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人物

走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之父”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劳特伯1929年5月6日出生于美国,他是因为对核磁共振成像(NMRI),现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没有他就没有核磁共振成像”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校长理查德#8226。赫曼说,保罗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磁共振成像技术每天都在拯救着无数人的生命。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我国核磁......

点击显示 收起

        据纽约时报3月28日报道,200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教授,保罗•C•劳特伯(PaulC.Lauterbur)因肾病于3月27日在家中去世,享年77岁。  

  保罗•C•劳特伯1929年5月6日出生于美国,他是因为对核磁共振成像(NMRI),现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的。  



  “没有他就没有核磁共振成像”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校长理查德•赫曼说,保罗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磁共振成像技术每天都在拯救着无数人的生命。  

  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我国核磁共振领域泰斗,著名科学家王义遒在电话采访中对记者说:“他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奠基人,对医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系教授王为民则评价说:“没有他就没有核磁共振成像。”  

  王义遒回忆道:“我在苏联留学时期就和他有过学术上的书信来往。他的成就主要是核磁共振理论在医学上的应用。核磁共振理论很早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其应用一直是在化学等方面,比如研究大分子的结构等,和人们的生活离的比较远。直到他把核磁共振理论应用在成像技术上。”  

  王义遒指出,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过程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包括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他的成功对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有很大启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着广阔的知识结构。而且,他的研究是科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体。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与技术是分不开的。”  



  “物理学与医学的完美结合”  

  据了解,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实质上是“物理学与医学的完美结合”。一个强磁场中的原子核会以一定的频率转动,如果该磁场吸收了相同频率的电磁波,它们的能量就会大大增强。当原子核返回到以前的能量水平时,电磁波就会发射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核磁共振。这一发现曾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据王为民介绍,核磁共振能非常精确地记录水分子中氢原子内原子核的行动。但是核磁共振本身不能展示物体的内部结构。要得到内部的图像,就要将梯度磁场加到物体所在的稳定磁场中,即改变穿过物体的磁场强度。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物体,这样根据物体释放出的电磁波就可以绘制出内部图像了。这正是保罗在1973年的研究成果———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他用这个方法第一次看到了沉浸在重水中的装有普通水的试管的交叉截面。  

  由于人体内不同组织的水和脂肪等有机物的含量不同,同一组织中正常与病变环境下质子的分布密度不同,因此对人体中氢原子分布状态进行研究,以组织的二维、三维高分辨率图像加以显示,这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1974年,保罗做出第一幅动物的肝脏图像。随后MRI技术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继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
作者: 2007-4-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