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原料药

化学原料药出口:在挑战中前行

来源:国际商报
摘要:2011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制造工业在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节能减排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2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将在机遇与挑战中前行,预计今年的出口仍将保持增长,全年出口增幅在20%左右。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获悉,1~2月,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额为34。出口量达93万吨,同......

点击显示 收起

  2011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制造工业在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节能减排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2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将在机遇与挑战中前行,预计今年的出口仍将保持增长,全年出口增幅在20%左右。

  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获悉,1~2月,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额为34.9亿美元,同比增长9.41%;出口量达93万吨,同比增长5.96%。其中,1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出口额同比小幅下降2.91%;2月份又恢复增长势头,同比增长27.1%。

  老问题依旧新矛盾凸显

  医保商会西药部副主任曹钢用一句话概括了当前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出口现状:“老问题依旧,新矛盾凸显。”

  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老问题始终挥之不去,而国际原料药监管趋严等新矛盾也越来越让国内企业备感压力。

  产能过剩。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有47%的化学原料药品种出口均价在10美元/公斤以下,近31%的化学原料药品种出口均价在5美元/公斤以下。产能过剩无疑是主要原因。多数原料药行业由于科技含量少、门槛低,企业为追逐利润往往采用规模效应,扩大产能压缩成本,导致产能过剩,最终使企业丧失价格的话语权,陷入被动局面。这是当前很多化学原料药,特别是大宗原料药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

  成本上涨。2011年第四季度虽然我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增幅回落,但是原辅料、水电煤运等成本依然维持在高位。同时,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执行,直接加重企业的成本压力。而且近几年国内人工费用的持续上涨,对企业的运营造成了较大压力。

  国际监管趋严。近年来,各国政府为保证公众健康安全不断完善医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相继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对海外生产商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加强对上游产品的监控和追溯能力。2011年6月,欧盟议会和欧盟委员会颁布了2011/62/EU号新法令,要求从2013年7月2日起,所有输欧的人用药活性物质必须出具出口国监管部门的书面声明。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又以生产监管体系可能不符合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cGMP)要求为由,对22家中国肝素粗品生产企业发布进口警告。总体上看,我国化学原料药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备检程序愈加复杂,需满足的生产条件和质量标准层出不穷。

  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也给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当前,欧美主要国家的财政赤字问题突出,若欧美的经济无法真正走出泥潭,则欧美未来的社会保障、医疗支出肯定会受到影响。短期来看,欧债危机、美国房地产业的萧条仍未结束,对于欧美医药企业的影响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进而也有可能直接导致欧美医药原料药需求出现短期下滑。

  人民币汇率制约出口。人民币汇率问题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的出口,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在价格竞争上的优势正逐渐丧失,对出口企业的经营也形成一定压力。

  出口仍将保持增长

  2012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将在机遇与挑战中艰难前行。

  当前我国化学原料药仍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第一,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美医药市场增长有限,新兴医药市场继续大幅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际医药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并不乐观,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风险加大;第二,印度等主要竞争对手货币贬值严重,而人民币尚有升值压力,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被进一步削弱;第三,国内环保标准提高,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仍有增长的趋势,这将继续推高我国化学原料药产品的成本;第四,大宗原料药的产能过剩所引发的低价竞争,将使我国化学原料药产品出口陷入两难境地;第五,贸易摩擦频发以及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将对我国出口构成严峻挑战。

  从有利因素情况看,我国医药行业整体仍将稳步发展,这为我国化学原料药打下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另外,经济增长和政策保障将促进医药消费快速增长,将继续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整体上看,国际市场对化学原料药仍存在刚性需求;我国化学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短期内无法替代;维生素、青霉素、柠檬酸、抗生素、扑热息痛等大宗原料药仍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此外,特色原料药依靠技术优势将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新兴市场原料药需求也将继续扩大。

  医药盛会力促产业升级

  记者获悉,今年6月26日~28日,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和欧洲博闻展览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暨“2012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和“2012亚洲食品配料、天然原料、健康原料展”将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届时,展会将汇集医药市场最前沿的信息,为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0余家展商、4万余名专业采购商呈现一个全方位的一站式的制药工业贸易平台。

  医保商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必将为中国制药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作为亚洲地区最大规模和最高层次的国际性医药展会,“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举办至今已有10余载,其品牌效应深入人心。

  据悉,“第十二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2012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2012亚洲食品配料、天然原料、健康原料展”在展出面积和参观人数上均取得了突破:今年的展出总面积将达到13万平方米,其中“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展出面积达80000平方米,“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30000平方米,“亚洲食品配料、天然原料、健康原料展”20000平方米;参观人数预计将突破4万人,是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

