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三代原料助燃料乙醇发展

来源:糖酒快讯
摘要:粮食总体上处于紧平衡,长远来看不宜将粮食作为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来源。利用这些土地种植耐干旱、耐贫瘠、且适种范围广的薯类、甜高粱等作物,发展非粮燃料乙醇,潜力巨大。针对这些基本国情,国家提出了不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料多元化,实现持续发展的原则。一、薯类薯类作物富含淀粉质,是生产乙醇的原料之一,主要......

点击显示 收起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耕地1.4亩,仅为世界人均5.5亩的四分之一;人均粮食占有量318公斤,只是美国人均1213公斤的四分之一。粮食总体上处于紧平衡,长远来看不宜将粮食作为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来源。我国有大量未利用土地,根据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统计,我国有荒草地7.39亿亩、盐碱地1.53亿亩,总量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利用这些土地种植耐干旱、耐贫瘠、且适种范围广的薯类、甜高粱等作物,发展非粮燃料乙醇,潜力巨大。针对这些基本国情,国家提出了不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料多元化,实现持续发展的原则。  



      一、薯类

      薯类作物富含淀粉质,是生产乙醇的原料之一,主要包括木薯、甘薯。薯类作物耐干旱、耐贫瘠,可在坡地、旱地种植。据中国农业部统计,适于种木薯的广西、云南、海南、广东、福建等五省可利用地2亿亩,可生产1000万吨燃料乙醇;甘薯的适种范围更广,我国甘薯每年种植面积700万公顷,历年产量在2.8~2.9万吨左右(折标粮计),分布在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河南、山西、安徽、河北等中部地区。因不能及时消化,在甘薯高产地,每年都有大量甘薯烂掉、浪费。    



  二、甜高粱

     甜高粱富含糖份,耐旱涝、耐盐碱,可在盐碱地种植,茎秆中可发酵糖含量高达18~22%,是世界公认的能源作物。甜高粱制取乙醇仅用其茎秆,籽粒仍然作为粮食使用(不用于发酵制乙醇)。甜高粱适种范围广,在黄、淮河流域以北的18个省区均可种植。据中国农业部测算,利用现有盐碱地1/5种植甜高粱,即可生产1500万吨燃料乙醇。    



  三、第二代原料——植物纤维

     从长远看,植物纤维有望成为乙醇生产的战略资源。我国纤维素乙醇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纤维素乙醇研究与国际水平差距不大。加快纤维素乙醇产业化,对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和环境的制约,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繁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秸秆类植物生物质的微生物利用是先把多糖即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为可发酵单糖——葡萄糖、木糖等,再将可发酵糖转化为目的产物。纤维素制乙醇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根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我国秸秆产量6亿吨,除用于肥料、饲料及造纸等工业原料外,约有3亿吨秸秆可作为能源使用,折合1.5亿吨标煤。

        纤维素制乙醇在技术上面临的技术瓶颈主要是:高效的秸秆类植物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的酶成本过高;以及缺乏高转化率利用戊糖、己糖产乙醇的微生物菌种等。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研发项目,争取尽早掌握技术,逐步具备与能源农作物大体相当的竞争力,实现规模、商业化生产条件。
作者: 2007-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