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卡特石油邀请农户种“油田”

来源:常州日报
摘要:“蓖麻适应性很强,耐干旱、瘠薄、盐碱,而且种植技术简单,管理较粗放,普通农户可利用房前屋后、田头沟边、荒原荒坡或废弃地分散种植。”新年伊始,江苏卡特石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明向记者透露“蓖麻种植计划”:今年1万亩,明年扩大至10万亩,2011年达到50万亩。张伟明表示,蓖麻种植项目将采取“公司+农户”操......

点击显示 收起

        “蓖麻适应性很强,耐干旱、瘠薄、盐碱,而且种植技术简单,管理较粗放,普通农户可利用房前屋后、田头沟边、荒原荒坡或废弃地分散种植。”新年伊始,江苏卡特石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明向记者透露“蓖麻种植计划”:今年1万亩,明年扩大至10万亩,2011年达到50万亩。

        早在2005年10月,张伟明就投资3000万元研发经费,与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等开展产学研对接开发生物柴油。2006年公司《废弃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产业化开发》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7年用废弃动植物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不久前,公司又承担了2008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8万吨/年生物柴油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270余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随着产能迅速扩大,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已显得十分迫切。张伟明表示,蓖麻种植项目将采取“公司+农户”操作模式,企业向农户以赊销的方式提供种子,农户负责种植与管理,成熟后蓖麻子由企业返购。企业还将在农户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联络站,每年把育苗种子配送到联络站,再由联络站分发到农户,收获季节由联络站集中收购,企业再以现金方式返购。企业再及时将蓖麻转化为产品投入市场,产生效益,保障农户收益,为农户可持续种植提供资金保障。                            

        卡特公司的“蓖麻种植计划”给农户带来了新的增收预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互利共赢。这是高科技产业在与农业相结合过程中,挥写出的绝妙一笔。它描绘出一幅以工促农的美妙前景,也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高科技企业必须依托科技创新搞研发,这是一个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高科技与农村、农业、农民结合起来,无疑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巩固的“根据地”。农民的收益有了可靠保障,既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又较好地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同时,企业拥有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大大增强了自身实力,为扩大产能、提高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开发新型可再生资源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高新企业,在帮助农户增收的同时,也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这种双赢的局面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今天,对我们实现以工促农,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示范作用。

        在技术方面,企业依托常州市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省滩涂生物能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南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种植技术指导,保证农户收成的同时带动农户种植技术的提高。公司派出骨干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技术跟踪指导,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及种植产量,实现更有效的长效管理。

  此前,卡特石油已与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承担了省科技厅2008年农业科技支撑计划,在溧阳瓦屋山桃园湖和武进建农村建立了乌桕、续随子等新能源植物种质培育与种植基地,积累了一定的种植与开发经验。

  张伟明介绍,蓖麻子加工为生物柴油、高级润滑油及其他高附加值生物质产品后,将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蓖麻秸秆和饼粕还能废物利用,提升蓖麻的综合经济价值。按每亩地需种子2公斤,可出蓖麻子300公斤,除去每亩30元的化肥成本,仅蓖麻子一项的收益就有1000余元。此外,种植蓖麻不占用耕地,可利用闲散土地、低山丘陵及盐碱地,项目全部实施后,可带动约3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还可绿化荒山、荒坡,美化周边环境。
作者: 2009-1-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