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漫谈中医望姿态

来源:家庭中医药
摘要:望姿态是中医垄诊的环节之一。因为病人的特殊姿势、动静体位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对判断疾病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故而在临床上,望姿态是望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察舌诊脉来说,望姿态更直观、简便。姿态包括姿势和形态两个方面。...

点击显示 收起

  望姿态是中医垄诊的环节之一。因为病人的特殊姿势、动静体位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对判断疾病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故而在临床上,望姿态是望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察舌诊脉来说,望姿态更直观、简便。只要做个有心人,借此初步地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特殊不适,应该不是件很难的事。

  姿态包括姿势和形态两个方面。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有意无意中体现出各种姿态。当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他的姿势;而当他行动时,又可以透过其动作获取信息。正常人的姿态、动作一般情况下都很随意、自然、协调,表达准确,不会有任何不适。而在病理情况下,病人的姿态就表现得复杂多样,且可以不断改变。

  根据中医“阳主动,阴主静”的理论,可以推断出,一个总是躁动不安的人,多属于阳证、热证、实证;而一个人如果喜静懒言,则多为阴证、寒证、虚证。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笼统的判断。

  以卧姿为例,具体而言。一个人躺着的时候,身体常向外,对着光,或者辗转反侧,卧不安稳,一般属于阳证、热证、实证;反之,面常向里,背着光,又见身重懒动,喜静嗜卧的人,多为阴证、寒证、虚证。另外,如果是仰卧伸足,去衣掀被,则多属于实热证:踯卧缩足,喜加衣被的,多见于虚寒证。

    坐姿也有比较特殊,容易分辨的。坐着常不由自主把头抬起,胸胀气粗的,是肺实气逆。习惯低头坐着,少气懒言的,常是肺虚体弱。只能坐不能平卧,或只能半卧,平卧则气逆咳喘,呼吸困难的人,多为肺胀咳喘,或水饮停于胸腹等。只想平卧而不愿坐,坐则头昏眼花,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动态中的表现也有一定的特征可循。例如昏倒,就有多种情况。癫痫病人发病时,一定是突然昏倒,并且不省人事,同时伴四肢抽搐和口吐白沫,旁人还可以听到病人口中发出怪叫声。但是病人苏醒后如常人,没有异状。中风患者发病,一般表现为口歪眼斜,半身不遂。如果有意识障碍,就是中风的重症;意识清楚,仅见肢体表现的,属于轻症。中暑在夏天多有发生,严重者也会昏迷惊厥,其表现为高热面赤,呼吸气粗,汗出较多。若是素体虚弱或劳累过度引发的突然晕倒,大多数情况下伴有脸色发白、呼吸微弱。相比较而言,因大失血而突然昏倒的病人,面色显得更加苍白,且脉微。大怒的昏扑,则伴有屏气或过度喘气,同时可见患者双目紧闭,全身僵直或四肢不规则舞动。

    再如肢体关节病症,疼痛或发病位置一致,表现却不尽相同。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项背强急,腰背反折,身体后仰如弓状),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的情况,常见于高热惊厥或小儿惊风。肢体筋脉迟缓,痿软无力,功能丧失,日久可致肌肉萎缩的,属于痿证。关节疼痛,肿胀变形的,是痹证。手或下肢颤抖,振摇不定,不能自止,多由血虚筋脉失养或饮酒过度所致,亦可见于动风先兆。

    中医常讲“司外揣内”、“以表知里”,就是通过外在的表现看到内在的疾病本质。生活中,我们很可能就因为无意间注意到了自身或家人细微的姿态异常,有针对性地预防、治疗,从而远离了一场急病或大病。

 

作者: 2009-5-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