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分析与评论

从太空到地面的“亨通行动”

来源:www.yyjjb.com.cn
摘要:始于太空的研发事业最终必将回到地面服务于公众,这正是7年来西安亨通光华制药所走的道路。如今,它的“太空药地面推广飓风行动”正在火热上演,引起各地代理商的密切关注,但结果如何,人们拭目以待。1七年磨一剑甚至对于不少医药行业人士来说,西安亨通光华制药公司(以下简称亨通制药)显然还是比较陌生。但在......

点击显示 收起

始于太空的研发事业最终必将回到地面服务于公众,这正是7年来西安亨通光华制药所走的道路。如今,它的“太空药地面推广飓风行动”正在火热上演,引起各地代理商的密切关注,但结果如何,人们拭目以待。 
     
     
     
    1   七年磨一剑 
     
    甚至对于不少医药行业人士来说,西安亨通光华制药公司(以下简称亨通制药)显然还是比较陌生;但在中国兽药领域,提起陕西亨通集团,那可谓声名日中,实力强大。正因为如此,事实上已经成立了7年时间、并且一直在太空医药领域进行不懈探索的亨通制药在取得科研突破后,才得以快速实现产业化,并且掀起“从太空到地面”的推广飓风行动。 
     
    亨通制药,我国第一个太空药品“神舟三号口服液”的生产企业,也是我国目前惟一一个生产太空药品的企业,注册资金4亿元,总投资11个亿。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该企业在今年1至5月全国化学原料药工业企业经济统计中,利润排在50强的第21位,销售收入也进入了50强行列。 
     
    以企业发展常规论,用7年时间作为冲击波前的“潜伏期”显然因为时间过长而不被看好,但亨通制药却作出了相反的选择,并且实现了初期目标——作为两次承担国家863课题计划项目的企业,该公司目前已经进行了生物药品太空搭载、科研实验、地面筛选、规模生产等,目前建成了年产值10亿元的生产线,而二期生产线的基础也已经完成,正式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 
     
     
     
    2   专注太空药 
     
    在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方面,我国早在1986年12月就决定应用卫星搭载生物材料进行空间生物学研究,较早开始了航天诱变育种的探索。但在太空药品上有针对性、计划性和规模性地进行研究的,还是要从亨通制药利用航天飞船将生物菌株搭载进入太空、从而引起变异实现新的科研成果开始的。1999年后,国家863、S863课题计划项目相继启动,亨通制药将α-溶血性链球菌株先后搭载神舟一号、二号、三号航天飞船,成功地实现了出发菌株诱变为高效生物菌种。为实现菌株优化的累加效应,国家S863-704项目组专家又将“神舟三号”口服液微生物菌株连续八次搭载“神舟”系列航天飞船和第18颗、第20颗、第21颗、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实验卫星,在太空环境下成功实现多次诱变,获得了无可替代和无法模拟的累加效应,从而成为目前全球惟一的稀缺高效生物菌种。该生物菌种在返回后经专家科学严格分离、纯化、筛选,成功实现了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生产。北京医药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郑应华认为,神舟三号口服液生物菌种搭载神舟飞船就是利用太空诱变来育种,然后经过地面选种,找到超高效能的菌种。这就是所谓的“太空药”。 
     
    亨通制药目前主要生产“神舟三号口服液”和动物专用药“泰乐菌素”两种太空药品,前者主要用于肿瘤辅助治疗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症等方面的治疗。 
     
    亨通制药负责人表示,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即把研发生产太空药作为企业核心业务,至今未曾想过改变。目前企业在太空医药研发、生产上已经拥有了相当的优势,在三五年内相信不会有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而公司也必定将太空药“进行到底”,追求“专业”、“专注”和“领先”。 
     
     
     
    3   前景无极限 
     
    亨通制药在普遍无人关注之时“下注”太空药研发生产已是冒险之举,而如今它又“押宝”于“专注、专业”。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产业前景让她作出如此的选择呢? 
     
    国家S863项目空间制药课题组专家郭爱莲认为,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是目前药品的主要来源,但有些药物的地面生产能力非常有限,价格昂贵,于是利用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的航天搭载技术来生产出更多、性状更好的药物,成为航天技术应用于制药行业的重要课题。人类未来重大医学难题的新医学“革命”将会发生在太空。 
     
    我国利用微重力资源进行“太空药”探索新方法,将制造出更多的名贵药物,同时大大降低药物成本,减轻百姓负担。事实上,太空生物技术已不单纯是科学技术界的事,已成为制药企业关注的热点,如微生物制药、植物制药、动物细胞制药。其中在微生物制药领域,由于微生物的体积小、生长快、易制备、操作简单等特征,已受到空间制药领域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进行的空间生命飞行实验表明:某些具有医学价值的细胞因子和细胞代谢产物在微重力环境下呈现高浓度分泌。这些发现不仅激起各国科学家对微重力环境下细胞的研究兴趣,也展示了空间细胞培养在生物医学及商业等方面的广阔前景。发展空间生物加工系统,开拓空间制药工业,已经成为当今空间生命科学的一大主流。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目的的具体领域和项目越来越明显,空间制药的前景将更趋明朗。 
     
    亨通制药率先介入这一领域,或许会获得更多机会的垂青——一个可以反映事实的例子是,自从今年9月26日展开招商活动以来,已完成了全国不少地方完成一级代理商筛选、认定工作,而近两千万元的销售金额也成为了2005年新药招商中的一匹“黑马”。而该公司表示,明年将“大手笔”全面启动市场,市场推广“飓风行动”全面刮起,预计投放1.5亿元以上的广告,同时协助代理商从事市场推广工作,希望能够实现8到10亿元的销售回款。 
     
     
     
市场版     
     
     
     
    医药经济报2005年 第129期  
     
     
     
   
 
作者: 本报记者韦绍锋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