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辨病治疗高血脂

来源:中医药报
摘要:古代中医并无高血脂病,因此凡现代中医治疗高血脂等一类疾病时,笔者认为应该提倡发扬重于继承,可以更多地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或当代临床实践的经验处方用药。也不必过于拘泥是否采用了辨证论洽的方法,尤其当无证可辨时,可以直接根据临床经验以及药理研究的成果进行辨病论治。总之,疗效是检验治疗方法是否对......

点击显示 收起

        古代中医并无高血脂病,因此凡现代中医治疗高血脂等一类疾病时,笔者认为应该提倡发扬重于继承,可以更多地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或当代临床实践的经验处方用药;也不必过于拘泥是否采用了辨证论洽的方法,尤其当无证可辨时,可以直接根据临床经验以及药理研究的成果进行辨病论治。总之,疗效是检验治疗方法是否对头的唯一标准.治疗可以不拘一格。试以中药治疗高脂血症为例加以旁证。

        王女,56岁,主妇,2006年11月7日就诊。主诉:高血脂、脂肪肝6年余。2005年3月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轻度增高。医生嘱予饮食控制。及至2006年.10月,检查结果为胆固醇尚可(6 Immol/L),但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至11.15 mmol/L。他医处方予口服西药降脂药,但服药后即出现肝区隐痛,停药后即痛止,又服又痛,再停再止。由于不能服降血脂西药,遂来求中医治疗。除了平时略微易感乏力外,余无不适,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簿白,脉细弦。由于症状较少,难以进行传统的辨证论治,姑以本人经验方予治,处方:柴胡12g,白芍12g,生首乌30g,生山楂30g,莪术12g,片姜黄12g,丹参15g,泽兰12g,郁金12g,茵陈15g,茯苓12g,白术12g,7剂。当日尚未饮食,开出化验单复查血脂。

        10月11日二诊:11月7日检查结果甘油三酯仍为11.15 mmol/L。上方不作加减,继续服用至2007年1月19日,复查甘油三酯降低至2.10 mmol/L。前后总计服中药约70剂。

        按照传统方解,方中柴胡、白芍、首乌疏肝养肝,姜黄莪术、丹参、生山楂、泽兰、郁金活血化瘀,茵陈清热利湿降脂,茯苓、白术健睥化湿。但这是勉为其难的解释。众所周知,处方所用中药大多经临床证实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西医的肝病并非等于是中医的肝病,似本案并无明显的肝郁脾虚、气滞血瘀以及湿滞痰阻的临床表现,要作出中医传统的病名诊断、归纳辨证病机分析、确立治疗原则以及进行方解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反观眼下学术界的“常规”作风,,必强行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分析,反而不伦不类,有“无病呻吟”之感。随着中医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当今中医业界应该开始考虑如何真实面对这类情况。

        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以上问题。就降低血脂币言,笔者采用以下更为简单的治疗方法,同样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1)取生山楂,打磨成粉,每次口服lOg,每日2-3次。经对比,此法较取山楂开水冲泡效果为好。(2)用生黄豆或生花生米,浸食醋中7日后。每日空腹取食7粒或10粒.(3)取黑木耳.用冷水浸泡后蒸熟:临用前以食醋炒热.每日

服用一小碗。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