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核医学在经络领域的研究现状

来源:中医药信息
摘要:建国50年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医要与现代医学实现真正的结合或者说是“医学理论一体化”,经络就是一个最有希望的突破口,更有学者认为经络学说研究的突破有可能会获得医学界的最高荣誉一诺贝尔医学奖。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就有学者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行线路,从早期的......

点击显示 收起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祖国医学的临床实践,为我们战胜疾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但由于经络学说对人体机能调节的很多重要描述与现代医学的概念有较大的分歧,涉及到人体机能调节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因而吸引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注意力。建国50年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医要与现代医学实现真正的结合或者说是“医学理论一体化”,经络就是一个最有希望的突破口,更有学者认为经络学说研究的突破有可能会获得医学界的最高荣誉一诺贝尔医学奖。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就有学者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行线路,从早期的盖革计数器到现在应用的SPECT,国外学者也把PET应用到经络的研究上。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的仪器从非显像仪器到显像仪器,认识水平也从简单的探索经络的走行线路发展到现在的细胞分子水平,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1早期研究概况

    乔晓波报道,人体的穴位注入32P,通过盖革-缪勒计数器来探测,观察到经络循行线路上的放射性强度比两侧的对照部位高,证明穴位注射后,放射性同位素是循经走向的,移动速度是O.14cm/s,而且与古典医籍中描述的线路相符。在穴位外注射,则没有同位素循经移动的现象(单行资料,1960)。福建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组也在人体上穴位注入32P,并且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了同位素线状流动轨迹。在耳廓的胆区内注射32P,发现在胆经的风池、阳陵泉等穴位的放射性强度比对照点高(福建省针灸经络学术座谈会论文摘要选编)。厦门放射医学研究小组将32P注入山羊的穴位,也发现同一经脉上穴位的放射性比其它经脉上的穴位要高,并且同位素是双向移动的(福建省针灸经络学术座谈会论文摘要选编)。

    这些早期的研究,由于技术条件、认识及政治等方面的限制,没能对结果作出更为详尽分析,得出确切的结论。

2 80年代以来的研究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善和技术的进步,这项研究迅速开展,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加入,其中不乏国外学者。论文数是以前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从简单的体外探测到显像探测经络走向,直到今天深入到对脑血流、脑受体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空前丰硕的成果。

2.1放射性同位素的移动轨迹与经脉的循行线路是一致的

    孟竞璧等人发现穴位注射99mTcO4后,放射性同位素就可以循经脉的走向移动,所记录的沿各经脉移动距离各不相同,最长的是足太阴脾经,达85.87cm。在经脉循行线路上预先放置放射性标记物,然后在手足三阴经穴位上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的移动轨迹与古籍记载的经脉循行线路大致相同,总符合率达78.1%,肺经完全吻合,心经的符合率为88%,心包经则变异比较大。而手足三阳经都有一些偏离的现象,在手三阳经偏向阴经,足三阳经在膝以下基本符合,到了股中段则偏向股内侧。但以上各经脉上注射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到达体腔时都逐渐散开。在同一肢体的两条经脉的穴位上同时注入放射性同位素则能同时显示出放射性同位素的各自移动轨迹,也与各自所在的经脉的循行线路基本相符,并且可以观察到两个轨迹间有细而短的分支相互交叉。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在躯干的穴位上,部分受试者可以出现线状的放射性同位素移动的轨迹,其与经脉的符合率,胃经达80%,而膀胱经的穴位在注入放射性同位素后,大多呈扇形向体腔内扩散,出现上下移行的轨迹不多。

2.2放射性同位素移动轨迹的方向及移动速度

    放射性同位素在注入穴位后,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以后,开始循经移动,这段时间被称做潜伏期,潜伏期平均为(37.28±15.63)s,小肠经最短:(25.02±13.38)s,胆经最长:(79.17±34.12)s。放射性同位素移动的方向呈双向性,既可以是向心的,也可以是离心的,但离心的迁移轨迹很少被观察到,因为离心的迁移时间很短,距离不长,也不一定都出现。放射性同位素在注入穴位后,移动的速度也不尽相同,其中大肠经最快,平均为(17.35±5.79)cm/min,并且放射性同位素的移动为非匀速,而是时快时慢,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明显的淤滞,淤滞点的71.93%是腧穴。

