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燃料乙醇战略需求大产能逐增

来源:商务周刊
摘要:目前,中国的燃料乙醇年产量为102万吨,这点产量已足以让中国跻身继巴西、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巴西的燃料乙醇与粮食无关,他们全部用富产的甘蔗生产。巴西的乙醇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每年还出口30多万吨。美国95%的燃料乙醇来自于玉米,燃料乙醇的消耗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20%。...

点击显示 收起

  目前,中国的燃料乙醇年产量为102万吨,这点产量已足以让中国跻身继巴西、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巴西的燃料乙醇与粮食无关,他们全部用富产的甘蔗生产。巴西的乙醇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每年还出口30多万吨。美国95%的燃料乙醇来自于玉米,燃料乙醇的消耗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20%。相比之下,既使中国102万吨燃料乙醇全部用玉米生产,也仅占全国玉米产量的3%,但从人口和耕地来看,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燃料乙醇所要面临的原料供应考验要复杂得多。



  5年前,中国是因消化陈化粮而兴起的燃料乙醇推广工程,如今陈化粮消耗殆尽后,燃料乙醇生产必须面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各方力量对玉米的争夺。国家对燃料乙醇的政策方向转向非粮生产自有一番考虑,但这能否成就区别于美国和巴西的“中国道路”?



  最后一批陈化粮



  消化陈化粮,发展乙醇,促进农业产业化。5年后的今天,这一简单逻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与燃料乙醇在中国诞生同时间开始干采购的华润酒精公司经理谷立秋,对自己企业原料结构的变化有最切身的体会。



  华润酒精公司最庞大的管理部门是20多人组成的采购部,其中有15名发粮员专门负责到黑龙江省各地的国有粮库发粮。谷立秋一个直观的感觉是,近两年发粮员们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华润2005年争取到了34.5万吨的陈化粮指标,其中玉米20万吨,水稻14.5万吨。



  今年,仅为了20万吨的玉米,谷立秋的发粮员就跑了100多个遍布在黑龙江的粮库,最少的粮库只有几十吨的指标,也要派一个发粮员常驻粮库,督促粮库放行因拍卖成为紧俏货的陈化粮,发粮员发一次货,往往要和粮库管理者磨一个多月时间。



  黑龙江省粮食局计划副处处长赵宇红告诉记者,2004年粮改后,曾经是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陈化粮供应越来越少。他介绍说,黑龙江作为计划经济时期最大的储备粮基地,曾有21万人的国储大军,在粮改后的短短两年时间里,这些曾经背负国家神圣使命的员工在分流和买断工龄等安置后,仅剩下了2万多人。黑龙江上百个粮库,目前只剩下两个省直属库尚在履行储备功能。



  华润酒精今年拿到的陈化粮最远来自600多公里之外。即使这样,这批陈化玉米也是他们最后的“食粮”指标——到今年年底,黑龙江的粮库里陈化玉米将彻底消失。而临近的吉林省,早在今年9月的一次拍卖中,就消化掉了最后一批玉米。



  黑龙江最高峰期的陈化粮达到930多亿斤,但从2003年开始,黑龙江通过拍卖的方式,每年消耗掉200多亿斤。到今年10月份,陈化粮只剩了140亿斤,其中98%是水稻,2%是小麦,陈化玉米彻底退出历史。赵宇红介绍说,“现在采取拍卖的做法,水稻的价格比计划指标每吨要高50%多。”



  “靠陈化粮肯定是不行了,我们的原料还是要依靠周围的新产玉米。”刘文信介绍,华润酒精厂还在使用一批陈化水稻,价格是800元/吨。因为水稻的淀粉含量达63%,而玉米只有57%,所以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合适的,但考虑到玉米每吨还产800多元的饲料和玉米油,而水稻只能生产酒精,没有任何副产品,因此如果陈化水稻的价格继续上涨,他们将不得不放弃。



