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清肝化浊医痛风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原发性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故在此就原发性痛风与浊毒流注相关性进行探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痛风多发于中老年人。情志......

点击显示 收起

  原发性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从其临床表现特征来看,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病因病机多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异常,蓄而化湿,蕴而化毒,浊毒流注脏腑经脉而发病。治疗上从清热解毒化浊为主,配合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故在此就原发性痛风与浊毒流注相关性进行探讨。

  浊毒为病因

  “浊”者,不清也,许多医家认为浊邪即湿邪。浊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外感湿邪,由表入里,阻于中焦,湿邪困脾,浊邪内生;二是内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脾失健运,湿邪内生,日久成浊。“毒”与“浊”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浊毒并称。浊与毒常因性质类同而极易相生互助为虐。浊性粘滞,易结滞脉络,阻塞气机,缠绵耗气;毒邪性烈善变,易化热耗伤阴精。若浊毒日久不解,流注脏腑经络,劫耗脏腑经络之气血,而致疾病顽固难愈,变证多端,甚或转为坏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痛风多发于中老年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脏腑功能衰退,患者过食醇酒厚味,膏梁辛辣,滞脾碍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也是导致痛风的原因。若肝气郁结,则会导致血液及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从而产生浊毒、瘀血。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健运水湿。脾胃受损,则水湿失于健运,久则蕴而生浊;肾为先天之本,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痛风侵及关节的好发部位主要是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踝关节、膝关节等,第一跖趾关节恰是足厥阴肝经的起始部位—大趾丛毛之际,踝与膝皆足厥阴肝经经脉流经之处;肝肾同源,精血相通,过多的尿酸也常常流注肾脏,出现尿酸性肾结石、痛风肾等。

  浊毒流注肝经则病发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特别急性关节炎的发作有其特征型:突发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常于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多累及肢体远端单关节,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最多见;发作的时间大多为夜半或晨起时;可反复发作,累及的关节呈游走性特点。

  高尿酸血症患者并非都会出现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患者在高尿酸血症期多无临床症状,但多属于平素痰湿内盛困脾或脾虚湿盛之人,舌淡苔厚或腻、或黄厚、脉滑等;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期,多半有肝胆湿热之证,表现为口苦、口干、心烦失眠或有发热等,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在疾病迁延后期,多表现为肝肾阴血双亏之证,除关节病变之外,可有腰膝酸软、尿频等,脉多沉细或细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只有3%-8%出现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酗酒、暴食、受寒、情绪激动、外伤等常为该病的诱发因素。

  痛风早期多以特征型的急性关节炎发作为特点,随病程迁延,逐渐受累关节持续肿胀,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关节畸形,皮下可出现痛风石结节,可有肾绞痛、血尿、尿排结石史或腰痛、夜尿增多等症状。这些症状多源于浊毒日久不解,劫耗肝经阴血;肝肾同源,精血相通,肝病及肾,肝肾同亏而导致。

  清肝化浊法以防治

  清肝化浊法为该病的基本治疗方法。根据痛风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发作、慢性关节炎发作合并肾脏病变的不同辨证,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进行辨证治疗。

  痛风的急性关节炎发作前面已述,属浊毒痹阻肝经,临床上以清肝化浊为主,根据有无发热,判断毒热之轻重,再伍以清热解毒之品,可以迅速控制急性关节炎之剧痛,缓解急性关节炎发作。清肝化浊法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归属肝经的清热、解毒、渗湿、祛瘀、攻下的药物,如黄芩、山栀、虎杖、郁金、秦皮、萆薢、大黄等,清热解毒药物常用土茯苓、红藤、山豆根等。

  降低尿酸,控制高尿酸血症是治疗和预防痛风的有效途径。以清肝化浊法为主,配以健脾利湿、泄浊祛湿法,可以抑制尿酸过多产生,促进尿酸排泄,有效降低血尿酸,控制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主要分为湿盛困脾和脾虚湿蓄两类,采取燥湿醒脾和健脾祛湿法,分别与清肝化浊法相配合进行治疗。燥湿醒脾药物常用的有黄柏、苍术、赤小豆等,健脾祛湿药物常用的有白术、黄芪、山药等。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