2.3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放射性同位素移动的影响

    当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在其移动前,也就是在其潜伏期,在所在经脉的近心端,施以外部压力,可以阻止它的移动。解除压迫后,又可以移动。而在其已经开始移动之后,再给其在同样位置施加压力,也不能阻止其移动,因此有学者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就是经脉本身。在注射同位素的远端,针刺同经的穴位,可以使其移动的潜伏期缩短,移动速度加快。在经脉的循行路线上,皮下注射少量生理盐水或奴佛卡因同样对同位素的移动有明显的阻滞作用,两种物质的作用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可能与注射后的组织局部压力有关。

2.4穴位注射和非穴位注射同位素的移动情况

    在内关两侧的非经非穴的部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大部分受试者示踪剂出现了淤积和不循经扩散,并逐渐向心包经靠近,最后大部分在曲泽穴归入心包经,再循经上行。在穴位的不同深度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其结果也不相同,在皮内注射时,会出现多条细小的分支,而且不循经行走,与经脉几乎不相吻合;皮下注射时,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就出现了同位素循经移动的轨迹,与经脉线路吻合率达78%;如果在穴位上进行深部针刺,有得气感之后再注入放射性同位素,则其移动轨迹多为直线,潜伏期也延长,移动轨迹与经脉的符合程度达95%以上。

2.5穴位注射同位素移动轨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观察其移动轨迹的研究进行了很多,从很多方面详细地探讨了移动轨迹与经脉的关系,方法直观、简便,可重复性强,取得了很多成果,是经络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进展。但其与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关系尚未完全阐述清楚,如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2分钟后心脏内放射性就会增高,双下肢同时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在盆腔部位的汇合轨迹与两侧髂静脉汇集成腹主静脉的形态极为相似,所有这些有待于以后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探索。

2.6针刺对脑血流及脑受体的影响

    进入八、九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不断地应用到经络的研究领域,与上述方法不同之处在于人们从简单的、直接地探讨经络的走行路线不同,而是深入到神经系统,深入到细胞一分子水平来探讨这一古老的课题。

    八十年代中期,日本学者用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研究针刺机理,第一次用影像学的方法直观地证实针刺前和针刺期间人脑的血流灌注、氧消耗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当针刺一侧手三里一合谷穴时,正常志愿者、脑血管病、脑肿瘤和Wallenberg综合征病人均表现刺激穴位的对侧皮质中央前后回和丘脑的rCBF、LOEF和LCMRGIu增高,并可见针刺前脑内缺血灶在针刺后有明显的放射性填充。国内也陆续有学者开展这项研究。贾少微等在针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和曲池两个穴位,发现正常人对侧额叶、顶叶和丘脑,同侧的基底节和双侧小脑皮质局部血流量增高,而缺血性病例组在针刺时,缺血状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林岩松等用电针刺激帕金森病大鼠的太冲、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发现偏侧PD模型大鼠患侧纹状体对125I—IBZM的摄取仍高于对侧,但其增高程度明显低于治疗空白组,表明电针治疗可以提高大鼠偏侧PD模型损毁纹状体DA含量,并可以阻止损毁侧D2受体随时间而加重的上调效应。我们近来也在心脏的神经受体显像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其结果也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综上所述,核医学在经络领域里研究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也已经非常深入,已经从循经传感的“线”深入到探索俞穴与脏腑的关系上了,已经进入细胞分子水平,前景非常美好!核医学的影像技术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它不同于其它结构学影像学技术,是一种反应机体代谢性变化的影像技术,其次多种可供选择放射性核素做为可探测的示踪剂,为各条经络与脏腑的联系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经络与脏腑的联系是经络学说的精华,核医学的影像技术恰好可以大有作为,可以从此着手,并密切结合临床,把研究工作深入进行下去。

 

作者: 杜建强 欧顺云 2007-10-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