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环保技术

生物技术助保煤矿安全 我国首次获得吃瓦斯细菌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后,中国研究人员最近首次在实验室中分离出了能够降解甲烷的菌株,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煤炭瓦斯事故防治提供了新的前景。当日下午,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段学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透露,他们从河南省鹤煤集团二矿矿井和经甲烷处理的河南新安暗棕稻田土中分离出了一种名为“甲......

点击显示 收起

  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后,中国研究人员最近首次在实验室中分离出了能够降解甲烷的菌株,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煤炭瓦斯事故防治提供了新的前景。

  6月29日,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披露了这一重要消息。据悉,这一研究报告也将发表在近期的《科技导报》上。

  当日下午,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段学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透露,他们从河南省鹤煤集团二矿矿井和经甲烷处理的河南新安暗棕稻田土中分离出了一种名为“甲烷甲基单胞菌”的噬甲烷菌,该菌株能以甲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

  实验室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将甲烷直接氧化成甲醇,并最终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甲烷含量在一周内比初始浓度降低了85%以上。

  中国科协有关专家表示,利用生物技术进一步对该菌株进行煤矿井下瓦斯消除功能性研究,以控制煤矿井下甲烷含量,在理论上完全可行。

  “我们所进行的还仅仅是基础性的研究。”段学军说:“下一步还需要对菌株进行大规模培养,进而在矿井中进行应用试验,研究清楚怎样控制细菌,这项技术才有可能进入实际应用。”

  段学军称,这一菌株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降解甲烷时间过长。“在矿井中,当人们发现瓦斯浓度过高时,希望的是能在几小时里把浓度将下来。”段学军承认,目前的菌株降解甲烷需要一个星期。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将来这种菌株会制成菌剂,在矿井里喷洒,因此成本不会太高。”段学军说,在降解速度和实际应用问题解决后,将进一步开展这一技术成果的应用成本、投资收益等经济分析。

  目前,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严重,成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最薄弱的环节。

  据中国科协有关专家介绍,国际上用生物技术治理矿井瓦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迄今为止,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研究人员已成功分离出噬甲烷菌,俄罗斯已将这种技术应用在部分矿井中。  
作者: 2007-7-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