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记者 徐雪莉
从3月18日起,本版连续刊载了李宇铭医师在菲律宾义诊期间的9篇日记,到今天连载告一段落。在这9篇日记中,有为病患奉献的幸福,有对神奇医术的赞叹……在分享这些快乐之余,让我们走到日记背后,了解隐藏在文字间的故事。
李宇铭是一名香港注册中医师,2000年入读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目前正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自称“铁杆中医”的他,对中医学有着较为深入的思考,著有《中医学神》、《中医不切西瓜》等书。
说起在菲律宾英芬塔(Infanta)义诊时的经历,李宇铭连说带比划地向记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没有地方住,我们一群人打地铺,并排睡在地上,好多蜘蛛啊、小虫啊就在附近爬来爬去……我们连洗澡、吃饭都不方便,但是看着患者那么信任我们,也就有了更多的勇气。今年八九月份我们计划还要回到英芬塔,并尝试安排医生在当地常驻。”
说起英芬塔,那是菲律宾东部的一个小城镇,当地居民以农业和捕鱼为生,周边8个城镇、逾13万人口只有一家设有25张病床的医院,而这唯一的医院每天又只有一位医生值班,医疗资源极其匮乏。经过对当地居民及医院的走访、考察,李宇铭和他“全仁中医”的朋友们,最终选择把英芬塔作为义诊地点,开始了他们已经坚持3年的“菲凡之旅”。
“全仁中医”是由香港一群青年中医师在2009年初发起建立的公益性组织。他们认为,用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尤为合适,希望通过教育和诊疗工作,能够帮助贫困人民,让更多人认识中医、信任中医,将中医带到世界上更多的地方去。
2009年1月,李宇铭和他的2位同学首次来到英芬塔,令他们惊讶的是,当地居民对针灸、中草药等治疗方式并不排斥,对他们报以充分的信任和热情,于是他们在当地开始了首次义诊。义诊的消息传出去后,4个小时之内就来了50多位病人,小小的诊疗室坐得满满当当。当地居民对中医药的信任以及对中医师的尊重,让他们感到自豪,同时也引发了他们的思考——“怎么样才能更多地帮助到患者。”
2009年8月,在第一次考察成功的基础上,李宇铭带领着9位香港年轻的中医师再赴英芬塔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和服务,在4天的密集式义诊中,共诊治了230多人,400多人次。有了前期的经验,2010年8月“全仁中医”分批次带着中药饮片、针灸器具等再赴英芬塔,展开了为期2个月的义诊之旅,除去在地区医院定点开展义诊外,他们每天还搭乘三轮车到附近行动不便的患者家中治疗。
“菲凡之旅”在帮助当地居民的同时,也让参与义诊的中医师更加坚定了对中医学的信念。
一群年轻中医师放着能挣钱的工作不做,自己花钱,又是飞机、又是汽车地“钻进”菲律宾的偏远小镇开展义诊,一次、两次不行,还要长期驻诊,他们为了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参与义诊的欧卓荣医生说,做义诊当然没有钱,甚至还要我们自己付钱来买药品、器械,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追求的不是钱,而是内心的满足。我们来这里做义诊,能够影响一个生命,帮助到一个人,这种满足感真的很大。张苑红医师讲,她的义诊之旅充满了惊喜。她诊治的一位中风偏瘫半年的中年男病人,在接受第一次针灸治疗后,当晚就能自己转身了,经过连续四天的治疗后,自己能够慢慢走路了。
她说,也许是患者的信任,也许是当地人生活方式的简单,在这里中医疗效竟然如此之快,让我深受鼓舞。当病人家属在治疗的最后一天向我们道谢,深深地拥抱我时,那个拥抱比她说出的“Thank you very much!”更能感动我。
在“菲凡之旅”中,中医人处处洋溢的青春风采,中医药时时闪现的神奇魅力,会随着“全仁中医”的笑脸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