。 

    对于这样的合作模式,徐志新认为是比较积极的选择。他说:“国际上多年来一直以做研发为主,这方面拥有一定的经验。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是从模仿的工业模式向创新的工业模式转型,研发方面的经验肯定不足。”

 

    不过,这样的研发模式能否成功依然让人担心。跨国企业拥有足够的经验和财力,支持一个成功的产品进行开发。但是,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很低,走到最后,能否取得成果仍未可知。

 

    徐志新说:“从靶点设计到能够进入临床前期的产品,1万个里只有不到250个,进入Ⅰ期的不到20%,从Ⅰ期到最后完成产品,90%的化合物都在大浪淘沙中失败了。”

 

    本土药研还需经验

    近年来,中国新药研发的热情越来越高。以前,中国制药企业更加愿意谈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而随着医改的推进,很多曾经带来高额利润的产品都在比拼价格为主的招标中遭遇“滑铁卢”。独家产品展现出来的魅力,使得本土企业开始热衷谈论新药研发。

 

    谈到中国企业的机会,王鹏认为:“发达国家的创新药项目太多,多到他们的人力、财力无法承担。而中国自主发现的创新药项目太少,特别是国际水平的项目几乎没有。 

    但是,中国有足够多的财力来做一批项目,也有足够多的人才。所以,巨大的项目与资源的不平衡,我个人认为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机遇。” 

    很多制药企业在上市融资之后,不再光把资金用于厂房建设和企业并购,已经开始考虑引进产品。不过,引进产品的风险依然很大。 

    徐志新指出:“很多跨国企业的思路都已经变了,以前希望买前期产品,希望能便宜一点拿,但现在思路变了,对前期产品不感兴趣,只有产品进展到一定阶段,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跨国企业才会出钱。他们宁愿多花钱也要选择这样的产品,并且是以平台的形式来引进项目。”

 

    徐志新特别强调,本土企业在新药开发过程中,“是否进行下去”的决定由谁来做?这一点很关键。他指出:“国际上不同阶段的决定是由医学专家、临床和制药业专家来决定的。国内大型制药公司对这类项目是否持续,最后由谁来拍板,还没有相应的制度。”

 

    此外,北京美中双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晓意认为:“简单地为创新去开发一个药,这绝对是不大可取的,风险过大。我认为在培养产品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培养市场开始,要同步。像国外的产品,当它进入市场时,医生已经被教育过了。这一点很重要,不然你的产品很容易被别人颠覆掉。”

作者: 2013-1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