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痛证”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的初步探析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准确的检验。辨证的证指证候,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向的概括。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来说,准确辨证是提高诊疗疾病水平的关键。...

点击显示 收起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准确的检验。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辨证的“证”指“证候”,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向的概括。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来说,准确辨证是提高诊疗疾病水平的关键。

  痛证发生的概念在中医辨证中大多为“不通则痛”。中医学认为各种病因会导致人体气血不通,产生郁滞、瘀结,以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产生痛证。如《素问·举痛论》云:“痛而闭不通矣”,《证治要诀》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基于上述认识,中医在治疗各种痛证时,首先考虑运用通法,常伍用活血化瘀行气之品,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当归、赤芍、丹参、麝香、郁金、川芎、五灵脂、生蒲黄等。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不通则痛”病证时,常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如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及外科的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机械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均取得较好疗效。

  临床上痛证的表现复杂多样,而髓海空虚所致头痛,胃阴不足所致胃痛,肝肾阴虚所致胁痛,肾精亏虚所致腰痛均难以用“不通则痛”的理论加以解释。在古今验案中运用六味地黄丸、大补元煎、右归饮(丸)、左归饮(丸)、一贯煎、补中益气汤等治疗一些慢性痛证病例取得满意疗效,则印证了“不荣则痛”是“虚证疼痛”的基本病理。可见实证疼痛虽然在临床上屡见不鲜,但“虚证疼痛”也不可忽视,应引起中医同道的高度重视。

  “不荣则痛”指因邪气侵袭,或气血不足,或脏腑功能低下,致阴阳、气血(精)等亏损,脏腑、脉络、器官、孔窍、四肢百骸失于温养、濡润,而引起疼痛症状。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医学书籍中早有记载,例如《伤寒论》中的大、小建中汤和理中丸治中虚之腹痛,猪肤汤治少阴病阴亏之咽痛,桂枝新加汤治太阳病汗后营气不足之身痛等。至于用不荣来解释某些虚痛,一些古代医家早已达成共识,例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腹痛、头痛、身痛等作了介绍,匠心独具。清·王九峰认为:“治病必求其本,滋苗必灌其根。若不培养真元,徒以痛无补法即系呆理,安望成功。”清·陈士铎对虚痛病证主张“必须用补,不补虚而痛不能止”。程钟龄明确指出:“若属虚痛,必须补之。”由此可见,“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一样,都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关于痛证的基本病理。两者从不同的病理机制来解释疼痛症状,反映了疼痛性质的不同病机。由于“不荣则痛”的客观存在,在指导治疗上补法的运用才有了理论基础,像通法一样也应成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痛证治疗的原则之一。

  当然在临床上痛证的表现复杂多样,甚至出现“不通”与“不荣”共存,形成虚中夹实、实中有虚、虚实并见的证候。在此希望广大中医同道共同探讨,举一反三,不断提高中医对痛证的认识和治疗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作者: 杨巨成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