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

来源:凤凰科技
摘要:诺贝尔化学奖于当地时间10月8日揭晓,获奖者为来自美国的埃里克•。他们利用荧光拓展了光学显微镜的极限,获奖者将共享800万瑞典克朗(约70万英镑)的奖金。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瑞典隆德大学的材料化学家斯文•。利丁(SvenLidin)教授表示:“获奖者在超分辨率荧光显......

点击显示 收起


诺贝尔化学奖于当地时间10月8日揭晓,获奖者为来自美国的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教授和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sco Moerner)教授,以及来自德国的斯特凡•W•赫尔(Stefan W.Hell)教授,为了表彰他们在改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所作出的贡献。他们利用荧光拓展了光学显微镜的极限,获奖者将共享800万瑞典克朗(约70万英镑)的奖金。

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瑞典隆德大学的材料化学家斯文•利丁(Sven Lidin)教授表示:“获奖者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使得实时研究分子过程变为可能。”在此之前光学显微镜面临的假定局限之一在于无法获得比可见光波长的一半更高的分辨率。这一假定是基于阿贝光学衍射极限,后者是以1873年德国显微镜学家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提出的方程式为名。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将得主利用荧光分子规避这一极限,使得科学家们可以以更高的分辨率进行观测。

这项发明使得科学家们可以将活体细胞里的单个分子活动可视化。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赫尔教授解释称:“我对这个课题感到疲倦,我感觉这是19世纪的物理。我非常好奇利用光学显微镜是否能产生某些意义深远的发现。我发现衍射极限似乎是唯一遗留下的重要问题。”

“最终我意识到一定有一种方法可以开关分子使得你可以观察到以前无法观测到的临近事物。”

规避衍射极限的0.2微米意味着现在光学显微镜可以窥探纳米的世界。美国化学协会主席托马斯•巴顿(Thomas Barton)就这一颁奖消息作出评论时表示:“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观察小的分子,从原子级分辨率的层面上观察病毒。此外,(科学家)还能够观察活体,而不是必须先牺牲活体再在真空里观察它们,就像透射电子光谱学所进行的过程。”

“而现在可以实现的真是不可思议。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如果在50年前你说可以从纳米级别观察事物,众人肯定笑你痴人说梦。”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主席多米尼克•提德斯利(Dominic Tildesley)评论道:“超高分辨率荧光光谱技术使得科学家们可以窥探活体神经细胞内部,从而探索大脑突触,研究亨廷顿舞蹈症所涉及的蛋白质并追踪胚胎里的细胞分化——从而将对整个人体所发生的一切的理解精确到纳米级别。两者都涉及光,两者的基础都根植于化学和物理,今天颁发的化学奖和昨天颁布的物理学奖都强调了科学的跨学科本质。”

诺贝尔化学奖奖励了对同一原则的两个单独方法,其中一种技术是受激发射减损显微镜( 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microscopy, STED),它是由赫尔教授于2000年提出的。而另一种是由美国阿什本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白兹格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莫尔纳尔教授独立提出的单细胞显微镜学。

英国剑桥癌症研究所光学显微镜术负责人斯特凡尼•瑞切特(Stefanie Reichelt)博士在这她的研究中使用了这些技术,当得知这些方法得到了诺贝尔奖的认可时,她感到非常惊讶。“(这些技术)极大的改变了科学,这真是不可思议,它开启了如此多的新领域和新问题。突破了分辨率极限,你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DNA伸展——如果你可以精确到这个层面上,你就可以观察到活体细胞,这真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你几乎不再需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相对更抽象。因为你有了溶液和导管,你就可以由此推断发生的情况。”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昨天傍晚,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这也是今年颁布的最后一个科学类奖项。今年得奖的是两名美国科学家和一名德国科学家,他们因为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而获奖。

这3位获奖者分别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

此次获奖的斯特凡·黑尔于1990年从德国海德堡大学毕业时就开始研究新型显微镜,他在芬兰图尔库大学工作时一直在寻找突破之法。1994年,黑尔提出设想:用一束激光激发荧光分子发光,用另一束激光消除所有“大尺寸”物体的荧光,通过运用两束激光和扫描样品,呈现出尺寸小于0.2微米的分辨图。黑尔返回德国后于2000年成功验证了自己的设想。与黑尔一同获奖的威廉·莫纳在1989年任职于美国IBM研究中心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够测量单个分子的光吸收情况的科学家,这是另一种显微镜技术。单分子显微镜成功的关键,这一方法主要依靠“开关”单个荧光分子来实现更清晰的成像。另一位获奖者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则在2006年证实这一微观成像方法可以用于实践。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大约是111万美元,将由三位获奖者平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声明说,这3位科学家获奖是因为他们在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突破。长久以来,人们都是使用光学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物体,可是却无法观测小于0.2微米的物体。 