  消化陈化粮,这个当年推广燃料乙醇的最重要一个目的,因为始于2004年10月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而在今年基本完成使命。但华润酒精随着业务的发展,对原料的需求却水涨船高,这给谷立秋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抢购玉米



  刘文信主管华润酒精公司的采购和生产,他在中层管理会议上强调要核算各种物料,尽可能建立一个行业内最低成本模式。因为玉米原料的价格占燃料乙醇总成本的75%以上,这个低成本模式实际上就是在采购上下功夫。



  由于每年9月底准时来临的霜降期今年往后推迟了一个月,整个黑龙江省的玉米迎来了一个大丰收年。虽然如此,由于我国西南部主产区玉米遭遇干旱,全国总体产量与往年持平,在这种大背景下,谷立秋必须面对比往年更多的南来收储对手。



  谷立秋在调研完华润酒精厂100公里加工半径内的玉米产量和潜在竞争对手的需求量后,决定把往年11月初收潮粮的日期提前10天。华润酒精厂最后确定的潮粮基准价在每斤4角4分,这个价钱比去年同期的价格高了近5分钱。“明年能否有一个大的利润空间,今年收潮粮至关重要。”谷立秋解释说,“虽然我们定价比较高,但要比收去年的干粮要便宜,我们必须抢在对手前边。”



  华润酒精的高价很快就有了反应。从10月19日开始,酒精厂的过磅处排起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四轮农用车,那排二层的临时送粮农民宿舍也开始了它们年复一年的使命。每天仅来自海城乡的送粮车就有200多辆。海城乡乡长单朝富按每辆车平均1万斤估算,该乡每天送到华润酒精的潮粮就有200多万斤。“现在还不到高潮期,到那时每天500万斤都打不住。”单朝富说。



  收粮过去了10天,往年紧跟华润步调收粮的两家民营企业却始终没有开秤。“华润定的价格太高了,我们还要再等等。”单朝富去问他们,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燃料乙醇由于有财税政策的支持,可以比其他玉米加工企业承受更高的价格,带动了玉米价格的整体上涨,玉米深加工企业正在成为玉米采购市场的主体。”天琪期货分析师江洋指出。2001年,国内酒精原料中玉米的比重为59%,到2005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76%。2005年中国玉米酒精和燃料乙醇两项共消费玉米量890万吨,占玉米工业消费的44.5%,对加工半径内的玉米价格拉动作用明显。近两年来,黑龙江哈尔滨周边地区的玉米价格一直呈现上升态势。从2004年10月的1040元/吨,到今年10月份已经涨到1220元/吨。



  海城乡农民今年的玉米收成将达到1.2亿斤左右,比往年增产30%左右。由于华润酒精对海城乡这样的老客户还有1分钱的优惠,海城乡农民的玉米价格要比往年高出6分钱。按照这个幅度计算,海城乡将增收600多万元,户均1000多元。



  但高价并不意味着收到比往年更多的粮食。“农民卖给华润的粮食增幅不可能这么大,因为自家留粮肯定比过去多了。”单朝富介绍,海城乡共养奶牛2736头,平均每两户一头牛,其中最大的养殖户达到150多头。海城乡还有一个养猪专业村,全村170多户家家养猪,整个海城乡生猪出栏每年10万头。



  海城乡发展养殖业的一个背景是,伊利集团总投资3.8亿元的液态奶项目于2005年8月落户肇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30万吨液态奶扩建项目将在今年10月份投产。单朝富介绍,伊利加大了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每头牛可以提供6000元的5年期贷款。“养牛要比单纯种粮要好多了。我们下一步肯定会多几个养牛专业村。”单朝富说。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燃料乙醇与民争粮,而是与牲畜争饲料。”赵宇红说。正是这些快速增长的家养牲畜,成为华润酒精厂在海城乡的最大原料竞争对手。



