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简介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防治思路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地先后暴发人感染猪流感,至6月中旬中国内地报告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00例。此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HlNl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甲型HlNl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

点击显示 收起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地先后暴发人感染猪流感,至6月中旬中国内地报告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00例。此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HlNl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该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和体液接触传播,潜伏期一般l一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

  甲型HlNl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C,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病死率约为1%。

  1关于病名

  从甲型HlNl流感的发病及流行情况来看,此病可纳入中医疫病的范畴之内。疫病是一类传染性极强,可造成大面积流行,起病急,危害大,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的总称。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疫病的记载,如《素问·刺法论》云:“帝日: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六元正纪大论》云:“疠大至,民善暴死。”

  因此应该诊断为“瘟疫”,属于新发温病,但根据不同的季节可以诊断为风温、暑温、温燥、冬温等。

  2关于病因病机

  中医对于疫病病因的认识,随着不同疫病的流行及临床实践的深入而逐渐深入。内经基于“运气”学说,提出了“五疫”的概念。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提出“时行之气”为疫病之源,他说:“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而后,魏晋时期医家王叔和提出了疫病乃“伏寒变温”,为后世温病学派的“伏邪”学说做了铺垫。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以运气学说立论阐发“主火热”理论,提出“六气致病”说。他认为:“六气皆从火化、燥化”和“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倡导初起治以辛凉解表,入里则用泻火养阴之法,为后世温病学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明末清初医家吴又可基于自己治疗疫病的经验,著《瘟疫论》一书,提出:“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中医疫病理论。

  疫病的发病主要与感受疫邪深浅及本身正气盛虚有关。《素问·刺法论》云:“岐伯日: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提出:“正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而李东垣在其名著《内外伤辨惑论》中指出“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脾胃气虚,则阳气下陷;元气不足,则阴火上冲。他提出了“益气升阳”的治则,并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配合四时用药加减,丰富了疫病病机及治疗理论。

  甲型m Nl流感发生于春末夏初,此时人体阳气弛张,湿气渐盛,蕴积可化热。若逢疫疠之气流行,兼挟秽浊,由口鼻而入,感而发病。外感毒邪,内蕴积热,外邪内热合而发病,化生毒热,蕴生瘀毒,内舍脏腑;正气虚损则阳气下陷,疫毒邪热得乘其位,弥漫三焦,耗气伤津;气血耗伤,进而内闭外脱,终致危象。鼻通于肺,肺与大肠相表里,则邪热移于大肠或因其兼夹秽浊,可见腹满、腹胀或泄泻等证。3辨证治疗

  根据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lNl流感的临床经验,可以提出以下三种辨证治疗方案。

  3.1毒袭肺卫——上呼吸道感染类型3.1.1邪遏肺卫,表热轻证

  症状:发热、咽痛、咳嗽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参考方药: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芦苇根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服制剂。

  参考古籍: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温病条辨》)

  3.1.2邪遏肺卫——表热重证

  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Il服制剂。

  参考古籍: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伤寒论》)

  3.2毒犯肺胃——胃肠型表现

  症状: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身、肌肉酸痛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参考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苍术、藿香、姜半夏、苏叶、厚朴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参考古籍: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藿香梗、陈皮、厚朴、茯苓皮、木防己、大豆黄卷、通草、薏苡仁。湿郁经络,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薏苡竹叶散主之。(《温病条辨》)

  3.3毒壅气营——肺炎型

  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治法:清气凉营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常用中成药: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参考古籍:阳明温病,喘促不宁,痰涎壅盛,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温病条辨》)

  重症患者国内并没有出现,但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病情危重必然会入营血,内陷心包,出现复杂的病情,我们可以根据中医学疾病的传变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在救治的同时,寻找中医温病的传变规律,创立新的辨证论治体系,发展中医学。
 

 

作者: 佚名 2009-7-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