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人物

董何彦:打造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心脏药物支架品牌

来源:科学时报
摘要:有垠艺,心脏支架可自给不久前,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里,心脏病患者陈某终于摆脱了病魔多年的纠缠。他最感谢的就是带给他“新生”的垠艺药物心脏支架。陈某在2001年患上心脏病,至今已经动了多次手术,也曾植入过其他心脏支架,但都有复发的情况。在去年又一次入院后,主治医生为他植入垠艺药物支架,取得了明显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有垠艺,心脏支架可自给



  不久前,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里,心脏病患者陈某终于摆脱了病魔多年的纠缠。他最感谢的就是带给他“新生”的垠艺药物心脏支架。



  陈某在2001年患上心脏病,至今已经动了多次手术,也曾植入过其他心脏支架,但都有复发的情况。在去年又一次入院后,主治医生为他植入垠艺药物支架,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至今没有任何不良迹象,陈某也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7000余例像陈某一样的心脏病患者得到了垠艺药物支架的成功救治。



  在今年3月中旬举行的2009年中国国际心脏病(介入)大会上,由大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新型药物支架——垠艺牌药物涂层冠脉金属支架系统,被会议组织方通过主题为“突破聚合物涂层局限——垠艺微盲孔载药支架真实世界的反应”的午间卫星会向全世界医学界予以推荐。专家表示,这一心脏药物支架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使我国由此成为全球率先研制成功无聚合物涂层载药心血管支架的国家。



  在不久前卫生部门组织的专家谈话中,当被问及在国内高档医疗器械中,如果不依赖国外进口,哪些产品可以实现完全自给时,专家表示,由于以垠艺为代表的国产自主产权药物支架的存在,心脏支架是少数几个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医疗器械之一。据了解,目前国内在国家药监局注册的心脏药物支架共有4种,垠艺支架是其中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产品。



  面对卓越的成绩,面对如潮的好评,垠艺支架研发团队的带头人、大连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辽宁生物医学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何彦冷静而自信:“这些成绩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而且是很小的一步。今后等着我们去走的路还很长。我们的企业宗旨是‘创建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要振兴民族医疗产业,或许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高技术带来好疗效



  “垠艺支架诞生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心脏介入一比较,时间虽短成绩骄,做孔技术工艺妙,减少血栓显奇效。”



  这是那次午间卫星会上上海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祁炜罡所创作的《垠艺七字歌》的一部分。一个“局外人”能够为垠艺支架专门作诗赞扬,其对垠艺支架的赞赏之情也就毋庸讳言了。



  据了解,用介入治疗的方法为冠心病患者植入心脏支架,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法。该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规模开展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0%左右。但由于普通金属支架植入到冠状动脉狭窄病变部位后,很多患者都出现了支架内再狭窄的现象,因此自2003年以来,携带抑制血管损伤修复因子的药物涂层支架由美国两大公司率先投入临床应用,并成为当前国际上的主流产品,临床使用率已高达90%以上。



  但是近年来大规模的临床跟踪观察表明,传统的药物支架术后,高分子膜同药物一起降解,脱落的碎片流动在血液中,易造成患者出现远期和远后期血栓。



  “研究案例证实,传统药物支架植入血管后,支架表面带有的聚合物载药层会迟滞血管内壁细胞正常修复爬行,导致血管难以修复重建完成内皮化,使得心脏支架长期裸露于血管中,这是极易发生中远期血栓的危险诱因。”董何彦说。



  鉴于此,董何彦和她的研究团队以克服原有药物支架的技术缺陷为出发点,解除高分子膜脱落风险,开发出了垠艺药物涂层冠状动脉金属支架输送系统,即垠艺微盲孔载药支架。这种支架摒弃了聚合物涂层载药方式,而是对支架的金属架体进行了立体改性处理,支架的表面密布微米级蜂窝状小坑,将药物直接封装于这些小坑中,实现药物的携带和缓释。



  “微盲孔载药技术获得了我国在支架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专利,采取这种技术的支架与传统药物支架相比,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细胞更容易覆盖支架,更易于血管内皮化。患者术后服用抗凝血药物的时间较传统的药物支架缩短1/2以上,同时节约此项药费一半以上。”董何彦说。



  “这是一个中国人自发研制的创新科技产品,打破了传统支架的设计理念,他们是在挑战‘洋’和‘强’的压力下进行研制的,这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自强精神的体现,也的确值得我们敬佩。”曾参与“垠艺微盲孔载药支架”注册临床研究工作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教授丁风华表示,相比较其他的药物支架,垠艺支架的科技含量要更高,而从目前随访的情况看,这一成果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作科研需要毅力与信心



