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原料药

益生菌正成为国际市场上新兴的巨大商机

来源:医药经济报
摘要:作为新一代生物制药产品和膳食补充剂中的重要成分,益生菌正成为国际市场上新兴的巨大商业机会全球产业分析公司(GIA)在前不久发表的《益生菌:全球战略经营报告》中指出,预计到2010年,全球益生菌市场的销售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消费者意识的提高、医疗保健费用的居高不下、益生菌有利于身体的特殊好处以及消费者......

点击显示 收起

  作为新一代生物制药产品和膳食补充剂中的重要成分,益生菌正成为国际市场上新兴的巨大商业机会

  全球产业分析公司(GIA)在前不久发表的《益生菌:全球战略经营报告》中指出,预计到2010年,全球益生菌市场的销售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消费者意识的提高、医疗保健费用的居高不下、益生菌有利于身体的特殊好处以及消费者对预防性医疗保健越来越感兴趣,正成为推动该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过,虽然益生菌市场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整个市场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新概念在全球流行

  益生菌被视为21世纪重要的医疗保健概念。正如GIA公司指出的,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日益提高,以益生菌产品为形式的预防性药物逐渐受宠。在亚洲和欧洲,益生菌早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亚洲人和欧洲人在广泛使用这种产品,这种流行趋势同时也在向全球各地蔓延。

  在全球益生菌市场上,欧洲市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预计该市场2007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57亿美元。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益生菌市场,预计到2010年,这一市场的销售收入将达到46亿美元。在欧洲,市场规模最大的是德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则是英国,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在14%左右。

  目前,在全球益生菌市场上,规模较大的生产商主要有丹尼斯克公司、达能集团、罗赛尔公司、雀巢公司、日本养乐多(Yakult)本社株式会社等。

  营销是扩张利器

  随着科学家对益生菌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工作,新的益生菌菌株和新用途也由此不断得到开发。除了用于治疗肠胃问题以外,益生菌新的应用目标还包括炎症、过敏预防、降低胆固醇和预防结肠癌。

  不过,目前有一些现状对益生菌市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鉴于转基因培养问题威胁到了益生菌市场的发展,许多经销者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在促销产品时都宣称自己生产的益生菌与转基因生物(GMOs)没有任何关系。还有一些补充剂厂家为了扩大它们的市场份额,对自己的产品发出了健康主张,不过,这些主张有误导成分,缺乏科学依据。业内人士对此指出,因为消费者对益生菌产品的信心受到了打击,要让他们重新回到这一市场,需要在营销上作出很大的努力。

  虽然面临着这些挑战,但益生菌市场似乎仍然朝着竞争加剧和快速扩张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和创新公司正在作出巨大的努力,它们将从欧洲和亚洲等市场上取得的经验应用到美国等新兴市场上。

  对目前的市场参与者来说,益生菌行业的竞争态势可以用“高度”两字来形容。虽然在这一市场上开展业务的供应商极少,但这些供应商中大多数并不具有足够强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因为它们供应的产品价值相对较低,因此,营销手段将在确立生产厂家的竞争优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让消费者确信它们的益生菌产品符合美国药典标准上,大多数生产厂家有可能会遇到难题。

  链接

  益生菌质量标准问世

  近日,国际益生菌产品协会(IPA)为争论不休的益生菌产品标签计划制定了标准,今后,益生菌产品将附加质量标识。

  一些公司可能会声称其产品含有500亿个单位的益生菌,但其中到底有多少是活着和有效的呢?这正是该计划将要防止的一件事情,它将促使益生菌市场提高质量。

  益生菌生产厂家可以向IPA提出申请,让第三方独立机构来分析它们的批次产品。如果它们的产品达到IPA的标准,那么,这些产品就有资格加上相应的质量标识。据悉,该计划将最先适用于膳食补充剂,然后完全覆盖其它食品。IPA执行主任IoannisMisopoulos表示,制定这一标识确认计划完全有必要,因为全球益生菌市场虽然欣欣向荣,但并不是所有进入这一市场的产品的质量都如产品标签上所示。

  Misopoulos说:“制定这项计划大约花费了7个月的时间,我们听取了行业对这一问题的意见。消费者只要看到产品标签上的质量标识,就可知道他们购买的益生菌产品是有益于健康的。只有那些能为消费者提供有效剂量的益生菌产品才能盖上标识。”

  符合盖章标准的要素包括:(1)在产品失效时确保有最低数量的菌落形成单位(CFU);(2)有储存指示;(3)有包装批号或产品代码;(4)对益生菌清楚地识别,其中包括菌株(优先列出)或者至少以外界普遍认可的术语列明属种,如果用商品名称来识别益生菌,那么实际的属种也应该包含在产品标签上;(5)生产厂家的所有联系信息,或者在产品标签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至少列明厂家的网址;(6)建议用量的说明(供动物使用的益生菌补充剂应该列明其所针对的动物种类)。预计在今后6~8个月的时间里将对益生菌产品启动盖章程序。

  Misopolous表示,有些益生菌产品声称在生产时含有一定数量的CFU,但是,这与消费者使用该产品时的CFU数量并不一定具有关联性,因为有一些产品利用了非活性培养方法,但是缺乏临床支持,还有一些产品使用了死体培养。

  由于益生菌具有“活”的属性,这使得“正式”的质量计划的实施将存在诸多困难。但是IPA希望,它制定的这项计划将会促进益生菌产品质量和健康主张的标准化。 (责任编辑:江大红)
作者: 王迪 作者: 2008-5-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