贝兹格等人发明的技术他们能够利用荧光分子,给微小物体做上标记,让它们在显微镜下变得五彩缤纷,轮廓清晰,可以看到生物细胞内纳米级别的粒子运动情况。中科院化学所研究院方晓红解释说:

方晓红:超分辨的荧光显微镜就是突破了眼识分辨的极限,使得能够观察到用光学成像的方法能够观察到更加精确的结构,实际上对我们揭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奥秘,了解我们这个生老病死的根本生物功能的机制是一个非常大的推进。

如果进一步解释就是,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帕金森症、阿茨海默症等疾病的萌发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微小蛋白质粒子,还能够跟踪胚胎分裂时单个蛋白质分子的运动轨迹。而这些都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些疾病的形成机理,帮助我们去克服治愈它们。

此前根据知名数据机构汤森路透的预测,华裔科学家邓青云成为今年华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邓青云和范斯莱克曾一起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并在2011年获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沃尔夫化学奖。

值得关注的是,前一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研究的是无机发光二极管。那无机发光二极管和这个有机发光二极管仅一字之差,但是邓青云却无缘此次诺贝尔奖,这是否意味着这个领域不被看好?华裔科学家邓青云是否还有机会呢?国家973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专家张晓宏教授表示说:

张晓宏:无机的LED已经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机的LED就是邓青云博士发明的,未来这个产业一起来以后,人们会更加能够认识到这个技术的重要性,预示着邓青云博士更有机会获奖。

    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因开发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这一消息时认定,3名科学家成功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的极限分辨率,将显微技术带入“纳米”领域,让人类能以更精确的视角窥探微观世界。

    创新破“极限”

    3名获奖者中,现年54岁的贝齐格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现年61岁的莫纳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现年52岁的黑尔同时就职于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和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长期以来,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效果被认为受到光的波长限制,无法突破0.2微米即光波长二分之一的分辨率极限。这三位科学家则以创新手段“绕过”这一极限,通过激光束激活荧光分子,在荧光分子发光的时候通过特别手段消除或过滤掉多余荧光,从而获得比“极限”更精确的成像。

    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通过荧光分子的帮助,这些科学家实现了这一突破,使用这一革命性显微技术在各自专业领域研究生命的最微小组成部分。

    其中,黑尔通过研究神经细胞了解大脑突触现象,莫纳研究与亨廷顿氏症(一种神经退化性紊乱疾病)相关的蛋白质,贝齐格研究胚胎内部的细胞分裂。

    探索“无止境”

    这一“纳米显微”技术问世前,人类凭借光学显微镜对细胞内分子作用的观察一直存在局限。

    按照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的说法,3位科学家的成果将显微技术带入“纳米”领域,让人类能够“实时”观察活细胞内的分子运动规律,为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发带来革命性变化。

    “在帕金森氏症、阿尔兹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或亨廷顿氏症发作时,他们(科学家)可以跟踪与之有关的蛋白质(变化);受精卵分裂并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他们也可以观察这些单个蛋白质(变化),”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说,3人的研究成果为微生物研究带来了几乎无限的可能,“理论上讲,如今没有什么物质结构小得无法研究。”

    如今,“纳米显微”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运用,每天人类都能从其带来的新知识中获益。

    获奖“太意外”

    获得诺贝尔奖,对德国科学家黑尔似乎太过意外。他告诉诺贝尔奖基金会,接到电话时,他正在安静地阅读一篇科研论文,以为打来的是一个恶作剧电话。

    “太令人意外了,我没敢相信。我一开始觉得这可能是个恶作剧,”黑尔说,“幸运的是,我记得(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教授的声音,我意识到(他)旁边还有其他人……才认为这是真的。”

    不过,黑尔没有陷入惊喜中,而是挂完电话继续阅读论文。

    “我读完了那篇我希望读到结尾的论文,然后再给我妻子打电话,还有几个和我关系密切的人。”黑尔说,他没有去理会如潮水般涌来的电话和采访请求。

    回忆起研究成果,黑尔说,他的研究最开始时遭到业内人士的强烈抵制,“人们觉得这个‘极限’自1873年就存在,再去做一些研究……有点疯狂,不太现实”。

    “然而,我的观点是,20世纪发生了那么多物理学(研究发现)……我觉得一定有某种东西或现象能帮助你突破那个极限,”黑尔说,“我一直都乐于挑战事物,挑战公共智慧。”