  从1997年董何彦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于心脏支架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里,从最初的科研探索,到之后的产品生产,乃至最后的市场销售,董何彦作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而在这条科研之路上,她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却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科研工作没有一帆风顺的,常常是刚刚攻克一个难关,新的困难马上又出现了,其难度之大也是别人想象不到的。”董何彦说,“有时自己也会感到有些无望,甚至怀疑是不是真的可以成功。”但最终凭借不懈的努力,她还是完成了自己曾经的目标:做出对患者真正有用的产品。



  “作科研首先需要的便是毅力与信心。”回顾在这12年间自己所遇到的艰辛与挫折,董何彦深有感触。



  2003年,董何彦成功研制出不具有载药性的裸金属支架。然而这种支架植入人体之后,很容易发生血管的第二次狭窄,其概率高达30%,这样的效果显然不能让董何彦满足,她开始将目光对准了载药支架的研究。当时,国外的载药支架普遍采用的是高分子聚合物载药的形式。董何彦一开始也想采用这样的方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她发现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不想一味模仿国外,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路,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科研成果。”董何彦说。



  然而,如何能让金属与药物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使药物发挥最好的释放效果,这对谁来说都是个难题,董何彦遇到了一个艰难的挑战。“作支架表面感性处理的时候,在确定我现在使用的方法之前,我曾经先后试验过40多种其他方法,但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董何彦说,那段时间,她几乎天天都在尝试不同的试验,而试验结果又被自己一次次的淘汰,同时还要作好总结、思考利弊得失。探讨一种没人想过的方法,“这对任何人的毅力和信心都是一个考验”。



  最终,董何彦凭借自己超常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及特有的聪明战胜了重重考验。2007年,垠艺药物支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产品注册证,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准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药物心脏支架。投产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其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各地,产品进入国内280多家医院,总销售量达1.5万套。据对全国40多家大医院跟踪随访的临床结果,垠艺药物支架全部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部分指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学科带头人要具备综合素质



  尽管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董何彦原来所学习的专业却和医学没有任何关系。



  1978年,董何彦进入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大连大学医学院前体任教,讲授的依然是物理学课程,然而工作的需要和对治病救人的向往让她随后报考了中国医科大学的硕士专业,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尽管自己是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董何彦并没有否认当年在大学期间的物理学习对自己的作用。“除了掌握了必要的物理知识之外,那段学习经历还教会了用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这对我日后的科研工作影响颇深。”而由于有着从物理学领域跨入到医学领域的经历,她对学科交叉有了一份自己的理解。



  “对于科研来说,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董何彦说,在当今的科技发展形势下,几乎所有的前沿科学研究都已经不可能是由单一的技术角度来入手、由单一的技术支撑了,片面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科研最终走进死胡同。



  以垠艺支架的研制为例,由于需要支架具有很好的支撑性,所以在研究中他们必然要涉及物理学的力学知识;对支架材料的筛选又要涉及材料学知识;由于要将支架植入人体,因此人体医学方面的知识也必不可少;同时,在药物的利用和筛选中,又要涉及到相关的药学知识。“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并不是某一个单一学科可以解决的。”



  目前,董何彦的研究所已经形成了一个由不同学科优秀人才组成的研究团队。而在董何彦看来,学科交叉并不是不同学科的人简单地聚在一起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相互之间的协作与启迪,这种协作必须在学科带头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复合体系。“也就是说,这种学科交叉要首先存在于一个学术团队的带头人的头脑中,并依靠它去指导团队里每个个体行为。”



  “只有一个团队的学术带头人有能力,也有意识地将不同学科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学科体系,才能在科研中指导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科研,引导他们有目的性地补充知识,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最终取得科研成果。”董何彦说。



  在这样的信念指导下,董何彦和她的团队在2001年至今的短短8年时间里,先后主持完成20余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取得19项发明专利。2001年,她主持的“冠状动脉支架的研制开发”科研项目获得了科技部、财政部、计委和经贸委联合颁发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2004年,药物涂层冠状动脉金属支架也获大连市优秀发明创新项目奖。董何彦也先后获得辽宁省和大连市三八红旗手、优秀企业家、优秀发明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成为大连市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陈彬  李维民)
作者: 2009-4-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