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要闻

CPhI上的“非主流”亮点

来源:www.yyjjb.com.cn
摘要:在“第五界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China2005)上,合同订制服务与天然植物提取物两大亮点,吸引了国内外厂商的目光合同订制服务方兴未艾与世界制药原料欧洲展同行的合同订制服务(ICSE)展览首次试水中国展,尽管特设展览专区面积不大,但散布在各馆的生产企业超过一半以上都标注能够提供合同订......

点击显示 收起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第五界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China 2005)上,合同订制服务与天然植物提取物两大亮点,吸引了国内外厂商的目光 
     
     
     
    合同订制服务方兴未艾 
     
    与世界制药原料欧洲展同行的合同订制服务(ICSE)展览首次试水中国展,尽管特设展览专区面积不大,但散布在各馆的生产企业超过一半以上都标注能够提供合同订制服务。这为国内的许多原料药生产企业转变生产和营销模式提供了可能。 
     
    尽管许多企业被标注有合同订制服务的能力,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企业对于合同订制服务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大多数停留在“先下单子后生产”、“来料加工”的层面,对于技术创新和按对方标准生产不熟悉,只是表示“合作方式可以灵活开展。” 
     
    合同制造商的兴起是近年来国际生产体系发展的新趋势,在IT和通讯行业已广为应用,是继OEM(贴牌生产)后的又一波热潮。合同制造商还开发新的加工技术,在必要的情况下,为其主要客户开发新产品,并承担与产品制造相关的其他业务,如物流和订购,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因此,合同制造商不仅有规模经济优势,还具备相当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近两年的展会上,越来越多的客户已经从询问有没有某产品到能不能做某产品了。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合同订制服务的需求在增加。”东港工贸集团海外事业部的汪启华介绍说。 
     
    中国保健品出口协会副秘书长崔彬分析认为:近年来欧洲货币升值较快,使得欧洲企业在本土的生产成本愈来愈高,在他国采购价廉原料药的同时,不得不将一些先进的原料药生产工艺转移到低成本地区。而中国作为一个原料药大国很容易吸引他们的到来,这也是提升国内原料药生产水平的绝好机会。 
     
    一般来说,客户会提出原料药生产工艺、标准等要求,由中国企业来完成,而这些原料药往往是国内企业从来没有做过的。“对方企业会先派人来考察我们的生产能力,然后下一些量比较小的订单,我们将按照他们的要求对工艺流程和标准作特别的调整,双方不断磨合,在获得大订单以前往往需要2~3年的时间。但由于是为他们特制,因此一旦成为固定的供货商就可以得到比一般品种高得多的利润,而且他们不会把产品再给其他厂家来做,我们既提升了技术也有了稳定的客户。”汪先生对于ICSE兴趣浓厚,他们从去年开始已接到了3~4家海外企业小订单的ICSE业务。 
     
    同时,由于产品标准需要长时间的磨合,订制方和制造方的信任关系也在慢慢地加强的,所以制造商承担的风险也较大。 
     
    国际制药大会主席程毓渡博士将本年的会议主题也定位在“从采购到合同订制外包”。他认为,目前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获得合同订制服务的障碍主要有: 
     
    首先是对欧美市场的准入法规和文件的了解不充分,比如欧盟对原料药(中间体)GMP(ICHQ7A)的标准,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文件记录。其次合同订制服务的范围包括在研服务和制造服务,目前国内只是停留在产品层面,在原研方面的投入还不够,而国际上乃至其他产业中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合同订制服务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另外需要一个合同订制服务的平台。 
     
    程毓渡博士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型企业会在这方面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敏感度,而且专注于原料药但不涉及制剂生产的企业更能获得海外合同订制商的信任。 
     
     
     
     天然植物提取物征战世界 
     
     
     
    在化学原料药当道的展会上,天然植物提取物企业在其中是“少数派”,但这个团体以平均每年20%的出口增长率快速壮大,并且对世界市场抱有极大的信心。 
     
    “近年来,天然植物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整个市场出现的是连年递增的趋势。”桂林莱茵生物每年都以特装显著位置参加CPhI中国展,其产品超过90%出口海外,因此副总经理姚新德对国际市场的变化颇有感受。 
     
    而另一家规模较小的西安大地植化技术公司的销售代表吴志刚也表示,尽管客户很多是国内的外贸公司,但产品最终还是流向海外市场。 
     
    “美国是天然植物提取物最大的消耗国,其次是欧洲。中国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可占据美国市场的10%,欧洲的5%。每年出口过亿元的国内企业已有好几家,而且增长势头迅猛,每年的增长率大概为20%左右。”成都华高药业的项目主管房杰也肯定了市场的迅猛增长。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研究,比欧洲整整晚了40年,但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占据了近5%的全球市场。姚新德预计,再过5年,这一比例能够提高到10%,“在一个本身在迅猛扩大的市场中,扩大份额,意味着发展水平要远远超过市场本身的发展水平。” 
     
    房杰认为这样的预测并不为过,中国本身的天然植物资源种类、数量比处于领导地位的欧洲要丰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充足。但就是在尖端技术上有一些距离,而且欧洲在这方面的发展时间比中国要长3倍,在市场的稳固性上还是很强的。 
     
    姚新德认为,目前中国的植物提取物有60%销售到美国,20%到欧洲,15%到日本,东南亚等地消化其他的5%,高端市场已经接纳了中国的产品。这一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印度,而英国尽管市场做得比较深,但价格也高很多,中国有的品种价格甚至只是它的30%。 
     
    但姚新德认为,国内企业在基础研究上多下些工夫赢得国际市场并非遥不可及。对于国内目前是否有跟风投产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现象,几位被采访人都认为,世界需求很大,还未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也不会对价格有所抑制,一直比较平稳。而且企业都有扩建和在建生产线的计划。 
     
    对于日、韩大量采购我国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现象,大多数企业表示,日、韩并不是竞争对手,只是客户。日、韩再加工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做得到,根本问题是如何去开拓市场。 
     
     
     
要闻版     
     
    医药经济报2005年 第69期 
     
     
     
     
     
   
 
作者: 驻沪记者 张莉 摄影报道 2005-7-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