    本版据新华社京华时报记者郭莹 张思佳

    □解读 显微镜下的更小世界

    从光学显微镜到能探知纳米世界的超分辨率显微镜,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所表彰的科学研究突破了以往物体观测尺寸的界限,使人类得以研究更微小的世界。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孙育杰介绍,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主要应用于生物领域。孙育杰说,传统光成像分辨率一般是波长的一半200纳米。这个分辨率在细胞成像上有些大了。很多细胞结构小于这个,很多生物分子排列很紧,这样也看不到。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超分辨率领域的研究。

    孙育杰介绍,超分辨率领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1994年,德国人斯特凡·黑尔最先从原理和技术上实现了超分辨率,当时称为STED,但因为生物兼容性很差,很容易将生物样品烧坏,因此一直没能大范围应用。2006年,此次诺奖得主埃里克·贝齐格与华裔科学家庄小威几乎在同一时间各自独立发表论文,发明了新的超分辨率技术。二者在原理上非常像,且生物兼容性非常好,“这个技术一下子火起来”。

    此后,最早推出超分辨率技术的黑尔教授也在技术上不断改革,使得生物兼容性很好。因此,目前该领域主要广泛使用这三种技术。“这3个技术都很成熟,也有公司投入生产。比如尼康、奥林巴斯等,已经商用化了。北京还有10多家实验室在用这个技术。”

    目前,这几种技术把传统成像分辨率提高了10到20倍,最好的能达到10纳米,“这种提高是非常了不起的”。因此,超分辨率技术推出后,科学家们可以看到细胞内的细节,包括细胞结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定位及动态过程等。“好比一个近视眼的人突然戴上了合适的眼镜”。

    化学奖属于跨界出品

    物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最后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令一些人感到困惑。对此,孙育杰说,这几个技术都是跨界技术。实际上黑尔和庄小威都是物理专业毕业。他们都是一直从事物理研究,最后转做生物,用物理理论解决了生物的技术需求。“这是一个典型的技术诺贝尔奖,也是跨界的结果”。

    对于此技术获得化学奖,他说这几类技术实现超分辨率,都是利用荧光探针的性质,包括化学有机染料、荧光蛋白等。在2008年也有科学家凭借荧光蛋白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这其实是个生物领域”。他表示,这个技术就是利用了生物分子、化学分子的性质,实现了突破衍射极限的超高分辨率成像。

    □反应 学界为华裔学者叫屈     昨天,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后,很多学界专家都认为华裔科学家庄小威更有资格获得该奖。

    原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在第一时间发表文章称,“贝齐格的工作不仅与华裔教授庄小威的工作在物理原理上完全一样,而且他们研究论文发表的时间也一样,令人不解为何厚此薄彼”。

    孙育杰认为,在荧光显微技术这一领域,庄小威也是极为重要的贡献人。

    有学者说,莫纳虽然在成像领域里德高望重,备受尊敬,但是相比诺贝尔奖,还有一定差距。在质量上远不如黑尔、贝齐格和庄小威。

    据介绍,庄小威目前任哈佛大学化学系和物理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生物动态成像中心研究员。庄小威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40岁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埃里克·贝齐格

    1960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1988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美国神经科学家、发明家、应用物理学家,他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其主要贡献是研发了用于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的光学成像工具。现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工作。

    2011年7月,贝齐格接受BBC的采访介绍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时说,我们第一次掌握了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了解正在发生的复杂的三维动态。

    2006年,超高分辨率显微镜研究行业翻开了新的篇章。贝齐格和其他三个科研小组几乎同时发表了他们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科研成果。贝齐格和研究伙伴一起在2006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斯特凡·黑尔     1962年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于1981年进入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并于1990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德国籍,是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之一。

    1991年至1993年,黑尔在位于德国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至1996年在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物理医学系从事研究工作。1994年,黑尔发明了STED显微镜,是超分辨率显微技术的一大突破。

    1997年,黑尔迁往哥廷根,成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在哥廷根的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2003年至今,黑尔也是位于海德堡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高分辨率光学显微技术部门的主任。

    2002年,黑尔获德国雷宾赫激光技术奖。2008年,曾获德国科学技术最高奖——莱布尼茨奖。

    ■威廉·莫纳

    195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普莱森顿,1982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利·S·莫什讲座教授,是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

    1981年至1995年,莫纳在IBM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的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1993年至1994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客座教授。1995年至1998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杰出教授(物理化学领域)。1998年至今,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

    莫纳曾获得不少荣誉,1984年获得罗杰·I·威尔金斯全美杰出年轻电气工程师奖;2001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厄尔勒·K·普利勒奖;2008年获得以色列沃尔夫奖化学奖;2009年获得欧文·朗缪尔化学物理学奖。

作者: 2014-10-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