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大庆油田进入微生物时代 开启四次采油

来源:大庆网
摘要:大庆油田今后采油大致方向又如何。近日,记者来到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了详细了解。水驱:到现在用着也顺手油田刚开发那会儿,地层压力大,油井“一色儿”自己向外喷,这就叫一次采油。用水撵油,学名水驱,就将水打入地下,进入砂岩的孔隙里,在压力作用下,“撵”着油往前走,最后被抽油机抽上来。...

点击显示 收起


采油,说起来简单,真正应用到实际中,可是经过了四个艰难阶段。从一次采油到四次采油,到底是咋回事儿?大庆油田今后采油大致方向又如何?

近日,记者来到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了详细了解。

水驱:到现在用着也顺手

油田刚开发那会儿,地层压力大,油井“一色儿”自己向外喷,这就叫一次采油。

慢慢地,地下压力没那么大了,油要想出来,就得需要用水往外“撵”,这就是二次采油。

用水撵油,学名水驱,就将水打入地下,进入砂岩的孔隙里,在压力作用下,“撵”着油往前走,最后被抽油机抽上来。油田开发建设以来,水驱一直是大庆油田的看家本领,到现在用着也“顺手”。

常规水驱用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从“精细”上下工夫。2009年底,大庆油田选取了12个区块,作为水驱精细挖潜示范区,如今,全油田水驱精细挖潜工作已全面启动,二次采油进行得如火如荼。

聚驱:能“刮”掉岩石壁上的油

跟前两次采油相比,三次采油包括的就多了,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泡沫复合驱都叫三次采油,在这些技术当中,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是“顶梁柱”。

聚合物驱油,于1995年开始推广应用。这回,“赶”着油往前走的不是水,而是黏度更高的聚合物了。

经过几十年的水驱开发,地下砂岩中的较大孔隙,已经被水打通,里面的油也被赶出来了,小一些的孔隙,再怎么注水也没用,水,根本没那么大的劲儿。

聚合物就不一样了,这种黏黏的东西,被注入地下后,首先堵住之前被水打通的“优势通道”,形成强大的压力,其余大量聚合物,被逼到较小孔隙处,在压力作用下,小孔被撬开,里面的油,就被抽上来了。

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海峰告诉记者,水驱的采收率为40%,聚驱能达到50%,在油田4000万吨产量中,光聚驱,就能达到1000万吨,这项技术从被应用到大庆油田,已经为油田贡献1.8亿吨的产量。

三元复合驱:活性剂最关键

作为三次采油的另一项主力,技术三元复合驱也不甘示弱,它于2007年进入工业化生产。

王海峰告诉记者,所谓三元,就是聚合物、碱、活性剂。

这三元中最难“啃”的,是活性剂这块“硬骨头”。

以前,大庆油田没有这项技术,请来外国专家进行论证后,他们留下一句话就走了:“你们忘了三元复合驱吧,你们研究不出来适合大庆油田的活性剂。”

怎么办?只好购买国外的活性剂了。2000年以前,国外的活性剂很贵,每吨要两万元人民币。

说到这儿,王海峰讲了这样一件事儿。

大庆油田跟国外活性剂厂家签购买合同之前,经过了一番谈判,当时,在场专家都很纠结,一旦签字,就意味着大把大把的钞票进入了人家口袋,而且日后是否涨价,还是个未知数。签字前两个小时,一位专家突然站了起来,要求拒绝签字,他表示,我们有能力自行研制!

2000年开始,适合大庆油田的活性剂,还真就研制出来了。活性剂难研制,起到的作用也大,形象地说,它就像洗洁精一样,盘子上有油,用水冲不掉,稍微用点洗洁精,就能轻松洗掉。

聚合物中加入活性剂进入砂岩中,不但大小空隙“通吃”,都能打开,而且像洗洁精一样,能把岩石壁上的油膜“刮”下来,聚合物中加入碱和活性剂,在含油砂岩中这么一过,60%的油就都出来了。

微生物采油最环保

现在,专家们正在研究用微生物驱油,这就叫四次采油。

按照现在开发油田“有效益,可持续”的理念,微生物采油更靠谱。

据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乐建君介绍,早在1965年,他的师傅张春英,就开始研究地下微生物。

微生物的存在,会导致井口隔段时间就生锈、结垢,给生产带来困难,张春英等老一辈石油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开始琢磨这些看不见的“活体”。

如今,微生物这肉眼看不见的活体生物,跟着油一起被抽上来,分离出来后,专家给其“喂”上特定的营养液后,重新注入地下。

在营养液的作用下,这些微生物就像一个个地下小工厂,其代谢物、繁殖体就像“天然活性剂”一样,有了驱油功能,这样,不用任何化学物质,保护地层原始结构的同时,油照样能采出来。如今,这项技术已初见成效,目前还没大面积展开,正在采油十厂做试验。

“这种采油方式虽然目前采收率不高,但因为不用向地下注入碱和其他化学物质,既环保、先进,又符合油田生命周期,试验成功了,就会推广!”乐建君笑着对记者说。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