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寒温并用法治疗外感发热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王勇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病毒性感冒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热、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太阳表证和肺卫症状为特征,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以寒温合用法在外感热病中运用广泛,尤其多用于病在太阳与卫表或半表里、或寒热夹杂、或“寒包火”、风温郁热、温遏热伏等证。病因病机:阳热郁闭外感发热病多......

点击显示 收起

□ 王勇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病毒性感冒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热、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太阳表证和肺卫症状为特征,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以寒温合用法在外感热病中运用广泛,尤其多用于病在太阳与卫表或半表里、或寒热夹杂、或“寒包火”、风温郁热、温遏热伏等证。

病因病机:阳热郁闭

外感发热病多由气候冷暖失常、机体感受外界六淫之邪或疫毒所致,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由于外邪侵犯,机体奋起抗邪,以表热证、阳证、实证者居多。《内经·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明伤寒与温病皆属外感热病。由于《素问·调经论》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指出这种外热的生成,不在于阳气有余,而在阳气郁遏。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指出“阳热发则郁”、“阳热易为郁结”,把外感热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概括“为热气怫郁、玄府闭密”,吴又可在《外感发热较普通感冒重,若无继发感染以及无宿疾者,一般属表证、表里同病或里热实证,相当于《表寒闭郁 内有郁热

指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舌苔薄白或黄白,脉浮紧。

治法:外散风寒,兼以清热

处方:大青龙汤。麻黄10g,10g,杏仁10g,10g,4片,表寒闭郁 肺热炽盛

指征:恶寒、发热,咳嗽,脉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9~12g,生石膏12~30g,9g,杏仁9~12g,金银花15~30g,三阳合病 邪郁三阳

指征:恶寒发热,头痛、牙痛、身痛、口干或口苦,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或弦滑数。

治法:解表清里,和解少阳

方药:柴葛解肌汤。12~15g,9~15g,羌活9g,9g,9g,9g,蝉蜕9g,生石膏15~60g,外寒包火 郁热化毒

指征:形寒、头身痛、咽痛,且以痛剧者多,咽喉充血明显,淋巴滤泡增生多,小儿扁桃体肿大者多;皆有咳嗽伴咽痒,多剧咳少痰,甚则咳重不能安睡,数日后有痰,痰黏色黄,有的病人微烦口渴;小儿多兼积滞;体温由37.5℃渐至39℃以上不等,舌苔薄白微黄,质偏红,脉浮滑数。

治法:辛温解表,辛凉散毒

方药:桑麻杏石甘合小汤加减。桑叶10~30g,杏仁10g,麻黄6~10g,15g,蝉衣4g,8g,8g,邪入少阳 内夹秽浊

指征:寒热往来,日晡益甚,头痛身痛,胸闷痞闷,肢体重倦,心烦,口苦干,舌苔白或苔白如积粉,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开达膜原,和解清热

方药:达原饮加减。厚朴9g,9g,9g,9g,槟榔9g,加减:湿多于热者,去,加以化湿:如寒少热多,日久不退,午后较甚者,去槟榔。加、桅子以退热。身痛寒重加羌活、;苔黄胸满,甚至便秘者,加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