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痹病多因虚邪瘀论治遵循四原则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娄多峰治痹学术思想□郭会卿李沛娄彦红/娄玉钤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痹病医院★正虚、外邪、瘀血互为病因★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宣散疏通,依部用药三因制宜,异同相治守方变方,杂合以治娄多峰教授系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痹病专家,对疑难痹病特别是类痹关节炎(BA)研究造诣颇......

点击显示 收起

  娄多峰治痹学术思想  

  □ 郭会卿 李沛 娄彦红/娄玉钤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痹病医院

  ★正虚、外邪、瘀血互为病因

  ★扶正祛邪,标本同治 宣散疏通,依部用药 三因制宜,异同相治 守方变方,杂合以治

 

  娄多峰教授系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痹病专家,对疑难痹病特别是类痹关节炎(BA)研究造诣颇深。笔者长期跟随娄老工作学习,蒙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痹学术思想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病因不出虚、邪、瘀

  娄老在继承《黄帝内经》痹证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60余年的治痹经验,将痹病病因概括为虚、邪、瘀,指出痹病病因虽然复杂,但总超不出此3个方面。虚即正气亏虚,由于先后天因素、大病、久病、妇女产后等导致正虚,正虚不能抗邪于外而致痹病。邪即邪侵,指外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主要是指风寒湿侵袭人体导致痹病的发生。娄老通过对3753例痹病患者的病因学调查,发现因居处环境欠佳而得病者占63.5%。瘀,即瘀血痰浊,认为七情、跌仆外伤、饮食所伤可形成瘀血、痰浊。该学说首次将邪侵、正虚、痰瘀3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较全面准确地揭示了痹病的病因本质,代表了当代中医对痹病病因本质认识的水平。

  病机为虚、邪、瘀搏结

  娄老认为痹病病机为虚、邪、瘀相互搏结,“不通”、“不荣”并见,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邪随虚转,证分寒热,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后,寒热的转化,一般和机体体质的阴阳盛衰有关,常分为寒、热两大类证候;二是邪瘀搏击,不通尤甚,风寒湿热之邪充斥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必瘀血(痰浊)内生,瘀(痰)阻滞经络,壅遏经气,与邪相搏,必致经络气血不通加重,表现为疼痛、肿胀、重着加剧,甚则骨节屈伸不利或畸形;三是因邪致虚,不通不荣并见,病之初正气尚能与邪抗争,表现为实证,邪正抗争,正不胜邪,必然耗伤正气,实则不通,虚则不荣,故不通不荣互见。虚、邪、瘀3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痹病的表现错综复杂,变证丛生。

  辨证当从整体论

  在以上虚、邪、瘀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娄老进而提出了虚、邪、瘀辨证理论,指出临床所见痹病,正虚、外邪、瘀血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往往是不可分割的,临证时需整体对待。就具体的痹证患者,可有以下不同的情况,或表现为正虚为主,而邪、瘀较轻;或以正虚、邪实为主,而瘀血较轻;或表现为邪实为主,正虚、瘀血较轻;或以邪实、瘀血为主,而正虚较轻;或表现为瘀血为主,而正虚、邪实较轻;或以瘀血、正虚为主,而邪实较轻;或表现为正虚、邪实、瘀血都较明显。“为主”者是主要矛盾,而非全部;“较轻”者为次要矛盾,而非不存在。虚、邪、瘀3个方面,某患者若以两个为主者,这个“为主”,两者也有份量不同;若以两个较轻者,这个“较轻”,两者也有份量不同。临证时,—定要分清孰重孰轻,才能把握治疗大法。临证时要对三者分别进一步分析,如正虚为主者,要进一步分清是气血虚为主,或肝肾虚为主,或脾胃虚为主等等;邪实为主者,要分清风、湿、寒、热孰之偏盛或某二者、三者合邪均较明显等等;瘀血为主者,要分清是瘀为主或痰为主或痰瘀互结。

  治痹应遵四原则

  娄老强调痹病治疗要遵循以下4大原则。①扶正祛邪,标本同治:扶正以增强抗病能力,祛邪(散寒、攻逐、行气、破瘀)以达病邪被驱之目的。②宣散疏通,依部用药:宣散邪气,疏通经络,气血瘀(痰)滞畅通,瘀(痰)滞自除,病邪自灭。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变部位选用药物,或循经取药以求药到病所;升降出入引经选药,使病邪随之而除。③三因制宜,异同相治:致病的时间、年龄、体质、季节及病程长短、生活环境不同,治则选方,药物用量亦不同。④守方变方,杂合以治:娄老认为这是治疗痹病的关键,只要辨证准确,应守方守药,持之以恒,才能获效。但临床中常会出现以下3种情况:一是病症有减,二是病情平平(无变化),三是加重(指疼痛)。一者易守,二者难守,三者更难守,此刻医者茫然无策,杂药乱投,是大忌也。只要确认辨证无误,则是药生效力,邪欲外透之故,可守方继进,方可获得大效。针对病因,用多层次、多属性、多途径的方法治疗,如外敷、针灸、按摩等。

  痹病证治举要

  娄老临证将痹病分为邪实、正虚、瘀痰三候,每候以寒热为纲,结合具体痹病,列证择方,简明实用,纲目清晰。如邪实候分为寒、热两证,寒证又分为风痹、寒痹、湿痹3型。

  风痹治以祛风活血,散寒除湿;寒痹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湿痹治以祛湿健脾,疏风散寒通络。基础方均为通痹汤(当归18克,丹参18克,鸡血藤21克,海风藤18克,透骨草21克,独活18克,追地风18克,香附21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随证加减。

  热痹又分为湿热痹、热毒痹、寒热错杂痹3型。湿热痹治以清热除湿,宣痹通络,基础方用清痹汤(忍冬藤60克,败酱草30克,土茯苓21克,络石藤18克,青风藤30克,老鹳草30克,丹参20克,香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

  热毒痹治以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方用清瘟败毒饮;寒热错杂治以温经散寒、清热除湿,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正虚候也分为寒、热两证,寒证又分为气(血)虚痹、阳虚痹两型,气(血)虚痹治以补益气血,活络祛邪,基础方用黄芪桂枝青藤汤(黄芪60克~120克,桂枝15克~30克,白芍30克~60克,青风藤30克~45克,鸡血藤15克~30克,炙甘草6克~9克,生姜5片,大枣5~10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

  阳虚痹治以温补阳气,祛邪通络,方用真武汤加减。

  瘀血(痰)候也分为寒、热两证,共同治法为活血化瘀、通络蠲痹,基础方为化瘀通痹汤(当归18克,丹参30克,鸡血藤21克,制乳香9克,制没药9克,延胡索12克,香附12克,透骨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

作者: 郭会卿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