  “从1960年代延续的传统统计口径是商品粮率为60%左右,但从实际的销售和产量的对比看,这一比例可能高达80%以上,农民们基本上不吃玉米了。”在赵宇红看来,即使农民手中的玉米大部分都卖掉了,但全省的供求仍处在一个紧平衡的状态,求略大于供。加工企业与养殖业的兴起已经取代口粮成为影响玉米供求的最大因素。



  从2004年华润生产燃料乙醇开始,因为为市场空出10万吨的食用酒精份额,在肇东和周边县市上马了近10个年产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的酒精厂,玉米淀粉和味精厂也在飞速发展。



  把视野扩大到东北三省,玉米加工正迎来一个向纵深发展的快速时期。



  “玉米是所有粮食中加工产业链最长、加工最深、也是价值最大的,浑身上下都是宝。”在化工行业浸淫20多年的岳国君介绍说,我国能够生产的玉米深加工产品达数百种。2004年以来,用玉米生产化工醇使玉米深加工的产品层次加深,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如今,国内玉米深加工在不断创新,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在化工领域,玉米也成为石油的主要替代原料。



  中粮集团在大举进军燃料乙醇的同时,也还在布局玉米化工行业。其玉米化工事业部同样遵循占据原料产地的原则,国内主要玉米生产地都布有中粮的棋子,中粮集团的整体规划显示,中粮目前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共建有生产玉米淀粉糖、乳酸/聚乳、乙二醇以及味精的8个厂,全部投产后年加工玉米能力达500多万吨/年。上述几个项目的加工能力,占50公里加工半径玉米产量的1/4-1/2。



  玉米第一大产地山东是中粮唯一没有进行产业布局的地方,其原因是,虽然山东每年维持1500万吨左右的产量,但本省的玉米加工企业和养殖业发展程度为全国之最,每年玉米需求在1800万吨左右,不仅本省玉米不够,还要北上东北、南到近邻河南收购玉米。



  相比较而言,东北三省的玉米年产量虽然达到近3000万吨,但其内部需求只有不到2000万吨,玉米价格相对供不应求的山东等地每斤要便宜近1毛多钱。就是这个1毛钱的差价,促成了东北三省成为最大的玉米输出地。



  紧挨华润酒精厂的海城乡农民老冯敏感地把握了这种潮流,去年他在肇东通往兰西的公路旁的自家院子前,竖起了“大量收玉米棒”的白底红字铁皮牌子。还有一些有实力的“二道贩子”建起了烘干塔,在收潮粮的高峰期,烘干塔日夜不歇,将30多个水的玉米烘干成客户们青睐的15个水以下的干粮。去年老冯收了16万斤玉米,由于后期价格持续攀升,他去年因此赚了1万多元钱。今年农民地里的玉米还没往家收,老冯就把牌子又挂了出来。



  从远方赶来收粮的客户甚至包括国内四大燃料乙醇生产厂之一的河南天冠。这家年产35万吨燃料乙醇的酒精厂以小麦和玉米作为原料,其中玉米大部分依靠北上黑龙江和吉林收取。



  赵宇红对整个黑龙江玉米的供求关系有一笔细账。据他介绍,黑龙江去年生产玉米1300多万吨,省内消耗玉米650万吨左右,其中工业和饲料用各300多万吨,流通到南方其他省份的500万吨,出口100万吨左右,基本上呈现省内消费和省外消费各占一半的水平。



  近几年,东北玉米粮源的争夺更是向纵深发展,大量来自南方的企业在当地建立玉米加工厂。



  “我认识的一个南方老板在黑龙江投资几个亿设厂把玉米加工成谷氨酸后,运到南方再深加工成味精,很多南方老板都在走这个路子。”赵宇红介绍,近几年,玉米从产区往销区的流动越来越少,这种在产区直接设厂抢占粮源的趋势越发明显。



  南来的企业投资让黑龙江省政府意识到其中蕴藏的价值。2005年,黑龙江省政府提出要把原材料输出地变成加工基地,将2/3的粮食变成肉蛋奶,把初步加工价值留在省内。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在未来2—3年扶植10个年加工玉米能力达100万吨以上的企业,实现80%的玉米省内消耗,从而提高玉米价格,实现农民增收。



