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原料药

辅酶Q10市场波折利大于弊

来源:www.yyjjb.com.cn
摘要:回过头来盘点2005年原料药市场的行情走势时,人们会发现在今年辅酶Q10已经悄悄地演变成为了一大热门特色原料药品种。年初尚没有得到什么关注的辅酶Q10,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走高以及国内最早涉足该领域的几家生产企业获利水平的快速攀升,一下子成为了令人瞩目的焦点,这在6月份的时候格外突出。国内最早能......

点击显示 收起

回过头来盘点2005年原料药市场的行情走势时,人们会发现在今年辅酶Q10已经悄悄地演变成为了一大热门特色原料药品种。 
     
    年初尚没有得到什么关注的辅酶Q10,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走高以及国内最早涉足该领域的几家生产企业获利水平的快速攀升,一下子成为了令人瞩目的焦点,这在6月份的时候格外突出。 
     
    国内最早能够规模化生产辅酶Q10的两家企业是新昌制药厂和西安浩天生物技术公司。2004年,新昌制药采用发酵法生产辅酶Q10试产成功。据了解,采用该法生产成本可以限制在2000~2300元/公斤,而今年5、6月间国际市场上辅酶Q10价位曾一度在4000~4100美元/公斤左右运行,两相比较来看,其利润水平之高一目了然。更加令人心动的是,上半年新昌制药与西安浩天外销情况都非常好,前者更是放言将扩大辅酶Q10的产能,预计全部达产后将实现20吨/年的生产规模。 
     
    令人心动的高附加值,再加上由于应用广泛国际市场需求量逐年快速增大的趋势,辅酶Q10的前景被业内普遍看好,众多企业因此跃跃欲试,天方药业、新和成制药等多家企业都先后披露了准备上马该品种的打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辅酶Q10的行情发生了巨大的波动,高台跳水之势仿佛一触即发。 
     
    据健康网监测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辅酶Q10的价格持续回落,其出口平均价格已经由高峰期的30000元/公斤跌落到了15000元/公斤,这与业内先期普遍预计的“辅酶Q10价格持续上扬”态势恰恰相反。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其原因除了下半年国际市场需求因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的采购国订单量减小造成了一定的萎缩外,还有就是国内外生产企业间的激烈竞争。 
     
    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发出辅酶Q10的国家,日本一直牢牢把持着该品种的霸主地位,其产量曾常年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于预计美国市场上辅酶Q10近期内将因政策性原因导致需求量扩大,今年日本一家主要的生产企业在美国投建了一具有30吨/年生产规模的辅酶Q10生产基地。这一举措被看成了日本企业维护自身在该领域地位的重要策略之一,它给国内的一些企业带来了不安,由此拉开了“降价保客户”的序幕。 
     
    在国内企业间,辅酶Q10市场份额的争夺就更加激烈而直接。目前运用发酵法生产的辅酶Q10产品已经越来越被欧美市场所接受,这给应用合成法生产的企业带来了麻烦。更为重要的是,合成法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上述因素导致合成法生产辅酶Q10的技术前景堪忧,相关的企业为了保住市场只能先行降价,放手一搏。 
     
    辅酶Q10市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问题现在已经逐渐凸现了出来,然而在成长期遭遇这些波折,对于整个产业来说利大于弊,因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必将促进辅酶Q10产业快速步入成熟阶段。 
     
     
     
     
     
    医药经济报2005年 第140期  
     
     
     
   
 
作者: 倪文昊 专栏 2005-1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