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中药辨治“秋燥”

来源:中医药报
摘要:1.温燥:主要症状是干咳无痰,发热。微恶寒,头痛肤干,咽鼻干燥,口渴尿黄,心烦,或者干咳有少量黏痰。2.凉燥:主要症状有怕冷,发热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咯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治宜祛风散寒.润燥止咳。...

点击显示 收起

  “秋燥”是受秋季燥气而发的热性病。秋燥分“温燥”和“凉燥”。表现症状各异。应辨证分型治疗。

  1.“温燥”:主要症状是干咳无痰,发热。微恶寒,头痛肤干,咽鼻干燥,口渴尿黄,心烦,或者干咳有少量黏痰。不易咯出。甚至会有痰中带血,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治宜辛凉甘润之品为主。

  处方:冬桑叶10克。生石膏15克(先煎),沙参10克,麦冬、胡麻仁、杏仁、阿胶(烊入)、枇杷叶各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注意补充水、多食蔬菜水果。加减:痰黏不易咯出者加浙皿母、瓜蒌以润肺化痰;咳血者,加仙鹤草、侧柏叶以止血。

  2.“凉燥”:主要症状有怕冷,发热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咯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治宜祛风散寒.润燥止咳。

  处方:杏仁、桔梗、橘红、法半夏各6克,苏叶9克,白前8克,紫菀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注意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少吃辛辣煎炸油腻食品。

 

作者: 2009-9-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