  据黑龙江省农委统计,目前黑龙江省已建成各类玉米加工企业1300多家,年玉米加工能力为1197万吨,实际加工量在650万吨以上,其中省级以上玉米加工龙头企业有12家,加工能力258万吨。许多加工企业还有部分在建项目,按照当前速度发展,几年后玉米深加工企业将成为重要的玉米收储单位。



  将视野放到全国范围内,山东、河南两省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玉米价格一路飙升,有些地方甚至攀升到每公斤1.48元,超过了小麦,出现历史从未有过的倒挂现象。2006/07年度,中国玉米的库存消耗比已经下降到19.47%,已经低于国际标准的安全线。与此同时,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玉米出口量为229万吨,同比减少68%。德意志银行策略分析师李佩珊指出,中国在未来12个月内,会由一个玉米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而国际市场的玉米供应已很紧张,因此中国开始进口玉米,将影响整体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



  在大西洋彼岸的玉米最大产区美国,随着月产乙醇数量不断创造新高,2005年已经有14%的美国玉米用作生产乙醇。2006年,美国农业部估计将有20%的玉米转换成乙醇。在这种情况下,两年来美国玉米的价格几乎上涨了一倍,出口也相应出现下降。



  美国玉米期货分析师认为,随着玉米乙醇的需求增长,玉米大量被乙醇燃料生产商买走,玉米价格在未来数年内都会持续上涨,甚至创造新的历史高点,特别是受到恶劣的天气影响之后。但即使玉米价格超过历史最高,乙醇生产厂仍然会继续生产。相对于玉米的其他用户,现在频频被华尔街投资者追捧的乙醇燃料生产厂有能力支付一个更高的价格。



  乙醇生产厂能够这样做的一个底线是石油价格高于40美元/桶,基于国际能源消耗高位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这一底线几乎不可能被打破。这意味着,全世界范围内,玉米供求平衡关系有可能彻底打破。



  视线再转回国内。今年4月份,华润酒精三期15万吨工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开工建设。明年中旬正式投产后,华润的年加工玉米能力将达到120万吨,这正好是其所在的肇东市全部的玉米产量,是其加工半径范围内7县市产量的1/3还多。



  对于谷立秋来说,他的任务更重了。他的工作范围从海城乡到肇东市,再扩大到黑龙江、东北三省以及全国范围,甚至可能到大西洋彼岸的期货市场。在一个玉米加工黄金岁月到来的背景下,他将陷入一场争夺玉米的拉锯战。



  非粮替代面临考验



  或许基于对这样一种局面的预判,国家发改委在今年关于燃料乙醇发展的一系列表态中,将方向转到了非粮生产。8月26日发改委在上报给国务院的《关于替代能源研究的有关报告》中,首次建议开展全国生物质资源调查,掌握详细可靠的经济可行性能源植物品种和土地资源分布情况。《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应重点发展木薯、甘薯、甜高粱、甘蔗等燃料乙醇。



  但如果对上述原料算一笔细账,会发现燃料乙醇的原料供应依然面临重重难题。



  据业内专家介绍,红薯、木薯、甜高粱、玉米每吨燃料乙醇消耗量分别为8、7、15、3.3吨左右,每吨燃料乙醇综合生产成本以甜高粱最低,在2000元左右,玉米其次在3700元左右,木薯和红薯最高,在4000-4500元之间。



  据有关统计资料,近年来中国红薯产量稳定在2800万-2900万吨之间,如果将红薯全部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则共可生产350万吨燃料乙醇,但因薯类也是国内生产淀粉和食品的主要原料,同样面临一个竞争局面。据记者了解,《专项规划》中计划到2010年年加工薯类350万吨,生产40万吨燃料乙醇;到2020年加工1100万吨薯类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也只有150万吨左右,只占到计划燃料乙醇产量的10%左右。