  记者了解到,生物制药与技术专区作为“第十二届世界医药原料中国展”的重要板块,聚焦于基因工程、抗体工程及细胞工程等产品和技术的展示,为生物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新药研发企业等专业人士提供了交流贸易的平台。据医保商会介绍,生物制药与技术专区将更加注重技术交流,同期还将举办“2012年生物技术药物(蛋白质抗体)创新发展论坛”。

  而本届展会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天然提取物专区”将扩大至一个专馆。国家对朝阳产业的鼓励与倡导,为植物提取物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植物提取物行业服务的专业性展会也因此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据悉,2012年“天然提取物专区”展示规模增加70%,将汇聚300余家专业提取物供应商。届时,专区将为医药、食品及保健品行业的专业买家提供快速采购通道。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也将继续举办第五届“中国—世界医药论坛”,届时将邀请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权威部门和业界专家学者就2012年医药领域的宏观形势与市场动态进行深度解读。

  制药装备企业转型谋发展

  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为我国制药企业进一步进军国际市场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商务部力导的国内企业转型升级,为我国制药企业向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品种发展提供了保障,将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带动我国制药设备和包装设备及材料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行业实现初步整合

  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2004年后我国多数制药企业获得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对制药装备及医药包材需求急剧下降,引发制药装备及包材行业初步整合。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我国年产品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制药设备企业为95家,实现销售收入76.61亿元,同比增长9.79%,完成利税10.73亿元。从企业性质分析,民营企业68家,三资企业12家,股份制企业4家。其销售的产品品种规格超过3000种,不仅满足了国内中西药厂、兽药厂及保健品厂的需求,并远销80多个国家及地区。

  目前我国医药包装行业约有1500余家企业,2010年行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占我国医药行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3%,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

  新政策创造新商机   2011年3月1日实施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对制药企业软件和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制药装备做了详细规定,对制药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修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尽管国内中西药企4000多家,按照新版GMP标准要求增添部分设备或改造部分设备,这对事前进行了转型升级的制药设备企业和包材企业是利好,企业通过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和转变产品质量,从微观上说,给单一的制药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从宏观上带动了整个药机装备及包材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挤压了那些没有跟上政策的部分药机设备企业及包材企业的市场空间,促使部分企业转而向新兴市场需找合理商机。

  专业展会提供展示平台

  据医保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即将举办的“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和包装材料中国展”(P-MEC中国展)为国内外制药设备、医药包装企业提供了一个面向制药设备、医药包装领域技术交流、经验沟通、用户体验的专业平台。

  展会将聚集400多家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和芬兰等国家和国内的知名制药设备、医药包装企业同台竞技,展会产品涵盖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医药包装机械、包装新材料、洁净系统和制冷设备等。展会同期将举办“2012中国与世界医药论坛——制药装备分论坛”。

  植物提取物产业迎来新调整期

  植物提取物产业是中药出口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产业,也可以说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近10年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同比均保持增长。

  201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鼓励和支持天然色素和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发展,继续发展优势出口产品”。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罗扬介绍,201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达11.3亿美元,成为中药类产品出口第一个超过10亿美元的类别。而随着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监管情况的不断变化,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调整。

  出口量减价增

  据介绍,我国植物提取物呈现出口价格上升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至3月,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数量为10238吨,同比下降7.5%;出口金额29857.15万美元,同比增长11.71%;出口单价29.16美元/公斤,同比增长20.77%。

  同时,我国植物提取物的进口增速也十分明显。201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进口额为2.2亿美元,同比增加67.8%;进口数量为1.8万吨,同比增加59.4%;进口均价12.4美元/公斤,同比增加5.2%。进口产品主要是薄荷油等植物精油以及甘草浸膏等资源紧缺型植物提取物,其进口增速超过100%。

  我国植物提取产品出口市场也相对稳定,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一直是植物提取产品的主要市场。近几年墨西哥、印度也大量进口中国植物提取产品。2011年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除拉丁美洲略有收紧外,其他各大洲的出口额和出口量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新一轮洗牌在即

  我国植物提取物企业队伍一直在壮大,2011年的出口企业有1402家。其中,民营企业是植物提取物出口的主力军,出口占比超过56%;三资企业出口占比达到32%;国有企业仅占出口总量的11%。201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前10名企业出口额占比为33%。

  罗扬表示,目前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整体水平略有提升。

  从各省市出口情况来看,植物提取物出口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特点。排名靠前的省市主要特点是产业集群优势,另外是区位外贸优势。比如云南由于特殊的植物资源和气候条件,在植物色素和香精香料类产品种植加工领域占有明显优势。

  由此可看出,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日渐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趋势,行业发展日趋健康。

  罗扬表示,今年对于植物提取物行业震动最大的事件就是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新调整《法检目录》,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监管类别在原来的植物产品检疫基础上,新增加出口商品检验(危险化学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食品添加剂)。由此,植物提取物产业将迎来新的调整期,相关主管部门也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质量监管,产业或将进行新一轮的洗牌。

作者: 2012-5-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