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大连化物所渴望“墙内开花墙内香”

来源:大连日报
摘要:长兴岛产学研基地将成为大连新的科技高地大连化物所渴望“墙内开花墙内香”1月10日,在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存浩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加上这项荣誉,在过去6年中,大连化物所共荣获12项国家大奖,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24项。一个研究所能够在6年中取得一两项国家大奖已是......

点击显示 收起

        长兴岛产学研基地将成为大连新的科技高地

        大连化物所渴望“墙内开花墙内香”

        1月10日,在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存浩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加上这项荣誉,在过去6年中,大连化物所共荣获12项国家大奖,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24项。一个研究所能够在6年中取得一两项国家大奖已是成绩不俗,而大连化物所接二连三地取得了12项国家奖励,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此外,近年,大连化物所一系列的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科技创造财富”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这座落户大连的研究所如同一粒科技的金种子,将枝叶伸展到了全国各地。“十二五”期间,大连化物所渴望“墙内开花墙内香”,该所将力争通过组建产业化公司、建设长兴岛园区等手段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

        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在60多年的发展中,大连化物所始终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逐渐在催化化学、化学工程、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十二五”期间,大连化物所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以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为平台,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化石资源优化利用、化学能高效转化、可再生能源等洁净能源领域,持续提供重大创新性理论和技术成果,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所。

        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张存浩院士在大连化物所最初从事的是煤代油技术,今天这一研究在大连化物所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这一研究可以说是大连化物所科研实力与科学精神的一个最好浓缩。20世纪50年代,中国石油紧缺的形势十分严峻。为解决国家急需,张存浩投身于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这一研究暂时被搁置。大连化物所的科研人员在上世纪80年代基于石油危机背景,开始了“煤-甲醇-烯烃”的技术研发之路。2010年8月8日,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在包头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当年生产聚烯烃产品超过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实现利润近15亿元。这标志着我国煤制烯烃新兴产业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奠定了我国在世界煤基烯烃工业化产业中的领先地位。目前已在国内许可20套商业装置,将形成超过千万吨烯烃生产规模。据了解,这一项目未来将在大连长兴岛得到转化。

        近5年,大连化物所共承担了辽宁省项目34项、大连市项目13项,拥有9个全省重点实验室。在大连市转化了液流储能电池、催化裂化干气中稀乙烯与苯烷基化制乙苯等一批科技项目,共115项。2014年,大连化物所将在长兴岛陆续投资20亿元,建设总面积约1000亩的“大连化物所长兴岛园区”,建设内容包括高技术试验、基础研究、中试放大研究三个科学研发区及生活配套区。中试放大区建设催化剂实验平台2014年将投入使用,建成一条百吨级催化剂实验生产线,将实验室走向工厂的最后一段路打通。长兴岛园区不少设施均系大连化物所科研人员原创,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科研平台年。

        此外,大连化物所还将通过组建产业化公司促进科研成果在大连的转化,目前,该所已与本地公司组建了近20家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立足于大连化物所的优势领域,挑选与大连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项目进行转化。未来,大连化物所还将推广这种模式,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同时,该所还与大连高校加强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为推动地方教育及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 201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