  再折算每吨乙醇消耗土地,红薯为4亩/吨,木薯为3亩/吨,而玉米为4.7亩/吨。以玉米为原料,通过提高生产工艺,在生产酒精的同时可以分离出胚芽、纤维、蛋白,最终生产出蛋白粉、饲料和玉米油,这些副产品可以抵掉燃料乙醇每吨800多元的成本。考虑到玉米的加工成本较低和其副产品对石油化工产品的替代,红薯并不比玉米更具有外部经济性。



  “事实上,薯类在统计口径上是按5:1的比例折粮的。薯类亩产一般在2吨左右,合成粮食后与玉米的产量差不多。”岳国君说。



  中国每年的木薯产量在800万吨左右,其中60%来自中粮新开工建设燃料乙醇项目的广西,另外每年还从东南亚进口300万吨左右。



  但近两年木薯进口量出现大幅下降,而价格却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业内人士透露,原因是东南亚国家意识到木薯的加工价值。乔映宾指出,在进口量和价格不稳定的背景下,规划用木薯生产燃料乙醇,还是要依赖国内的木薯生产。



  据中粮集团介绍,木薯在北回归线以南生长,而且适合在土层浅、雨水不易保持的喀斯特地区种植,因此不与粮食作物争夺土地,相反“工厂+农户”的模式会扩大农民的土地种植面积。岳国君介绍,在企业周围一定面积内的农户按与企业的合约种植木薯,由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木薯干片进场成本。



  “总体上看,木薯燃料乙醇是否具有空间,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业内专家分析,“工厂+农户”模式要成功,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配套。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民缺乏组织,而容易产生与企业之间沟通不畅,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企业需要面对的大难题。



  甜高粱与木薯面临的情况类似。甜高粱是所有植物中光合效率最高的,且抗旱、耐涝、耐盐碱,可以在pH值5-8.5的土地种植,秆高可以达到3米多。从山东的黄河入海口到渤海湾一直到大连,大部分沿海滩地都适合种植甜高粱,这些土地因盐碱度高,不能种植粮食。甜高粱秸秆含糖量在18%-20%,甚至比甘蔗都要高,而糖正好可以发酵成酒精。甜高粱秆平均亩产4-8吨,大约每4亩可以生产出一吨酒精。



  “拿出10%的盐碱地种植甜高粱,完全可以满足目前的燃料乙醇生产。而且根本不存在与民争地争粮的问题。”乔映宾认为,甜高粱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但他同时指出,由于甜高粱一直没有成为工业加工的主要原料,其种植面积极其分散,甚至总体产量都无法统计,其前途更有赖于规模化和定向种植,不确定因素很大。



  甘蔗的不稳定性也比较大。据乔映宾介绍,甘蔗制糖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糖蜜,是加工乙醇的原料。但甘蔗生产酒精和产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世界糖业霸主巴西,正是通过在糖价低迷而油价高企的时候扩大酒精生产,相反则少生产酒精,在国际市场上左右逢源。但我国属于糖消费大国,也是甘蔗净进口国,以甘蔗做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需要更全面的规划。



  “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国内,强化能源植物的规模化、基地化定向培育和基地建设工作;在国际市场可以考虑从巴西进口乙醇,研究在巴西等国开展生物质资源种植到加工一条龙生产体系。”发改委工业司司长刘铁男建议,在纤维素燃料乙醇实现工业化生产之前,在非粮燃料乙醇方面不妨两条腿走路。



  “综合来看,目前主要的非粮原料因各种原因供给都不够稳定,亟待规模化推广。”一位业内专家指出,玉米实际上仍然是生产燃料乙醇最佳也是最优资源优势的原料。非粮原料如何保证供给,边际土地如何利用,对雄心勃勃的以非粮为发展方向的“十一五”生物能源计划来说是一个最大的考验。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