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分析与评论

不可忽视的业态存在

来源:www.yyjjb.com.cn
摘要:但我们似乎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着这样的隐喻:在医药行业里,对于选择“药代”这样一个总是冲刺在企业最前线的职位,与其说是依靠专业水准来维系,不如说更多地是依赖了利益的驱动。当医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或是产品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的时候,企业需要对市场有越来越强大的掌控能力,药代作为医药企业第一线的尖兵和......

点击显示 收起

3月12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前行政长官董建华辞职获准,原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走上前台,即时代理行政长官职务。这是各地报章彼时竞相报道的头条。曾荫权也开始由一位“没有大学学历的高级公务员”更多地走到聚光灯下。而据有关媒体报道,与他香港首位“华人财神爷”(财政司司长)的形象迥异,曾荫权在他还是寂寂无名的青年时期曾经有过一段“药代”生涯。 
     
    1964年预科毕业之后,曾荫权虽被香港大学建筑系录取,但身为家中长子,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打工养家。他加入当时的辉瑞药行做药品推销员(即我们所称的“药代”),专门到医院及诊所推销西药。他在日后的文章《忆苦思甜》中这样形容当年的辛酸:“拿着各式各样的药物,逐家医院拍门,向医生费尽唇舌推销产品,日晒雨淋,殊不好受,汗水不知流过几多,冷眼千百回。”相较于曾荫权此刻的显赫地位,很容易,人们就能将曾的这段经历解读为“早年的自卑发奋”。 
     
    读过这样的一段表述,对“药代”的印象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替代:门槛较低,地位不高,艰辛磨砺。但我们似乎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着这样的隐喻:在医药行业里,对于选择“药代”这样一个总是冲刺在企业最前线的职位,与其说是依靠专业水准来维系,不如说更多地是依赖了利益的驱动。 
     
    当医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或是产品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的时候,企业需要对市场有越来越强大的掌控能力,药代作为医药企业第一线的尖兵和企业终端的“销售能力”,其作用日益重要。与此同时,一批“药代”经过多年的艰辛磨炼,日渐成熟,作为职业经理人,走上了更高的平台,逐渐成为了医药企业中市场、销售等领域的精英、砥柱,是医药行业中绝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然而,“药代”有自己的困惑。在商业社会中,市场以逐利为终极目的,而业绩是衡量“药代”价值最直接的标准。坚守自己的准则还是顺应短期的需求?在这样的“名利场”中,一夜暴富的传奇并不匮乏,而碌碌无为最终放弃的故事更是时常听到。这就好像当你做好长跑的姿态后,一个短跑者突然飞快冲入跑道,然后不见了,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被这个短跑者干扰?如何权衡?怎样选择最适宜的度? 
     
    在医药行业,“药代”职位的人才流动率公认是最高的,这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也是造成“药代”普遍缺乏企业忠诚度的直接原因。而这绝不是《天下无贼》中一句冯式幽默:“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可以一笑带过的。“药代”对组织的认同是模糊和飘忽的,因为当前途问题开始浮现之后,他们往往只能——信自己。或者说即使是最优秀的“药代”也往往会选择忠实于自己的职业,而不是组织。显然,医药企业文化与“药代”价值的交融,是一个长期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更希望能看到一批坚实的“药代常青树”。 
     
    在“药代”这个行当里,机会未必均等,但至少还有机会;很多时候充满泪水和血汗,充满着各种失败挫折,但至少还有希望。对所有的人,这也是颠扑不破的真谛。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 
     
评论版     
     
     
     
    医药经济报2005年 第41期  
     
     
     
   
 
作者: 郭望 2005-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